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市民营经济工作推进情况综述

全市民营经济工作推进情况综述

全市民营经济工作推进情况综述



  2004年,以创业行动为载体,以培育民营大户为重点,以增加经济总量为目标、以实施专项推进为主线,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推进工作情况
  为把发展民营经济目标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推进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了由市中小企业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等16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推进组织机构,下设政策落实、协调服务、综合统计 3个工作组,采取每月定期例会方式,由各工作组向领导成员会议汇报前段工作情况,确定部署下步工作。每季召开民营大户经济运行分析会,对列入市政府重点扶持的企业逐户进行分析,共同研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制定下发了《2004年全市民营经济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佳木斯市发展民营经济目标责任制方案》,根据方案要求,量化各工作组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协调运转,对跨战线、跨部门需要高层协调的重点难点问题由推进组成员会议共同研究解决,促进了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截止2004年末,全市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总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2%;实现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缴税金1.67亿元,同比增长21.4%。从业人员达20.8万人,民营企业由上年的 1 254户增加到1 394户,新增140户,其中产值达百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16户。
  二、目标完成情况
  2004年,市委、市政府重点推进工作下达的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工作目标是:全市营业额超亿元的民营企业由2003年5户增加到 8户;超千万元民营企业由上年的97户增加到105户,超百万元民营企业从上年的550户增加到650户,规模以上生产加工型企业由45户增加到53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实缴税金1.66亿元,同比增长15%。由2003年的1.48亿元增加到 1.66亿元,同比增长12%。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民营经济目标,对各县(市)区发展民营经济实施目标管理,将全市民营经济实现总产值、总收入、增加值、实缴税金以及培植民营大户目标由市政府主管领导与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签订2004年《佳木斯市发展民营经济目标责任状》,对目标完成情况采取百分制考核的办法。年末对全面完成目标责任制的县(市)区给予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对没有完成目标的县(市)区除对责任人经济处罚外,给予全市通报批评。并且,层层分解落实目标,采取请上来对接情况,走下去分县(市)区抓落实,以及召开各县(市)区经济分析会、重点民营企业座谈会、推进工作落实会和发展民营经济现场会等形式,先后深入到桦南、桦川、汤原、富锦和郊区等6个县(市)4个城区以及沃尔德电缆公司、桦南鸿基水泥集团公司等26户重点民营大户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把推进工作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将年经营额达到或超亿元、超千万的民营大户分别落实到每个企业,超百万元的落实到县(市)区和乡镇。
  经专项推进和共同努力,全市实现经营额超亿元的民营企业 12户;(黑龙江沃尔德电缆公司、黑龙江多多集团(新增)、桦南鸿基水泥集团(新增)、桦南世纪商厦(新增)、桦南宝利公司、市广汇同源家居商场(新增)、富锦金锣油脂公司、市金天集团(新增)、富锦市大连永安木业公司(新增)、市宏达集团(新增)、市地下商业街、市农业装备总公司(新增),同比增长 7户,比预计目标超4户;超千万元的民营企业由2003年的97户增加到127户,同比增加30户,比预计目标超22户,超百万元的民营企业由2003年的550户增加到698户,同比增长148 户,比预计目标超48户;规模以上生产加工型企业由2003年的45户增加到67户,同比增长22户,比预计目标超14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在税收政策调整减收 2 000万元的情况下,实缴税金由2003年的1.48亿元增加到1.67亿元,同比增长12.5%。
  三、主要推进措施
  年初以来,按照市委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民营、集中力量抓项目”总体发展思路,重新理顺和调整了发展民营经济总体战略。以“服务、激励、维护、保障”为指导方针,以创业行动为载体,以“十、百、千”工程为目标,紧紧围绕“三抓、四靠、五升级” (抓项目、抓市场、抓引资;靠民众创业抓小的、靠招商引资上大的、靠优化组合建集团、靠科技创新上精尖;产品品牌创建升级、龙头企业规模升级、外向型企业拓展升级、小区园区档次升级、企业管理水平升级)抓好推进工作落实, 促进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1、围绕发展环境抓推进。把改善民营发展环境作为重点工作任务专项推进, 努力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制定了民营经济的有关政策规定,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善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借鉴外地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了《佳木斯市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先后召开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市直有关执法部门座谈会和县(市)区民营经济主管部门及政府综合部门、法治办等单位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十几次修改后制定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三十六条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提交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全市民营企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现正准备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二是制定了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进措施和行政执法考评方案。成立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攻坚战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公布了举报电话,制定了《佳木斯市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进方案》。三是落实了六项制度,提高协调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咨询投诉中心的职能作用,对投诉侵害民营企业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力争做到快结、快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四是开展民营企业评环境——“民评官”活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协会作用,共同致力改善发展环境。7月份借召开协会成立大会之机和在市区4个城区与市纪检委治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联合开展了两次民营企业测评环境活动,对市政府30个部门的行风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向全市通报,引起了各部门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服务职能的高度重视。
  2、围绕招商引资抓推进。针对民营企业发展资金匮乏的实际, 结合招商引资年活动开展融资。一是主动出抓招商引资。充分利用“中国(广州)中博会”,“中国大连农产品加工贸易博览会”和“三江祈福水灯节”、“拔雪节”等有利契机,组织民营企业参会参展,寻找项目,寻找信息,结交客商,广交朋友。充分利用佳市地缘和资源优势,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几次经贸洽谈会签约项目24个,签约额6.4亿元。同时,抓好政策招商和环境招商,各县 (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相应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开展招大商、融大资、上大项目、创建大户民营企业活动,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竞争实力强的产品项目纷纷在各县(市)区落户。目前民营经济共实现招商引资额9.5亿元,到位资金2.2亿元,实现招商引资新上项目64项,项目投产后新增产值 26亿元,利税9 500万元。桦南县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实现到位资金8 500万元,新上项目15项,总投资额2亿元,新项目达产后,可新增产值1.6亿元,利税1 600万元。抚远县依托口岸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全县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2 300万元,新建续建项目22个,实现了与台商合作兴建 350吨鱼品加工和万米木材加工生产线,面向俄罗斯市场的被服加工以及日屠宰 500头生猪的三江公司第一批重点项目落户于抚远县。二是主动与金融部门衔接贷款。在全市重点民营企业中筛出18个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分别与省、市四大商业银行沟通协调,争取通过贷款资金扶持,把企业做大做强。刘海生副省长亲自主持全省银企对接会,佳市俊梅公司、丰润轴承、千里集团、桦南世纪商厦等36 户重点企业参加了全省银企对接会,计划衔接贷款资金6 280万元,主要用于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和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此项工作正在运作中。通过省中小企业局为沃尔德电缆公司交联电缆项目、富锦凯马车轮制造公司汽车钢圈扩产、桦川硕丰牧业公司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等12户企业申请贷款贴息,共计贴息额16 045万元,其中桦川健缘饮品公司年产 500吨饮料果酒生产线、骥驰拖拉机公司年产15 000台35—40马力拖拉机改造项目已经列入省财源建设重点扶持项目。
  3、围绕协调服务抓推进。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加大协调服务力度。一是组建民营企业协会,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在协会机构有6部(招商引资部、对外联络部、信息协作部、资格审查部、维权保障部、培训部)3所(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所、律师事务所)1个中心(企业服务咨询服务中心)。先后协调解决了食林食品公司供水问题;利华食品公司与委托经营回民食品公司退出后的遗留问题;大华眼镜公司动迁侵权问题;鲁班实业公司扩建改造问题;红升糊精厂与华龙公司合作等 9个方面问题。二是围绕创业行动开展协调服务。以创业行动为载体,开展创业行动“直通车”活动,组织召开了创业小老板动员大会,使近百名创业者通过“直通车”系统培训,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同时确定了17个重点民营企业作为孵化基地,通过 SYB培训、基地孵化、定项论证、兴办企业四个步骤进行创业培训。同时,组织了18户民营企业、23种新产品参加了市创业行动成果展。
  4、围绕大项目抓推进。把培育重点放在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上, 通过重点扶持,培育地方财源建设支柱型民营企业。市同源集团投资 8 000万元建设中央同源商城,现已投入运营,可提供近350个就业岗位,使 115人成为创业小老板。北大荒集团投资1 800万元对佳佳面粉厂的特种面粉改造,投产后年产量可达45 000吨,产值超亿元,利税可达千万元以上。汤原新纪元液体奶加工改造一期工程总投资2 000万元,形成日处理鲜奶400吨的生产能力,二期项目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税金达6 600万元。全市民营企业实现重大技术改造项目34项,总投资额9 670亿元。
  5、围绕国企改制抓推进。依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积极创新企业机制, 对资产、技术、产品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联营联合、兼并、出售等方式,加快国有资本退出,实现民营化。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实现低成本扩张,活化一批民营骨干企业。佳木斯鸿基水泥公司改制后实现了民营化,通过资产重组总资产达17 682万元,固定资产达8 888万元,资产负债率降低到36%,使287名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年产水泥熟料35万吨;吸引外埠民间资本新上2 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年产30万吨冶金焦炭生产线和1万千瓦的焦炉煤气站、年产20万吨富锦水泥粉项目,达产后年营业收入3.96亿元、利润8 850万元、税金3 560万元,成为市地方经济支柱企业。
  6、围绕提高经营管理者素质抓推进。先后组织两期具有一定规模企业的 16名厂长(经理)到中央党校、省党校学习深造,提高综合素质。积极与省中小企业局联系,推荐19名企业经营管理者免费参加省企业管理培训班和税费改革研讨班,为企业振兴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当前存在问题
  1、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一是规模小总体实力弱。 目前全市民营企业总量虽然比过去明显提高,达到1 394户,为1994年的5.6倍。但年经营额达到亿元的企业仅有12户,占民营企业总数的0.16%;超千万元的仅有124户,占民营企业的8.9%,民营企业仅占全市个体工商户的 1.66%。与省内国内同类地区相比在规模上、纳税上以及市场竞争能力上都很薄弱。二是在结构上存在“小、少、散、弱、低”状况,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占全市 GDP的比重小;科技型、外向型、生产加工型企业比较少,民营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程度不高,佳市只有省市两级企业集团16家,尚无一家全国性企业集团;企业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比较低,按公司制的企业仅有96家。
  2、企业创新能力弱、产品科技含量低。 多数民营企业尚未有真正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佳市经省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仅有 129户,仅占全省4 758户的2.7%。
  3、企业管理水平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很多民营企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一是在1 394户民营企业中有近 92%左右处于由原始积累向规模型扩张发展阶段,体制和机制滞后,有的没有真正摆脱“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都比较落后。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只是通过资本积累将每年税后利润转为投资主体,靠自我滚动发展,缺乏谋求大发展、敢于创大业的开拓意识。二是受发展条件制约,缺少人才、资金、项目、技术和信息的问题普遍存在,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极其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
  4、资金缺乏仍然是制约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 “瓶颈”难题。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非常狭窄,贷款十分困难,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极不相称,融资难已成为民营企业反响最强烈的问题。特别是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落实难,虽然有些下岗职工经过创业培训具备了创业小老板的条件,但由于创业小额贷款资金迟迟不到位,失去了发展机遇。
  5、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还不够理顺。 还没有形成上下一致的管理体系,在管理上缺乏严格的界定,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统计体系,导致概念不明、口径不一、底数不清。上述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尽快加以解决。
  附:
              二○○四年培植大户完成情况
  一、亿元企业(12户)
  桦南县(3户)
  世纪商厦、保利有限公司、鸿基水泥集团
  郊区(1户)
  沃尔德电缆有限公司
  东风区(3户)
  多多集团、农业装备总公司、恒泰建设集团
  富锦市(2户)
  金锣集团富锦油脂公司、大连永安木业公司
  前进区(1户)
  金天集团
  向阳区(3户)
  广汇家电商场、地下商业街、宏达集团
  二、新增千万元企业(17户)
  桦南县(2户)
  宏安油脂有限公司、八一铁矿
  郊区(10户)
  顺利煤炭经销公司、万兴轮胎厂、大连经贸公司佳木斯分公司、飞天汽车贸易公司、名人汽车销售中心、宇通物资有限公司、长发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长发恒久乳品有限公司、永胜煤炭经销公司、宏利米业有限公司
  东风区(1户)
  百隆市场
  桦川县(1户)
  滴水湖米业公司
  向阳区(3户)
  三江常压锅炉厂、新型墙体材料厂、龙厦建筑工程公司
  三、新增规模以上生产加工型企业(22户)
  桦南县(2户)
  宏安油脂有限公司、八一铁矿
  郊区(4户)
  双龙木材综合加工厂、万兴轮胎厂、大圆无缝钢管公司、长发恒久乳品有限公司
  东风区(3户)
  艺洋纸业有限公司、东兴纸业有限公司、大龙生态有限公司
  富锦市(5户)
  益乡米业、冰灯米业、鸿基水泥、隆祥米业、香露米业
  汤原县(3户)
  四海冷冻加工厂、港原生物有机肥厂、三友木业公司
  前进区(1户)
  禾芙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向阳区(2户)
  三江常压锅炉厂、新型墙体材料厂
  抚远县(2户)
  恒田木业公司、隆鑫木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