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工作
【落实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2004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全面落实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使市、县(区)两级人大工作呈现可喜局面。市委先后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人大工作,帮助解决人大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全力支持人大工作。按照市委的部署,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两次带队对各县(市)区贯彻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情况进行调查,有力地促进了两级党委会议精神的进一步落实,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乘势而上、合力推进人大工作的良好态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后,常委会围绕如何通过依法行使职权更好地体现党的主张和意图,保障党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等问题组织研究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把各项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加快发展上来,放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上来的工作指导思想,在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方面,科学安排议程,多数议题实行分组审议,保证组成人员有充裕的审议时间;在执法检查中,采取组织座谈、实地考察、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相结合等办法,力求掌握真实情况,使检查更加贴近实际,切实促进工作。在加强代表工作方面,通过组织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审判活动、开通代表重要建议直通车、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代表建议等,拓展了代表工作的领域和实效。在加强自身建设中,召开了人大工作理论研讨会,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分批参加全国人大培训班,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五学、五练、五提高”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
【为全市经济发展大局服务】 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立足全市发展大局,遵循科学发展观,努力选准依法履行职责与服务中心任务的最佳结合点。一是围绕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加强对国民经济计划、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坚持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放在重要位置,批准年度计划、预算前多方征求意见和建议,把好初审关,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整改。为强化预算约束,保障各项资金的合理使用,专题听取有关的审计报告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国库集中支付情况的汇报。组织调查组深入 8家企业及相关部门、县区对上半年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针对全市单位会计基础薄弱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审议通过了《佳木斯市单位内部核算办法管理的暂行规定》。二是围绕全市阶段性重点工作,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组织有关人员随省人大财经委赴吉林、辽宁两省实地考察振兴老工业基地情况,学习先进经验,并先后深入电机、煤机等重点企业调研,两次听取了市政府老工业基地振兴办公室的工作汇报,督促《佳木斯市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纲要》的编制;组织参加省人大老工业基地振兴专题研讨会,为推动佳市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谏言献策。以督促政府依法行政为切入点,促进集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组织开展了对《产品质量法》、《统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五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深入相关部门、企业和市场实地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有关部门在限期内整改。以省人大代表视察佳市投资环境为契机,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代表提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促进了经济环境的改善。三是围绕市委的重要部署,积极参与中心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参与了产业化畜牧业发展、在同江建设黑龙江跨国铁路大桥立项、创业行动和民营经济、市场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城市品位升级、招商引资等专项工作的领导和推进,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并富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代表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与各有关部门配合,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 19项,引进资金4.6亿元。机关的部分干部在参与国企改革和帮扶困难企业中,注重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协调解决利华食品厂改制老大难问题,财经委干部以个人工资担保为企业协调办理了贷款,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审议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调整市辖区部分行政区域界线工作的汇报,分别作出了相关决议和决定。为提高人居品位,常委会分别听取了市政府关于生态市建设、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旅游等工作情况的汇报, 组织视察水源山公园、卧佛山滑雪场等旅游景点。 着眼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利民措施的落实。领导带队深入有关部门检查工作,促进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就供热、殡葬管理、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再就业、疾病防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物业管理等事项,听取市政府的专项汇报,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改进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
【宣传工作】 高度重视人大宣传工作,通过与报社联办专版、与电视台联办专题节目等,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在群众中产生良好的影响。11月份召开了全市加强民主与法制宣传座谈会,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将《民主与法制》专版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将电视《法制时空》专题节目更名为《法治纵横》,以全新面貌展示了佳市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成果。宪法颁布和人大制度建立五十周年之际,在全市隆重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从不同侧面推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栏目和节目,为保障宪法实施,完善人大制度和深入开展人大工作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代表工作】 努力健全为代表服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运行机制。一是代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组织代表进行宪法学习培训,采取讲座、专题辅导等方式,学习相关法律和业务知识,提高了代表素质。对代表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调查考核,做到了有进有出。坚持联系代表制度,不定期走访代表,慰问军籍人大代表,倾听代表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情况通报会、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组织代表视察等方式,密切与代表的联系,为代表知政知情和履行职责创造了条件。二是代表工作领域得到拓宽。组织 300余名(次)代表参加“三查(察)”活动和省、市有关部门召开的征求意见座谈会、旁听会,向有关部门推荐代表监督员、行风监督员;城区调整后,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的变动、选举等问题,保障了平稳过渡。研究探索人大工作进社区问题,已有 4个县(市)区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分别设立了人大工作委员会和人大代表工作室,延伸了工作领域,搭建了基层人大工作的平台,为更好地开展代表活动创造了条件。驻 4个区的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积极扶贫、拥军、助学,全年共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 114.3万元。三是代表建议的落实工作得到改进。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后,常委会狠抓代表建议的督办工作,与市政府共同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组织有关代表深入建设局、物业办、城管执法局等 6个部门进行视察,并实行代表建议征询,积极采纳代表对办理工作提出的意见。对代表提出的集中整顿在城市建筑物、公共设施上乱涂写、乱刻画、乱张贴问题的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集中力量进行了大规模的专项整治,基本杜绝了“三乱”。为推动代表建议及办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对18名提建议的先进个人、10个先进办理单位和17名办理建议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通过加大督办力度,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监督工作】 改善法治环境,促进公正司法力求执法方式有创新、力度有强化、效果有提高。一是以促进打击职务犯罪、公正审判为重点,延伸司法监督领域。对检察院反贪干警进行了法律和业务知识考试,对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执行情况和开展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审查了 197起案件的卷宗,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反馈,并提出整改要求,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有关情况报告。检察机关认真研究落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配合省人大内司委开展了实施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规定》的专题调研,针对影响司法监督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对全市公证和律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就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提出“两结合管理”的意见。 5次组织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审判活动,延伸监督触角,对审判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以加强个案监督和信访工作为重点,提高司法监督质量。对案件坚持集体研究、依法监督、重在实效原则,有的放矢地提出监督意见,使 7起久拖不决或明显失误的案件得以处理或纠正,促进了公正司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和省人大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定了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两院分管领导及信访部门负责人定期举行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典型疑难信访案件,形成了有力的工作运行机制。全年受理信访和群众申诉2 116件(次)、控告 62起,常委会主要领导亲自接待来访 9起13人次,督促解决典型疑难案件。经各方面努力,大部分信访案件得到解决,维护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