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佳木斯市传染病院

佳木斯市传染病院

佳木斯市传染病院



  【抗击非典】 2003年,市传染病院全体医务工作者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勇挑重担,迎难而上,打响了黑龙江省抗击非典战役的第一枪。4月8日上午10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紧急通知和批示及卫生局具体部署,接收和隔离观察北京至佳木斯K339次列车上非典型肺炎疑似接触人群的紧急任务后,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全院紧急动员,迅即成立了疾控指挥和救治系统,紧急调整和筹措病房、备品及消毒隔离用品、急救药品,短短一个小时达到了接待病人的要求。接收了两批80名留观隔离观察人员。在防治非典的关键时刻医院停诊两个多月,按照省卫生厅颁布的《黑龙江省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医疗技术指导方案》的基本要求,利用政府专项资金,改造了住院处3个病区及门诊部。建成隔离病区(传染区、半污染区、洁净区、医护人员生活区),发热门诊换了塑钢窗户,安装了防护栏,安装了3部高档浴房。药剂科紧急调配到位65.6万元应急药品,重建了蓄水池,彻底改造了污水处理站,修整了焚烧炉,订购了价值70多万元的多功能呼吸机、床头 X光机、血气分析仪、微量注射泵、病区呼叫系统、被服消毒机、监护仪等急救治疗设备,并加工采购了价值50万元的口罩、隔离服、防护眼镜等防护消毒用品,累计投入资金 180多万元,充分作好了接治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准备工作。医院先后制定了《传染病院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预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治疗流程》、《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院内消毒隔离防护标准》、《发热门诊接诊流程》,做到管理科学、工作到位,省、市领导和防治非典督导组给予了高度评价。截止6月10日,利用改造后近3 000平方米的住院处80张床位,累计收治121名非典型肺炎隔离留观人员,发热门诊共接诊发热病人460人,使他们及时得到诊治或安全度过隔离观察期,重返社会和家园,取得了抗击“非典”战役的阶段性胜利,首战告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全院员工视非典疫情为命令,共产党员、科主任、护士长、业务骨干自告奋勇、主动请战,进隔离区工作。吴志国、李春艳、王春华、杨贵生、李华、温丽娟、张贵芳等 7名同志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人民健康卫士称号,还先后获得省市级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吴志国被授予省“五·一”奖章、李春艳被授予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医院先后获得抗击非典型肺炎工作市级先进集体标兵、省级先进集体、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
  【医疗工作】 为了弥补非典造成的损失,院党委向全院发出艰苦奋斗、生产自救的号召,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调整了部分科室领导岗位,取消了门诊部固定医生接诊制,改为各科室同时出诊制。全院各病区、各科室积极做好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专科治疗新品牌树立窗口形象,提供优秀服务。经过全院职工努力拼搏,医院经济收入在非典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业务总收入10 015 769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0.20%);医疗收入2 514 07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03%);药品收入7.295 810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2.85%,收入比例为74.37%),其他收入205 884元。固定资产达到723 094 500元,增加177 506 700元。肝病研究所311 858 924元;一病区159 659 415元;二病区177 362 356元;三病区242 506 532元;门诊部51 900 163元;检验科118 596 869元;物理诊断科18 695 030元;放射线科2 657 850元。全年门诊就诊 9 762人/次,住院患者1 080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4.92%,诊断符合率99.72%,实际床位使用率32.77%,治愈好转率95.67%,全年职工医疗保险就诊207人/次,收入3 123 900元。住院医保患者127人/次,收入165 786 600元。全年共完成疫情报告1 598人/次,设疫情报告专线电话24小时值班。对辖区6个居民委的985名儿童进行了免疫接种。
  【科技兴院】 在国家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医院增加了硬件设施投入,增加了救护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心电监护仪、生物安全柜、呼吸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并申请到日元贷款购置医疗设备项目,医疗体系基础建设国债资金预计800多万元,各项设备投入约 700多万元,医务人员利用现已到位的部分设备,在非典过后的生产自救过程中,检验科新开展了甲胎蛋白异质体、胆汁酸、胆碱质酶、血氨、心肌酶类等 9个检测项目,为临床提供了更有效的诊断依据,为科研课题提供了准确数据,加快了科技兴院的步伐。年内,全院共撰写科研论文14篇,其中国家级9篇。
  【行风建设】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求,以形象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强化内外环境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医护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及医院社会效益。实行药品集中采购,设立了导诊台、非典咨询电话、举报信箱、免费检验早餐等项便民措施。全院职工3次为贫困农民打井、抗灾抢险捐款2万多元。十多次到市政府广场等处义诊宣传防病治病知识,院党委书记带队组织力量深入郊区、汤原,并通过新闻媒体开展公共卫生和防疫工作方面的宣传,深入县、乡、村卫生机构,调查了解肝炎、出血热疫情,建立医疗协作关系和急、危、重症传染病患者建立绿色通道。免费发放药品价值上万元,检测600多人次,发放宣传单2 000多份,全院共收锦旗12面、各种形式表扬信23封,拒收红包近万元。
                                     (尹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