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防控非典】 2003年,市中心医院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防控“非典”疫情的工作部署,及时成立了“非典”防控领导小组,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组建了“发热专诊”,成立了三个梯队,定期轮换到“发热专诊”,进行非典防治工作;组织三批人员到佳西路口对外来人员进行测温,阻隔“非典”由公路口入侵;留守在医院的医务人员在保障全市群众正常就医需求的同时,力争将“非典”对医院的冲击减少至最低程度。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发热专诊”接诊达2 000余人次,佳西路口测温17万余人次,院防控“非典”投资达155.9万元,圆满地完成了防控“非典”的重要任务。“非典”期间,有 683名职工向院递交了决心书,有50个科室集体请战,医院荣获市政府和市卫生局“防治非典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五名职工分别荣获省、市、局级“防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一名职工荣获“防治非典工作先进标兵”荣誉称号,五名职工荣获防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医疗工作】 确立“以患者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的以人为本的办院宗旨。在继续巩固“医疗优质高效质量年”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创建活动。急诊急救工作实施了重点监控,有力地保障了绿色通道的高效畅通。加强三级医师查房质量监控,院长对“医疗质量检查记录本”的抽检,确保查房质量。完善制度建设,对原有的《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增补。加强医疗文件质量管理,推行“病案质量负责制”,坚持经常性的对处方、申请单、报告单的检查,做好“医生交接班本”、“疑难病案讨论记录本”的管理,促进了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的提高。走特色之路,强化重点科室建设,以六个重点科室为龙头,带动其它科室的发展。推进医疗新技术、新疗法,全年共开展脑动脉瘤切除术、肝癌切除术等54项新技术和听神经瘤纤维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21种高难度手术,特别是心内科开展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达省内先进水平;肾内科开展的“肾脂肪囊注射治疗肾病综合症”填补了省内空白;泌尿外科开展的“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已达 150余例,处于全省一流水平;腹腔镜手术已达 500余例,已从单一的胆囊切除发展为多种类的腹腔镜手术,处于全市一流水平。加强安全医疗工作,医院同各科签订了《安全医疗责任状》,出台了“病人知情权补充规定”及11种安全医疗工作制度,加大对责任原因引发的医疗纠纷处罚力度,使全年医疗纠纷投诉率比上年下降了6.4%,赔偿金额比上年下降了 63%。积极抢占医疗服务市场,成立了“流动医院”,拓宽巡诊网络,组织下乡义诊55次,与周边市县的16家医院签订了医疗协议书,同11家乡级卫生所建立医疗联合关系。成立体检中心,抢占“亚健康”人群的潜在市场,年体检达20 223人次,随访患者13 746余人次。开展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使医疗保健走进24 119个家庭。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就医工作,全年医保患者接诊78 111人次。急诊量 397 336人次,同比下降31 637人次;入院人数16 789人次,同比增加 191人次;床位使用率90.08%,同比增加0.61%;平均住院日11.61天,同比减少0.19天;床位周转次数27.90次,同比增加0.26次。
  【科教兴院】 坚持实施“科教兴院”发展战略,科研立项65项,其中30项为重点课题,3个课题被确定为2003年度省卫生厅指令性计划内科研项目, 获11项市政府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125篇,其中国家级94篇,省级31篇。教学工作实现新突破,共接收课间实习学生260人,毕业生实习生170人,授课608学时,安排专题讲座39次,院 3名教师被佳大评为优秀教师。儿外、肿瘤、心血管三个专业的 3位专家成为院首批佳大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全年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达132人次,考取在职研究生6人、统招研究生4人、博士生1人、博士后1人。
  【优质服务】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开展了全员礼仪服务培训,规范文明用语,强调文明行为,完善各项服务流程。出台了《做好服务工作的50条补充规定》,使人性化服务贯穿到每一项工作中:设计了封闭式尸体运输车;部分科室实行了彩色服装;透析室更新了新型人性化病床;部分病房粉刷成温馨的杏黄色;引进了床单位消毒机,对病床及被服进行国家级标准消毒;服务中心开展免费送病人出院;静点室开展一站式服务;分娩室进行免费导乐陪产;婴儿室开展婴儿抚触;门诊手术室在手术间播放轻音乐;开展为外地患者免费邮寄化验单等。患者对医院的服务质量满意度达98.74%。
  【医院管理】 建学习型医院,在全院中层干部及职工中开展医院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制定下发了学习文件及学习手册,举办了专题讲座,为配合学习建立了电子图书馆。针对考核的薄弱环节,重新修定了“目标管理方案”及考核细则,加大“三级考核”力度,使考核更趋科学性和实用性。计算机网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相继开发了人事档案管理、物资设备管理等软件,完成了统计、党务管理等局域网的搭建,并开通了医院网站。安全防火工作得到加强,医院同各科室签定了安全防火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进行定期检查,消除各种火险隐患。
  【医院建设】 全年实现业务总收入10 36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固定资产增加1 067万元。投资959万元购置了佳市唯一的德国西门子双排螺旋CT、高频乳腺X线机FLAT3E、荧光定量PCR仪、三十二道生理记录仪、便携式眼底氩激光治疗机等127台套先进的医疗设备;采取融资方式,引进了磁共振、肿瘤微波热疗机等价值1 10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投资112.4万元改善病人住院条件和门诊就医环境;建成了中心医院停车场;住院处更换了塑钢窗及窗台板;门诊及机关、住院处室内和楼体进行了粉刷;完成了住院处一楼走廊、螺旋CT、核磁机房、物理诊断室、门诊卫生间等装修工程。投入13.8万元,更新了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达国家排放标准;改造锅炉排污设施,解决了锅炉烟尘污染问题;实行医疗垃圾封闭运输管理,并利用有限空间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完成电话虚拟网建设,新装电话319部,提升了通讯水平。
  【医院改革】 进一步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在中层干部、护士长、班组长中实行竞聘上岗,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明确医院与聘用人员的责、权、利关系,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新的奖金发放办法,本着分配向技术含量高、责任大的岗位倾斜的原则,对临床370个岗位、医技120个岗位、机关 124个岗位的奖金系数进行调整,机关、后勤科室奖金系数由民主测评确定,使医院分配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推进后勤市场化改革,营养部、洗衣班承包经营,卫生保洁工作由社会专职保洁公司接管。强化采购招标工作改革,调整了机构,出台了管理细则,扩大了招标范围,完善了监控体系,对材料物资、仪器设备、基建维修等进行全面招标,为医院节约资金147.85万元,有效地降低了采购成本。
  【文明创建】 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召开医德医风社会监督员会议,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健全和完善医德医风监控措施,加大考核力度,促进了职工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全年收到表扬信 580封、锦旗56面。33人注册了全国青年志愿者,获市青年志愿者标兵称号1人;获市卫生系统十佳公仆称号 1人;获团市委“五四”青年奖章1人;获双十佳科技工作者1人;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8人;获市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称号2人;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人;获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称号1人;获市优秀护士称号4人;获市先进女职工称号 1人;六名职工参选市“十佳医生、十佳护士”评比;两名职工在全省护理技能比赛中分别取得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荣获国家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省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合格单位、市级综合目标管理达标先进单位、市先进党组织等14项荣誉称号。
                                 (张 斌 姜 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