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总工会

人民团体

市总工会



  【基本情况】 2004年,市总工会荣获国家级荣誉4 项,省级荣誉13项,市级荣誉 8项,再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目标管理一类单位和“四树立”活动一类单位。在国家、省、市召开的会议和刊物上介绍经验 58篇,在上级机关及媒体发表文章94篇。进行微机技术培训4 000余人,组织职工提合理化建议3 200条,完成攻关项目200多项。举办职工技能大赛,83个企事业单位、10万余名职工参加了比赛,评选奖励技术状元8名,技术能手114名,优秀组织单位17个,为 120多名获胜选手晋升了技师、高级工和中级工职称。为此被省总工会、省经贸委等四部门授予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召开劳模表彰大会,对“双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组织全国及省“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劳动奖状”评比,3个单位和部门获国家、省 “五一劳动奖状”,9人获 “五一劳动奖章”。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促进了佳市安全工作的开展。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双十佳”和“改善发展环境百面旗”竞赛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有道德、创一流、促发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帮扶解困】 组织机关、事业、科研、中省直、大专院校和私营企业等 140个帮扶单位的17 877名干部与 166家困难企业的16 026名特困职工结成帮扶对子,以元旦、春节为契机,开展“一进、二知、三解难”的对接送温暖活动。两节期间17 000人参加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特困职工19 000人次,送慰问金120万元,修缮房屋 37间,解决实际困难13 120件,送米、面、油、饺子等物资价值72万元。为特困职工重新办理了《特困证》,特困职工从事小规模经营减免税费,子女就学、看病医疗、职业培训等也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开展“实业家为困难职工子女捐资助学一八○”活动及“二、三、五助学”和“三00医疗保险”活动,已筹资20多万元。接待特困救助来访 6 489人次,发放帮扶资金145 110元,介绍2 12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创业工作】 开展就业理念和创业知识及SYB培训,举办SYB、编织、养殖等各类培训班30期,培养和命名了30个创业示范点。分别举办了职工创业百家店产品信息和职工创业精品展销会,筹集资金150万元,为创业者提供小额借款服务,已有310人领到小额借款93万元,还款率达98%,被评为全国小额借款示范点。为下岗职工采集适合创业的短平快项目122个,制作了办理工商、税务、下岗再就业优惠证的流程图,为下岗职工创业立项提供指南。开展创业“十、百、千、万”活动,树立创业明星23人,培养创业小老板130名,帮助1 000多人选项立项,培训1.2万人。
  【民主管理】 培养总结迪尔·佳联公司等 6个典型,召开了全市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建立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推进会议,举办了“现代企业民主管理业务培训班”、“国企改革中发挥职工民主管理作用专题讲座”。抓住“省厂务公开条例”立法出台的契机,开展学习贯彻省《条例》宣传月、知识竞赛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企业改制中实行重点问题公开达标活动方案》等 3个文件,使厂务公开工作有了新突破,厂务公开建制率和公开率分别达98%和95%以上,此项工作再次荣获全市党风廉政建设源头治理推进工作先进单位,实现了五连冠,并在全省介绍了经验。召开全市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会议,交流了“两项制度”工作经验,并与劳动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建立三方协商机制。全市 864户企业,已有734户建立了“两项制度”,占应建数的 85%;合同质量合格率达80%以上,履行兑现率达71%。开通了12351职工热线电话,共接线 527次,全部予以解决或解答。接待职工来信来访414件次、集体上访24件次,结案率97%,较好地维护了职工队伍的稳定。
  【基层组织建设】 开展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班子成员分片包干,经50天会战,全市新建和转制企业建会率达85%。开展社区农民工组建工会工作,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社区组建工会工作的意见》,把加强社区“党建带工建”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中。组织召开了全市社区组建工会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农民工工会成立大会,全市 211个社区已有95%挂牌,发展社区会员4 350名。各县(市)区和建设、交通、商服等系统建立农民工分会13个。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建设局等7 家单位联合制定下发了《保护农民工权益试行办法》,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制发了《关于加强农民工进城务工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工作的通知》,与市司法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全市特困职工和农民工法律援助试行办法》。印发了《农民工劳动权益手册》和《农民工进城务工指南》4 000册,举办农民工培训班3期。在全市48 200名农民工中,发展会员18 300名,占农民工总数的 38%。此项工作在全省工会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文体活动】 全年组织影展、演讲、排球赛等文体活动18项。其中:三江旅游节期间,组织30家企事业单位制作了24台彩车,参加庆祝活动,为节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十一”前夕,组织举办了全市职工“共创辉煌”建国55周年大型文艺汇演,全市30多个单位精选的40多个合唱、独唱、舞蹈等优秀节目和 6 000多名职工参加了汇演,不但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而且也受到了市五大委领导和上级工会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