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竞技体育】 2003年,市体育局把提高冬季运动项目竞技水平做为工作重点,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狠抓竞技运动成绩的提高。专业、业余选手共获奖牌 132枚,其中世界级比赛获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1枚;全国比赛获得金牌7枚、银牌2枚、铜牌2枚,进入录取名次16项次,5名运动员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全省比赛获金牌48枚、 银牌28枚、铜牌41枚,进入录取名次211项次,打破全省纪录5项次,获得优秀运动队称号3次,3名运动员被评为“十佳运动员”,5名运动员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称号。2月 8日,佳市短道速滑运动员隋宝库在美国尤他州举行的世界杯短道速滑赛中勇夺男子 1 500米金牌,成为佳市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实现佳市竞技体育世界冠军零的突破。在全国十冬会比赛中取得团体总分146分,获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1枚,以优异成绩分列全国33个代表团团体总分和奖牌榜第七名,实现了获冬运会金牌的梦想,重塑了佳木斯冰雪体育强市形象。积极做好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工作,向国家运动队和省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52名,其中国家运动队23名,八一运动队 2名,省运动队27名。市速滑运动队、市少体校被省体育局命名为黑龙江省体育项目后备人才基地。佳市冰球青年队在全国选拔赛中力克哈尔滨队,有7名运动员和1名教练入选国家冰球青年队。市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1999—2002年全国冬季运动贡献单位。隋宝库被省体育局授予“2002—2003年度黑龙江省体育运动突出贡献奖”称号,孟凡玲、高峰、王宝剑、朴京柱、李永哲被省体育局授予“2002—2003年度黑龙江省体育运动贡献奖”称号。
  【群众体育】 市体育局按照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开展“体育进社区”活动为契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发展。围绕“建好群众身边场地,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举办好群众体育活动”三个环节,在社区多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在全民健身活动月期间,共组织开展太极拳、五禽戏、大秧歌、钓鱼、体育舞蹈、乒乓球、横渡松花江、门球、社区运动会等群众体育活动80项次,社区、单项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开展活动20项次, 累计参加活动人数107.2万人,千人以上活动29项。建立社区体育咨询站点 6个,开展业务咨询活动8次,解答人数5 000人次。开展义务传授科学健身知识站点37个,传授人数31 000人次。累计投资12.4万元,其中政府投入3.7万元,社会赞助含实物共折合人民币 8.7万元。组织宣传报道70次,文字量8 700字,图片75幅,图像 120分钟。佳市全民健身活动月是在“非典”特殊情况下组织的,其活动次数、人数均超过往年,对凝聚人心、战胜“非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体育局也因此获得省体育局资助全民健身奖金1.1万元。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训力度,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和新增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223名,保证每个社区都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科学、健康、有序开展。全民健身工程被市委、市政府纳入四进社区的主要内容之一,本着“统一规划、分级投入,坚持规范、讲求质量、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的原则,全市共安装全民健身工程器材21处,总价值 120万元,超过历年安装的总和。推广普及健身气功新功法,共举办学习班 6期, 培训学员500余人,市西林公园等 4个体育辅导站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新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并获得价值2 000元音响广播器材4套。成为全省推广新气功试点城市,体育总会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各单项协会办体育的框架基本形成。并先后举办了门球、游泳、钓鱼、风筝等一些影响较大的比赛。同时,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市冬泳协会参加丹东鸭绿江国际冬泳比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市风筝协会会员张庆祝参加第二十届潍坊国际风筝比赛获2个一等奖。
  【体育设施】 市体育局把体育设施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体育中心建设已投入资金3 350万元,体育场主体工程完成70%。筹资近120万元用于速滑训练场改造、标准跑道及沙坑建设,并购置了价值11万元的各种训练器材,筹资近九十万元为冬泳协会购置活动房,为老年门球协会新建标准门球场地 3个。作为接待全国、全省射击比赛的体育中心射击场已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
  【体育产业】 市体育局充分利用体育资源优势,把体育彩票销售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新增49个体育彩票销售点,全年销售体育彩票额达2 950万元,比上年增长73%,被省体育局授予全省体育彩票发行工作先进单位。通过冠名、冠杯权的转让以及企业广告宣传,筹集比赛和活动经费10余万元。经过积极工作,市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全国第二批“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受援单位,受助资金300万元资金。
                                     (马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