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教育学院
佳木斯市教育学院
佳木斯市教育学院
【教学管理】 2003年,佳木斯市教育学院进一步完善教师聘任、教学检查、教学评估等制度。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检查,授课教师实行课前签到课后签退制,对各系部备课、听课、平时作业、课堂教学、随时、随机进行检查、录相,建立音像教学档案,根据检查情况对任课教师进行综合评估。加强班级管理,实行班主任跟班制,提高了成人班学员出勤率。强化考试考务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保证了考试质量。抓制度落实,对不负责任的教师进行解聘、停课处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论文指导、本科生答辨教师资格培训,通过教学观摩,探讨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巩固、开发利用教学实践基地,法律专业学员到法庭观摩审判,教学管理专业学员到学校实习,技工学员到联合收等工厂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改善办学条件,购置微机46台,每个科室配备一台,计算机系、网络中心等部分科室每位教师配备一台。
【科研教研】 成立了新的学术委员会,制定了科研工作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一年来,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3篇,其中省级2篇,荣获佳作奖 2篇,优秀奖3篇。编辑出版学报四期,刊发论文180篇、120多万字。为图书馆新增图书报刊投入资金 3万多元。保证为科研教研工作提供资源服务。建立电大在线平台,方便师生网上讨论答疑、学术交流。
【召开两会】 一是召开党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院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曹铁当选为中共佳木斯市教育学院委员会书记,张翠英当选为中共佳木斯市教育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大会全面总结了合校以来的工作和经验,提出了把院建设成省级文明单位和省内一流成人高校的奋斗目标。二是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经审委员会,王玉当选为教育学院工会委员会主席,彭岩当选为教育学院工会经审委员会主任。大会认真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了依法治校、质量立校、创新兴校的办学方针和构建了“四个基地”的发展宏图,制定了实现党员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具体措施。
【招生工作】 为战胜“非典”的不利因素,采取电话、信件的办法,坚持开展招生工作,共发报纸夹页等广告20份,印制各类招生简章三万份,并抓紧与乡镇、村屯、学校周边市县、农、林管局、煤矿的联系,实现招生1 427人,其中成人高考录取902人、成人单科生15人、开放教育录取400人、中专生40人、技工生70人。目前在校生3 281人。
【短期培训】 在与佳木斯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培训关系的基础上,与电机厂、天律三星爱瑞克精密机械公司等单位签定了长期委托招生培训、择优录用技工的协议书,拓宽了办学渠道。进行退役士兵岗前培训 500人次、退伍军人专业技能培训85人次。与郊区人事局共同举办6期公务员计算机培训班,培训650多人。应市信息产业局要求,举办计算机从业人员上岗资格培训及考核70多人次。与市人事局共同对公务员进行计算机考核 400多人次。与市编委合办专业人员计算机培训班2期,培训80多人次。
【改善环境】 院部安装报警装置、发电机配套装置,加强了安全工作。院部厕所全部进行了改造,购置办公桌椅60多套。新建了篮球场、排球场、储煤场、水泥路面、运动场,一期工程全部竣工,为学习、工作及开展各种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完善了干部考察、民主推荐、任前公示等任用制度,加强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利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歌咏比赛、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开展排球、篮球、乒乓球、广播操比赛,活跃了教职工和学员的文化生活,增强了集体观念、陶冶了情操。学院被评为市教育系统院务公开先进单位、“三育人”先进集体,在市教育系统乒乓球比赛中荣获精神文明奖。曹铁被评为省级三育人先进个人,唐佳威被评为市级师德师风标兵。学院“七一”表彰优秀党支部 2个、优秀党员15人、优秀党务工作者10人、党风廉政建设2人,发展党员4人。
(全荣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