建设管理
城乡建设
建设管理
【净化工程】 2003年,以环境卫生清理整治为主要内容,共确定 5项目标。通过集中整治,全员会战,重点突破和加大检查监督等有效方式,使全市卫生状况进一步好转。一是集中组织开展了4次环境卫生清扫、清运大会战,参加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达144家、12万人次,出动车辆 4万台次,清运垃圾、残土23万吨,四丰路、联盟路、新建路以及铁路沿线的垃圾基本清净,各区胡同里的垃圾堆、“垃圾龙”清运200多处。二是“4、5、8”环卫标准管理典型工程全面启动,通过开展集中整治和实施长效管理,4个广场全部配齐了保洁人员, 清扫保洁达到了标准;5个小区的卫生管理体制已经完善;8条主要街路基本实现环卫“三清”;在11条主要街路开展了垃圾袋装化工作,撤下垃圾箱 267个。三是开展环卫达标竞赛活动,有效调动了各区抓环卫、全社会讲卫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加大环卫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了环卫作业条件,先后购置垃圾压缩车4台,购置投放果皮箱1 000个。引进哈尔滨环卫民营保洁公司,投入60万元在前进区永安街道办事处下属 7个社区实行了国有民营化环卫管理。引入个人投资150万元,购置三台大型街路清扫机,对友谊路、长安路、西林路150万平方米实行机械化清扫保洁。五是进一步深化环卫体制改革,在对环卫“三清”承包制的基础上,实行了“以工作量定人员,以人员定经费,以经费定标准,以标准定考核,以考核定奖罚”和“质量挂钩、多劳多得,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精减了二、三线人员,充实了一线作业实力,全市环卫水平得到了提高。
【绿化工程】 市绿化工程共确定13项目标。一是在市区绿化植树99 803株,铺种草坪9 045平方米。其中实施“三千棵大树进佳城工程”,实际在市区12条主要街路栽植大树15 509棵,成活率达 97%以上。市区主要街路的绿化升级,长安路植云杉、水腊、松柏等58 308株,光复、安庆、安庆桥区、顺和路、桥北街、沿江路、胜利路等主要街路植树11 308株。二是在市区主要街道组织临街 208个单位摆放盆花40 745盆,同时,对公园、广场、绿岛包括儿童公园、站前公园、中心广场,水源山公园等也一并进行了美化,摆放盆花4 002盆,植五色草169 100株,植草花10万株,提升了城区绿化水平。三是实施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杏林街心公园拆除空心池、多边形花坛、女排雕塑、空心亭等各类建筑物18处,更新道板18 795平方米,新建混凝土小路905平方米,铺装边石9 833延长米,新建瓶形花坛3处,新建大型树雕 1个,新增雕塑小品6处,安装座椅65个,铺装大理石地面 234平方米。西林公园拆除了公园四周的栅栏、园内办公室等各类建筑物8处,在西园维修烈士塔2座,改造新建1座,建设叠水池1处。西林公园东园改造尽显原始自然风貌的公园特点,拆掉了公园四周 600延长米的围墙,在园区内新铺草坪28 000平方米,新建游园小路6 000平方米,建设假山石1座,10月 1日正式开园。水源山公园、儿童公园也相继进行改造升级。外滩公园搬迁砂石场,拆除 3处住宅房屋。四是园林绿化设施维修,完成长安路、红旗路、友谊路、保卫路护栏维修 2 328延长米,油饰四条街道围栏31 177延长米。
【亮化工程】 重点实施了长安路和杏林路路灯升级,光复路中段灯饰化建设,东出口、四丰路、先锋路、新建路、龙实路及40条巷道路灯新建;实施了中心广场、沿江公园、西林公园、杏林街心公园灯饰化更新改造和提档升级,总计安装路灯37 753盏(组)。住宅小区亮化改造,计划安装庭院灯1 000盏。实际安装庭院灯1 289盏,为计划的129%,计划安装楼道灯19 100盏,实际安装19 350盏,为计划的101%。
【美化工程】 一是社区环境改造工程。计划改造166个楼区。实际完成了37个社区、188个楼区(庭院)、6 900 处违建和棚厦的拆除工作,拆除面积14万平方米,共计完成配套建设总面积21万平方米,为计划的191%。包括铺设楼前道和活动场地彩色道板15万平方米,建绿地、花池6万平方米,设置体育健身器械160件。在这次改造中,共计下设自来水管线 5万延长米、燃气管线 3万延长米、供热管线2万延长米、网通铁通通风管线1万延长米。在小区环境改造中对住宅楼补装单元门2 680组,为计划的117%,安装楼道窗5 642组,为计划的103%,粉刷单元楼 3 297个,为计划的121%,二是平改坡工程。重点是落实好长安路两侧改坡工程的收尾,并对中山街、站前路和平街、杏林路两侧建筑实施改坡及立面装饰。到年末,立面改造或楼房改坡已完工41栋,另有 7栋正在施工当中。三是市政道路工程,完成了包括东出口、西出口、先锋路、四丰路、龙实路五条主干道路和51条巷道的修建任务,总长度 21.32公里、总面积49.6万平方米,铺装边石18 200 延长米,下设排水管道8 000延长米,铺装道板7.89平方米,路灯985基。其中,东出口建设,对原路宽由11—15米扩展到24米,修建路长3 580延长米,面积28 800平方米,同时对音达木桥一并进行了改造。四丰路建设保留了原有路面双幅布局,使沿线树木得到了保护。对新建路进行了大修,完成修建面积1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0盏。四是市容市貌整顿工程。先后开展3次集中整顿战役,其一,对21条主要街道开展整顿战役,拆除商亭320个,拆除违章建筑541处,24 984平方米,拆除棚厦11 923处,105 631平方米;清理占道大棚车18台,清理落地灯箱牌匾3 546处,取缔占道烧烤419处,清理乱堆放6 069处,取缔洗车站点285处。同时,对中山、长安两路“三车”进行了整治,共依法拖走违规机动车辆187台,罚款8 000余元,清理自行车乱停放 1 700多台,新建自行车停车场13处,辟建停车点35处,设立出租车乘降点30处,使道路上各类车辆停放秩序得到好转。其二,对20个占道市场开展整顿战役,其中保留规范、提档升级 7个,搬迁或取缔13个。其三,对牌匾广告开展了整顿战役,对长安、中山、光复、保卫、和平、站前、德祥等 7条主要街路上的各类广告进行了严格清理,共计清理不规范广告1 509块,拆除905块,同时,按照各路的商业及文化等特点,对各店面的广告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布局,提升了商业及公益广告品位。
【其它工程】 1、新区开发工程。重点是落实行政中心建设。2003年5月份未来集团提出撤离施工现场的请求得到市里同意,完成了对行政中心已完工程量的确认,形成了《行政中心办公楼已完工程结算意见》。同时,先后与杭州新湖集团、深圳恒基集团等多家企业就承建行政中心办公楼的有关事宜进行多轮谈判, 并利用网络资源在全国范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2、住宅建设工程。全年房地产开发在建面积 153万平方米,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71.9万平方米。9月份,成功举办了金秋房产交易会,激活了房地产二、三级市场,7天交易额在2.58亿元,房产成交3 945户,面积35.9万平方米。住宅公积金归集,计划全年归集额4 500万元,实际完成5 800万元,累计归集达2.95亿元,当年完成发放个人贷款 118人、503.9万元,累计发放个人贷款2 306人、11 371.35万元。3、住宅小区实行24小时供水改造工程。计划接管泵房295座,实际接收了550座,并改造机泵228台套,新铺供水管道6.78万延长米,建设和改造区域集中供水泵站20座。到年末,全部达到24小时供水。4、广场建设工程。长安广场于8月份复工,地下土方工程现已完工,桩基础施工完成30%,顶板浇铸完成40%,完成投资 600万元,总计投入资金已达1 500万元。政府广场,主要是对灯饰进行升级,安装风铃灯 4基288盏,草坪灯40盏,改造高杆灯2基72盏。5、江北水源工程。到目前净水厂土建工程除清水池正在进行底板防水施工外,其余工作均已完工;给水管道工程,完成了市区松林路、沿江路、红旗路、渡口路四条道路的输水管道安装;净水厂厂区平面工程,厂区管路、雨水、污水管道均已完工;净水厂设备安装,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定了施工队伍并开始施工,预计2004年 5月末前可完或设备安装与调试;穿江管道工程。6、垃圾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垃圾处理厂新的场址已经确定,性质、地貌、勘测工作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完成。环评大纲已通过评审,向上争取国债资金1 200万已经到位。污水处理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并通过省计委批复,环境评估工作及扩初设计、污水处理厂址的平面测绘、地质勘测等工作已完成,同时,结合市区道路改造完成城区排水管网铺设10.5公里。该项目的国债资金已到位2 000万元。7、天然气及集中供热工程。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广东恒古集团落户佳市,并投入资金 4 000万组建了恒佳管道燃气有限公司,现已进入正常的运营之中。到年末,安装或置换天然气用户 1万户,完成穿江管线及市区中低压管线35公里的敷设。全市已有1.537户居民、2户工业、100 余户商服及19户供暖用户使用上了天然气。实现日供气 2.537立方米。集中供热,全年新增供热面积14.7万平方米,完成分户改造20万平方米,新增旋流式除污器2台,更换300平方米换热器 5台、改造锅炉分层给煤系统2套,清理小锅炉8台套,使四个小区供热并人大网。10月15日准时开栓供热,供热太势良好。8、龙海大厦出售转让工程。经过积极努力运作, 龙海大厦半截子工程在三江国际旅游节期间,通过法律程序依法进行了公开拍卖,以 1 600万元达成了买卖协议,同时,较好地解决了龙海大厦门遗留,被拆迁户的安置和补偿工作, 使龙海大厦复建得以顺利实施。9、经营城市工程。全年实收土地出让金2 549.637元。10、小城镇建设工程。制定了2003年县(市)镇建设、村镇建设工作方案,并向各县(市)郊区政府下达了任务书,确定了全市小城镇建设工作目标。制定了“佳木斯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规定”,结合抗击非典工作,加大了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在全市农村开展了对垃圾清理、村容镇貌整治、水源管理、文明施工、绿化环境、基础完善、治理污染、美化施工现场等集中整治活动,同时把市、县、城乡结合部、村镇各条街道、公共场所、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村镇主要出入口作为了整治重点。在活动中,全市农村投入劳动力5万多人次,出动各种车辆 4万多台次,整修村内道路210公里,拆除私建滥建房屋70个,建筑面积 2.1万平方米,清理摊床350处,整顿不规范牌匾广告210个,植树8万株,新栽花草11万平方米,清理垃圾25万平方米,清掏公厕1 200个。通过集中整治活动,农村村容镇貌进一步得到美化,为实现村镇环境建设“一年一变样,树立新形象”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城市建设规划】 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以及规划体系和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控详规划,先后完成了航运局搬迁、站前金三角、西林路步行街、刘英俊公园扩展、东出口、乌苏里江药业及王三五河改造等规划任务。
【规范建筑市场】 全市建筑工程市场行为进一步规范,工程项目报建、应招投标比率有所上升,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解决和克服质量通病的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建筑工程安全严格控制在部颁标准以下,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尤其是在抗击非典期间,作到了全战线全员上阵,深入全市各个工地、现场蹲点,严把关口,确保了在非典活跃期间无一例病情及疫情的发生。
【建筑业改革】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成立了建设系统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了推进力度,在具体组织和推进中,在系统内选派了30名处级干部,直接派驻11个企业进行改革推进工作,目前,这11个改革重点企业已开始进行摸底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