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桦南县

桦南县

桦南县



  【国民经济】 2003年,桦南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8.6亿元,同比增加 12.1%;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13.9亿元,同比增长9.4%;工业总产值实现11.3亿元,同比增长 16.5%;全年实现增加值13亿元,同比增长12.6%;财政总收入实现 8 385万元,同比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5亿元,同比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 891元,同比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 450元,同比增长8.5%。
  【农业经济】 坚持调高、调优、调精的原则,调整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使粮、经、饲作物比例实现54.1:29.8:16.1。全县绿色无公害农作物种植面积71.5万亩,“订单”农业面积达到64万亩。抓住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的机遇,发展高脂肪、高蛋白大豆生产,全县落实“两高”大豆种植面积23万亩。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 2.6万人,比上年增加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0%以上,人均增收近 800元。畜牧业蓬勃发展,哈慈万头奶牛场、哈市天戈公司五个千头奶牛场、天生乳业公司等大型畜牧龙头企业落户桦南,特色畜禽、水产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县养殖鹿 453只、鸳鸯鸭5 000只、山鸡1 600只、獭兔10 000只、狐 122只、肉鸽4 000只,养殖甲鱼80 000、鲟鱼5 000尾。全县下摆支牧揽储资金2 800万元,畜业总产值实现3.61亿元, 同比增长38%,占农业总产值的27%。发挥山区自然优势,开发绿色山产品,全县种植山葡萄1 500亩、黑豆果1 690亩、草莓860亩、兰靛果313亩。扶贫开发工作成果显著,直接向贫困户投放扶贫资金400万元,2 000多贫困户实现脱贫。农村合作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县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发展到 314个,参加农民达到4.7万人。
  【工业经济】 加大招商引资、引联挂靠、 项目开发和国企改革力度,招商引资到位4.9亿元,占年计划的129%。全年引进投资超亿元的项目5个、超千万元的4个。引进和新上改造建设项目91项,总投资15.7亿元。其中工业企业新上、技改项目34项,重点建设项目全面推进,完成了桦水日产2 500吨熟料生产线基础建设。金华纺织公司5 000绽纺纱生产线已完成厂房建设,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年产30万吨焦碳和发电项目正在建设中。年产40万吨铁精粉项目、年产10万吨生物饲料项目、年产1 500万条塑料编织袋项目、年产6万吨复合肥项目已投入生产。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实现增加值13亿元,同比增长 12.6%。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已发展到2.1万户,产值超亿元的4户,超千万元的16户,超百万元的170户,从业人员5万多人。
  【城市建设】 强化经营城市理念,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近亿元,新修水泥路和柏油路面14条20段11.6万平方米。新铺红砖巷道1.4公里,铺设人行道板5.5万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树木7 000多株,种植绿地 1.5万多平方米。新安、改造路灯1万多盏。完成排水管网建设7 000多延长米、配套工程 2万多平方米,改造自来水管网30多公里。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世纪广场、站前广场建设改造。西区开发建设进展迅速,城市环境建设明显改观,实现了平、净、亮、绿的目标。
  【社会事业】 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走进贫困群众活动”、“一帮一”扶贫解困活动和“捐资助学工程”,多方筹集资金近200万元,使贫困群众和63名贫困大学生及近2 000名贫困中小学生得到及时救助。全县新增加发放生活费的离退休职工130多人,有140多人被纳入机关事业保险享受发放生活费待遇。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国有和集体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新开僻了154个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1 500多人就业,加强信访工作,妥善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疑难问题。
  【党的建设】 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掀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新高潮。通过开展“两风”建设,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广大党员的思想素质得到提高。全县共培养先进典型30余人,查处违法违纪案件60多起,公开处理违纪党员干部12名,制定和完善了18项监督制约制度。通过开展“创建发展型班子”、“好班子、好班长”和“五个一”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班子整体建设水平。
                                     (闫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