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市
同江市
同江市
【国民经济】 2003年,同江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2 915万元, 同比增长10%;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其中本级财政收入突破 4 425万元(剔除省、市批准的农业税灾欠减免及政策性减收因素),同比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4 500万元,同比增长8.4%。
【农业】 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豆、薯总产达到1.62亿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 5.5亿元,同比增长17.2%;农民人均收入2.400元。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粮、经、饲比例由上年的89.5:7.4:2.5调整到86.1:10.4:3.5。推广高油大豆种植面积15万亩,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万亩。实施“主辅换位”战略,发展以蛋鸭、肉牛、特色鱼为主的养殖业,蛋鸭饲养量达到40万只,黄牛饲养量达到 4.5万头,落实养鱼水面2.8万亩。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申办了街津山牌有机鸭蛋、有机大豆等6个绿标,改变了农产品无标识的状况。扶贫工作成果显著,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2项,共争取各类扶贫资金3 519万元。农业开发完成投资1 100万元,代表黑龙江省接受国家验收的 4个项目均被评为优质项目,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旅游业】 旅游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景区景点建设日趋完善。全年共接待游客 6.6万人次,进出境旅游人数实现4 982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0万元。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完善,采取 BOT方式上马了同江至街津口景区公路,争取上级支持开工建设了街津口景区 2.5公里旅游路,投资建设了钓鱼台景区大门、三江口标志碑等景点,全面绿化了三江口景区和江心岛景区。深化旅游企业体制改革,同江国际旅行社由国有变为民营,对三江口、街津口两个景区实行了企业化管理,公开招聘了景区管理人员。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成果显著,成功举办了中国同江第三届赫哲族旅游节,伊玛堪艺术团向世界旅游组织第十五次年会展示了赫哲族舞蹈的独特魅力,提高了同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对外贸易】 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外经贸实现新突破。全年实现贸易额 1.9亿美元,同比增长71%;口岸货运量23.2万吨,同比增长11.5%,创历史最好水平;口岸过客1.87万人次,同比增长10%。口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同江地方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已完成一期土石方工程量的50%。三村至哈鱼岛公路在佳木斯市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开工, 已完成路基土方工程。查验机关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口岸通关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工业】 制定出台了《同江市关于促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实施意见》,国企改革进展顺利。相继完成了热电厂,三江米业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实现工业总产值1.98亿元(现价),同比增长 14%;国有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实现利税407万元。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经营额1.8亿元,同比增长40%;民营企业发展到 134户,其中投资规模超百万元的11户,经营额超千万元的民营企业2户。
【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 项目开发工作力度加大,成果显著。全年共完成项目46项,其中新建项目32项,占项目总数的69%;实际完成投资5.93亿元,超出年计划的29%。争取国家、省支持,重点建设和上马了地方铁路,同江至街津口公路,三村至哈鱼岛公路,莲花河引水,青龙莲花河治理,三江口护岸、浓江河、鸭绿河治理工程等项目。招商引资成果显著,成功引进哈尔滨天戈实业有限公司在同江市投资建设精准制药厂和10万亩牧草种植基地。哈尔滨客商在同江市投资建设年产 100吨的甜菜糖厂,湖南益阳客商买断边贸大厦,计划建成四星级宾馆。全年共引进招商项目31个,实现引资额2.2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城市建设总投资 8 480万元,建设工程总面积达到8.9万平方米。新建白色路面1.7万平方米,铺装红砖路面巷道52条。市区道路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
【社会事业】 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了“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活动和宣传思想工作,强化了对外宣传,提高了同江知名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投资 1 500多万元建设了第三中学教学楼、第一中学学生公寓食堂,维修了第三小学教学楼、职教中心教学楼,启动了第一中学第二教学楼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项目。全面铺开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中高考再创佳绩,“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共开展广场文化活动30多场次,伊玛堪艺术团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了世界旅游组织第十五届年会,以精彩的演出展示了赫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民族事业得到长足进步,在全国兴边富民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竞技水平稳步提高。卫生医疗条件得到改善,共投资 526万元,启动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增了救护车辆、CT机等医疗设备,提高了医疗救治水平。计划生育工作完成了佳市一档指标。取得了防治“非典”的重大胜利,被评为全省防治“非典”工作先进集体。广播电视局在全省县级台率先实现硬盘播出。并荣获全国广播电视先进集体称号。双拥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又上新台阶,八岔岛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社会稳定】 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四五”普法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社会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在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同时,保证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组织实施了“千名领导干部结对子扶贫帮困”活动,共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资金 766万元,改善了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拓宽再就业渠道,934 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和阶段性就业,再就业率达63.5%以上。坚持“严打”整治斗争, 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全年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 276起。严厉打击了“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实现了省委提出的“四无”工作目标。加大了信访工作力度,有效遏制了越级上访事件发生。安全生产工作得到重视,安全意识明显增强。边境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省、市边防委的充分肯定。全市社会稳定工作取得了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