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市外经贸升级工作推进情况综述

全市外经贸升级工作推进情况综述

全市外经贸升级工作推进情况综述



  2004年,外经贸升级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进行积极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外经贸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1—12月份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 3.87亿美元,同比增长58.8%,超额完成年计划的29.05%。其中,对俄进出口完成3.6亿美元,同比增长72.2%;哈洽会履约率达到63.8%。
  ——实际利用外资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审批外资项目 10项,合同利用外资55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9万美元,同比增长53%,完成全年计划的129%。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实现新跨越。全年签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 40项,合同金额2 796万美元,项目数、签约金额分别为上年的 3.3倍和8.2倍。其中,对俄合作项目 36项,劳务输出1.1万人。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大通道建设进展加快。全市口岸工作进一步落实大通道战略,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强化,各口岸通关环境进一步改善,口岸客货运输量均创历史新高。截止12月末,全市实现过货52.5万吨,同比增长11%;过客13.9万人次,同比增长64%。佳木斯水运口岸和桦川水运口岸在多年无过货的情况下,分别出口货物0.8万吨和0.5万吨。同时,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省、市领导访俄,落实解决具体问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目前,已为同江、抚远解决口岸建设资金485万元。全市口岸工作深入发展。一是同江——哈鱼岛38公里公路建设项目已于9月25日全面竣工。二是同江哈鱼岛开发区东港轮渡码头现已交付使用。三是同江地方铁路建设项目一期工程西港专用线已达到验收标准,木材加工区专用线、港区专用线、二库专用线路基土方工程已具备铺轨条件,36个涵洞和5座中桥全部竣工,立交桥已完成工程量的95%。同江地方铁路二期工程(同江至哈鱼岛段)初步设计近日通过省专家组审查。四是同江铁路大桥建设项目已经立项。经省发改委组织专家评审,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立项,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完成对相关部委的征求意见工作,年内市领导率代表团多次赴俄商谈建桥事宜,俄方已上报联邦政府,双方都在积极推动尽快进入高层审批程序。五是抚远乌——卡通道开通工作有所进展。 5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访俄期间,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法棠与俄哈巴边区最高行政长官就此事进行了对话,俄方态度积极,为进一步商谈打下了良好基础。六是佳木斯——同江——下列——比罗比詹汽车客货运输线路已获国家交通部批准。为尽快开通佳木斯与比罗比詹冬运汽车直达客货运输线路。9月 27—29日,组织同江市口岸、运管、交警等部门组成代表团,对比罗比詹市进行工作访问,双方就客、货运和交通安全方面达成共识,近期将签署开通该线路正式文件。同江市正在做冬季冰上汽车运输的各项准备工作。新增28座气垫船,为便利通关创造了条件。七是航空口岸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省口岸办于12月份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预验收。
  2、培育外经贸主体步伐加快。针对佳市外经贸主体数量少、实力不强, 特别是生产型外经贸主体少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外经贸主体的培育和壮大工作。一年来,通过主动宣传国家对外经贸企业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办理注册手续,强化咨询服务能力等措施,使全市外经贸主体队伍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一是加速培育新的外经贸主体,优化主体结构。全市新批准外贸经营企业40家,其中新批大贸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2家,包括黑龙江滴水湖米业有限公司、佳木斯冬梅大豆食品有限公司等16家生产型加工企业;新批准具有小额贸易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18家。在新增加的40家外贸经营企业中,年内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32家。随着全市对外贸易发展和市场化的要求,私营企业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私营企业已占全市外经贸主体的一半以上,私营企业进出口完成15 946.76万美元,同比增长107.76%,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0.72%。二是积极实施大户牵动战略。各县(市)围绕培育外经贸大户,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同江、抚远、富锦、桦川等县(市)通过扩大招商引进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外经贸主体。同江市通过招商引资促成河北保定鑫丰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在同江建设了同鑫轻工产品批发市场。桦南、汤原等县加大对外经贸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桦南县年产30万吨冶金焦碳厂正在试运行,投产后可牢牢抓住国外焦碳市场需求,成为外贸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截止12月末,全市新增实现进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2家,超百万美元企业5家。内地县也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在新批准的生产型外贸主体企业中桦川县就有3家,出现外经贸由边境县(市)向内地县 (市)扩展的良好势头。三是积极扩大重点产品的自营出口。把培育和发展壮大市本级外经贸主体作为工作重点,加大为企业服务力度,推动重点企业提高自营能力,突出抓好电机、亚麻、玻璃、侨龙、黑龙农药等大型企业自营出口。截止目前,全市已实现自营出口 1 823万美元,为上年的两倍,超额完成年计划的30.7%。出口能力较差的机电产品有大幅度增长,到12月底,实现全市机电产品出口1 177万美元,同比增长513%。
  3、进出口基地建设速度加快。近几年,按照 “内建基地、外辟市场”的思路,分别建设了蔬菜出口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基地、进口木材加工基地等,通过基地建设促进了对外贸易,特别是对俄贸易的稳步发展。一是农副产品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各县(市)加快基地建设步伐,针对俄罗斯的市场需求,积极调整结构,加大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3 000亩,蔬菜出121 19 130吨。富锦市建立了镇蔬菜出口基地,种植蔬菜面积 9 000亩,种植适合俄罗斯人口味的甘蓝、元葱、西红柿等品种,目前已出口蔬菜2 000吨。抚远县投资645万元人民币建设了浓江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目前已出口蔬菜 6 000吨,利用轻工批发市场有效载体,全年出口轻工产品 4 000万美元。同江市采取引进在俄鄂姆斯克市种植蔬菜的大户、建设出口蔬菜基地和仓储库、组建绿岛蔬菜营销有限公司和种植反季蔬菜等措施。种植蔬菜1 500亩,出口蔬菜 5 130吨。桦南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引导农民扩大白瓜籽种植面积,为外贸龙头企业提供原料基础,仅肯德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就加工白瓜籽192吨出口加拿大,创汇38.6万美元;目前,桦南县共出口白瓜籽 1 298.5吨,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二是加工园区建设实现突破。同江市木材加工园区已入驻木材加工企业14户,总投资 1亿元人民币,总加工能力为5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园区“四通一平”建设进展顺利,目前除铁路专用线外,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基本竣工。进园区的14户企业中,已开工建设 12户,其中5户已完成办公和部分生产用房建设,其余7户企业中有5户已投入试生产。大连永安木业公司在富锦市进口木材加工园区落户,投资兴建了进口木材加工厂,年内已加工木材6.13万立方米,实现贸易额1 200万美元。
  4、外经贸发展环境有所改善。把改善外经贸发展环境做为重点工作来抓, 经过协调,佳木斯海关、边检、人出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都制定出台了各项服务承诺和制度,外经贸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同江市经与俄罗斯比罗比詹海关沟通,解决了口岸民贸出口报关问题。为解决外汇核销难的问题, 佳木斯外汇管理局出台了有关外汇管理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并制定了5项服务承诺,有力支持了对俄边境贸易的发展。为保证外贸物资运输,还协调铁路部门与同江、富锦签订了“三保”(保车种、保车皮、保流向)协议。福前铁路公司在同江西港设立了办事机构,现场为货主办理车皮计划,并准备好运输车辆,在港口和二龙山车站倒运进出口货物,实现了港铁联运。
  二、主要推进措施
  按照点线结合,统分有度,突出重点的原则,积极组织好推进工作。
  1、科学制定工作目标。 为确保佳市同省签订的目标责任状中的外经贸进出口总额28 285万美元和实际利用外资 153万美元两项工作指标的完成,围绕外经贸升级重点任务,调动全市各个方面发展外经贸的积极性,推进组办公室在反复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于 1月印发了任务指标征求意见反馈表,经过上下几次沟通,初步确定了工作目标和任务。 2月召开了重点工作推进会议,明确了2004年外经贸升级的重点工作任务、目标和要求。
  2、加强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了外经贸升级推进组工作方案, 下发各推进成员单位,成立了 6个专项推进工作组,对重点工作目标进行量化分解,明确重点工作、工作标准、完成时限、牵头部门、责任单位、责任人。各县(市)和有关部门也分别成立了专项推进组,各项指标都比市定任务有所增加。同时,采取定期通报制度,将各县(市)指标完成情况每月进行通报,有利促进了各县(市)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3、深入实际强化推进工作。建立了定期报告、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制度, 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到各县(市)、区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实地进行督促检查,及时解决运行当中遇到的各种困难。3月下旬和9月上旬,副市长李淑香带领推进组到重点县(市)开展外经贸调研,并对各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检查。11月,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 3个检查组深入各县(市)对重点推进工作进行检查,开展调研,掌握重点工作运行情况,为有关县(市)做好专项推进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4、典型引路促进推进工作。认真总结典型经验,9月在同江市召开了“佳木斯外经贸升级同江现场会”,交流了各县(市)、区开展外经贸升级工作的经验,参观了同江市对俄出口基地建设和市场建设情况,一些好的外经贸企业典型介绍了外贸进出口情况,市领导在会上对搞好全市外经贸升级工作实现“经贸富市”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意见。通过现场会使各推进组成员单位及各县(市)外经贸部门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起到了典型引路的良好作用。
  5、增强服务功能,加大扶持力度。 2004年市商务局实现了佳木斯对外贸易网页与国家商务部和省商务厅网站的链接,架起了佳市通往国际市场的信息桥梁,已为30多家企业在网上建立了项目库,网上公布项目42项;为88家企业建立了信息库,把佳市的资源和产业优势推介给国际市场。同时与省厅沟通力争开通了网上加工贸易审批业务,已为佳鹏亚麻公司等 5家企业办理网上加工贸易审批项目5 项,即加快了业务审批速度,又免去了企业跑省时问,节约了费用,得到了企业好评。加大利用国家外贸出口企业资金扶持政策工作力度,市商务局多次跑省为企业申报和解决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外贸发展金和贷款贴息。年内为黑龙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鲁班实业有限公司等 20多家企业申报了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和外贸发展金2 634.7万元人民币。省里已为黑龙江桦美泥炭有限公司、黑龙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富锦边境贸易公司等多家企业拨付资金 57万元。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2 800万元人民币技改贷款项目,已获得国家商务部批复。
  6、加强交流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各县 (市)及有关部门把发展对俄经济技术合作作为重点,走出国门,主动实现对接。在巩固原有的哈巴和比罗比詹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把与俄共青城市的合作做为重点,通过双方互访,在对俄合作上开辟了新“战场”。春节过后,市政府组织代表团一行 11人对俄共青城进行了访问和贸易洽谈,5月,市委书记郭晓华亲自带队出访俄罗斯共青城市与共青城市政府最高行政长官进行了友好会谈,增进了两市友好关系。同江市、富锦市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的农业合作也有很大发展,同江市签订的劳务合作项目有16项,输出劳务近1 000人,种植面积5 345公顷,合同总额 900万美元。还利用广交会、南宁博览会、哈洽会等各种经贸洽谈会的有利时机,组织佳市企业与国外和南方一些大的企业和客商进行贸易洽谈,仅哈洽会就签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9个,(超千万美元的项目 3个)签约额4 481万美元,签订国外贸易 36个,签约额35 740万美元,签订国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3个,(超亿元人民币项目4个),签约总额为14.7亿元人民币。共帮助50多家企业 210人次到俄罗斯联系合作伙伴,共签订合作项目69项,为完成全市进出121任务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