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侨务工作
外事侨务工作
【对外交往】 2004年,市外事侨务办公室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外事侨务工作方针,坚持地方外事工作服从于国家整体外交战略、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则,以招商引资年、大上项目年为工作中心,全方位拓展对外交往领域,全年共派出各类出国团组 41批108人,接待国内外重要来访团组7批19人,签定友好交往意向协议和经济合作项目合同24个,总金额达3千万美元。一是对俄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与哈巴和犹州双方共同制定了高层领导定期会晤制度。1月份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团出访了犹太自治州;4月份市政府外事办派代表出席了在犹太自治州首府比罗比詹市举办的经贸研讨会;7、8两月先后派出 2个农业代表团到犹州考察,并签署了合作协议; 8月下旬市主要领导随张左己省长出访哈巴边区和犹州,分别与俄两个地区领导人就开通抚远县与哈巴间的“乌—卡”客货通道、建设同江市与犹太自治州之间的“哈渔岛一下列”跨江大桥项目进行磋商; 9月份市委书记郭晓华率代表团访问哈边区、犹太自治州以及共青城等地,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社会发展诸方面签署了合作协议;10月份犹太自治州立法会议代表团应邀来佳访问,拉开了两市(州)间的议会合作序幕。通过双方领导的多次互访和高层会晤,进一步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密切了与俄周边地区和城市的友好关系,为今后开展合作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对日、韩交往创出新水平。 4月份,李淑香副市长率代表团应邀对日本北海道和韩国忠清北道进行友好访问,重点考察了“起亚”集团、L·G集团、汉城乳业等20多家世界著名企业,参观了日本慈善总会、札幌市“生涯”学习中心等多家民间组织。11月份,韩国中小企业制造业外国人协议会会长韩相元先生应邀再次访问佳市,与市前进区、市教育局、佳木斯成林集团分别签署了合资合作协议。3月份,日本 《朝日新闻》记者古健郎等 3人来佳市采访,通过实地考察、了解,采访了佳市部分作家、诗人和文学工作者,参观了市博物馆,亲身了解并感受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回国后,以《作家眼中的中国》为题,在全国进行宣传,使更多的日本人民认识和了解中国,认识和了解佳木斯。7月至9月,日本NHK 电视台《中国行》栏目摄制组先后两次来佳市,采访拍摄日本遗孤和养父母家庭的生活及工作情况。回国后,制作了电视片,对宣传佳木斯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加强与欧美国家的交往。2月份,孙喆副市长出席了在美国安克雷奇市召开的有 10个国家30个城市参加的第十一届国际北方城市市长会议,在会上作了“解决冬季北方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交流会员城市管理经验”的发言,受到大会的好评。会后,率团应邀访问了美国安克雷奇市和加拿大乔治王子市,详细考察了两市的垃圾、污水处理工厂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并分别与两市市长就发展双边关系、加强城市合作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访问期间,还接受了当地新闻媒体的采访,会见了当地华人、华侨协会、商会的领导人,鼓励华人华侨到佳木斯市投资发展。四是友城交往工作呈现新趋势。为纪念佳市与俄罗斯阿木尔·共青城市建立友好城市10周年、与澳大利亚肖尔海文市建立友好城市15周年、与日本韭崎市建立友好城市20周年,进一步扩大了相互间实质性交往与合作, 2月份,由23名国有和民营企业家组成的经贸代表团访问俄共青城,达成合作协议11项,总金额1 200万美元。5月下旬,日本韭崎市大柴左京副市长率韭崎市政府代表团访问佳市,为双方企业界的合作牵线搭桥,交换了意见,签署了会议纪要。10月,吴国华副市长率市政府代表团回访了韭崎市,出席了韭崎—佳木斯缔结友好城20周年庆祝大会,就扩大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会谈,达成了共识。澳大利亚肖尔海文市畜牧专家罗伯特·李克蒙德先生应外事办邀请,三次来佳市进行畜牧业考察,共行程2 000余公里,走遍6个县(市)和市郊区的30多个畜牧企业,落实已签订的畜牧合作协议。
【侨务工作】 以侨务“两法”为依据,切实保障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全年共接待处理归侨侨眷各类来信、上访47件次,办结率达90%,满意率达 95%以上。为153人办理了中、高考升学加分手续,为41人解决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为29人办理了退休养老保险,帮助38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为 3人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海外亲属。不断加大新侨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从 8月份开始,通过召开协调会、组织县市区新侨法培训班和侨务干部普(侨)法学习班、确定社区侨务工作联络员,参加市人大、市政协组织的视察活动,召开“三包”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宣传新侨法,增强归侨侨眷依法维权意识。充分发挥归侨侨眷、侨属企业“示范基地”作用,重点抓了“三个工程”、2个归侨侨眷再就业培训中心和1个侨属企业示范基地建设,安置再就业下岗职工110 名,安置归侨侨眷及其子女20名。利民工程争取到日本政府“草根计划”援助项目4个(桦川县中医院、桦南县人民医院、抚远县人民医院),总金额300万人民币;希望工程争取到2个香港“应善良福利基金会”捐资助学项目(市郊区大来镇中心校、桦川苏家店镇中心小学),总金额约60万元人民币。认真开展侨务扶贫工作。全市现有贫侨 473户1 600多人,约占全市归侨侨眷总人数的 10%。年初,下发了侨务扶贫文件,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制定了扶贫工作方案,建立了脱贫档案。各县(市)、区侨务干部深入基层,帮助贫侨制定脱贫计划、提供科技信息、协调生产资金和贷款等。经过帮扶,134户贫侨基本脱贫,占贫侨总数的28.3%。
【边境工作】 召开全市边防委工作会议,研究“管好边,不出事”的具体方案和措施,由市边防委牵头,从 7月份起到10月中旬,在同、抚边境地区展开了“百日界江秩序整顿行动”,严厉地打击了边境地区越境捕鱼、炸鱼、走私换物、偷渡等非法越境活动,以百日不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为目标,采取超常规措施,遏制和杜绝了涉外事件,为中俄双方边境谈判营造了良好的边境秩序,维护了边境地区的稳定,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从 7月中旬开始,先后派出4个工作组到同、抚地区,配合两县 (市)加强边境管理。市外办还派出边境工作艇到抚远县黑、乌两江重点地段,绕航巡逻和驻守检查。开展了“百日会战”。一是抓宣传教育工作,把“百日会战”宣传教育工作和宣传贯彻《黑龙江省边境管理条例》结合起来,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市边防委会同、抚两县(市)边防委组织了 20多个工作组、500余人次,历时两个多月,出动宣传车400台次,深入到近100个村屯、网滩、渔点,宣传《条例》和相关法律知识,发宣传单2万余份、《条例》800册,张贴标语、通告 4 280多张。利用电视台、广播、简报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宣传,举办培训班65期,使边民和渔民受教育面达100%。二是抓清理取缔工作。开展清理打击专项行动11次,捣毁非法捕鱼窝棚17处,没收非法渔具 9千多延长米,销毁和收缴无证渔船32只,清理外来无证下江人员26人,处罚越境生产船31只、53人。未发生重大恶性涉外事件,全年发生涉外事件11起、涉案人员46人,分别比上年下降了43.5%和51.6%。加强边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边境管理和发展环境,共争取到边境管理设施建设费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