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



  【落实信访责任制】 2004年,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和信访工作部门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这一中心工作,不断加强信访工作。先后召开了“两节”期间全市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农村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3次全市信访工作会议、3次市委常委会议、3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和 4次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和部署信访工作。从强化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入手,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工作机制,深入调查研究,加大领导包案处理信访疑难问题力度。市级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各位分管副书记、副市长亲自包案处理, 解决了一大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 同时,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和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国“两会”期间信访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信访工作的通知》、《关于包案处理好省挂牌管理重点进京上访案件和做好“五一”期间信访工作的通知》和《全市处置农村土地矛盾和纠纷异常上访事件工作预案》等,对特殊时期的信访工作进行及时部署,有力指导了全市信访工作的开展。
  【畅通信访渠道】 2004年, 全市乡镇以上党政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 24 417件(批)次。其中受理群众来信2 479件,接待群众来访8 581件(批)次,受理群众来电13 357件。市本级共受理群众信、访、电13 467件(批)次,其中来信860件次,来访1 486件(批)次,集体上访 801批、14 360人次,来电11 121件次。在大量的信访问题面前,全市各级信访部门针对群众信访活动的新特点,本着“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立足于疏导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避免矛盾激化,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依法办理信访】 全市信访工作通过加强信访值班,建立联席会制度,进行专项整治,开展依法治访,及时部署、稳妥抓好特殊敏感时期信访工作,使大量信访问题解决在本级,稳定在当地。一是“人要回去”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配合全省统一行动,对进京信访人员进行集中劝返。同江市、桦南县、桦川县、郊区(永红)、市中级法院等各地、 各部门驻京工作人员尽心竭力地做好劝返工作。 通过开展集中劝返专项行动,全市仅11—12月份就劝返长期滞留北京的上访人员 102人次,劝返滞留省领导机关和领导住地的非正常上访人员 180多名,维护了党政机关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及佳市的对外形象。二是“事要解决”取得重要进展。汤原县、桦南县、桦川县、前进区及市委政法委建立了主要领导包案处理信访突出问题的制度。 市联席会议于去年底派出信访工作督查组,抽调 2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各县(市)区、市直重点单位开展督查指导,督办信访案件解决。中央联席会议交办的第1批至第8批以及省立案下交的共计201件案件在时限内已全部报结,结案率达 100%;重复进京上访问题列为挂牌管理的34件案件,也已全部办结,办结率达100%。三是六个方面的信访突出问题有所缓解。11月下旬,市委召开书记办公会议,听取了市联席会议 6个专项工作小组的工作情况汇报。各专项工作小组都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积极主动落实省联办和市联办的工作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快案件审理,使信访突出问题有所缓解,由土地征用、土地矛盾纠纷、企业军转干部、城镇房屋拆迁、国企改制、涉法涉诉等六个方面问题引发的上访在上访总量中所占比例逐步下降,群众来信来访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