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
市科协
【协会工作】 2004年3月 24日,市科协四届九次全委会在佳市宾馆召开,对召开市科协“五大”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了决定、决议;增补17名同志为市科协四届委员会委员、常委,增补13名同志为市科协四届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席;对重新制定的《佳木斯市科学技术协会章程》(修改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3月 24—25日,市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市宾馆召开,选举产生了市科协第五届委员会,当选委员 109人。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市科协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重新制定的《佳木斯市科学技术协会章程》。市科协五届一次全委会议同时举行,选举产生了五届常委会及专兼职副主席、主席,当选常委56人,专、兼职副主席19人。佳木斯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张少杰当选市科协主席,赫修卿任市科协党组书记,市委副书记李承兰为市科协名誉主席,授予四届委员会的刘克良、孙岩松、赵承圃、邵明华 4位同志为荣誉委员。大会还对市科协系统的22个先进集体和34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4月 20日,市科协五届一次主席办公会议在省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召开,会议对2004年全市科协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要进一步团结三江地区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拟将建三江和林管局领导吸收为市科协副主席,并成立科协常委会领导下的各专业委员会,明确了市科协五届委员开展工作的新思路。5月 19日,市科协五届二次主席办公会议召开,会议对市科协主席张少杰在五届一次主席办公会议上的讲话作了进一步落实,并明确了各位专职副主席的分工。10月19日,市科协医药工作委员会成立,由市政协副主席朱晓峰任市科协医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另有3名副主任委员、1名秘书长和16名委员。成立市科协专门工作委员会在省内属首创,是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和省科协“六大”精神,推进市科协“五大”各项工作目标的主要举措,也是探索新形势下科协工作发展,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有益尝试。
【学术工作】 鼓励创新,提升奖项规格。年初下发了关于开展“第十一届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的通知,收集了农科、工科、医科和交叉学科论文、著作78篇,经各专家成员组评审,评出一等奖17篇,二等奖33篇,三等奖28篇。在省科协第八届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评奖活动中,佳市选送的论文有10篇获奖,其中二等奖5篇,三等奖5篇。在2004年太阳岛科技论坛活动中,佳市两篇论文入选《黑龙江科技论坛》文集。市级学会也分学科多次组织开展了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电机工程学会、烟草学会和药学会活动突出,效果显著。成立了花卉协会,举办了大型花卉展览1次,出《三江花卉》2期。食品协会组织全市食品行业专业人员,针对佳市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出版了《会刊》。经市委、市政协同意在佳市设立了青年科技奖。由市科协主抓的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升格为中共佳木斯市委、佳木斯市人民政府级的自然科学奖项,优秀学术成果将在佳木斯大学《学报》(省级二类刊物)上刊登。发挥人才优势,积极谏言献策。 9月份召开了部分学会负责人座谈会。工、农、医、药等专业学会的会长、秘书长结合当前形势及人才政策,就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如何发挥科技工作者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提出了“巩固、发掘与引进相结合”的建议,并对科协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为科技工作者服务,重视一线人才的培养,建立激励机制及佳市人才市场化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突出高智力优势,为经济发展服务。与市畜牧局联合举办了关于禽流感预防知识的电视讲座,3月13日在佳木斯电视台 《专家访谈》节目中播出,收到了良好效果。向市委提出在党校处级干部班举办科普讲座的建议得到采纳,并于10月27日在市委党校县处级干部班首次举办了关于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科普讲座。根据电机工程学会、农技推广协会及食品行业部分企业家提出的建议,组织各学会讨论市委、市政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政策,上报给市委信息中心,被市委《每日专报》刊发。向省反邪教学会推荐 2名会员,向省博士联谊会推荐2名会员,向省科协国际部推荐了6名联合国咨商工作候选人。加强学会建设,树立了电机工程学会和药学会2个品牌学会,并对全市性学会进行了全面年检,新成立了4个学会(食品协会、花卉协会、再生资源协会、特种设备焊工技术协会)和1个专业协会(水稻专业协会)。5月25日在富锦市召开了市科协学会工作会议,市药学会与同江市科协达成了关于为建设北药开发基地提供技术与培训指导的协议。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学会建设。下发了40多份调查表,还先后 6次深入各学会调研,总结经验,解决学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撰写了调研报告《佳木斯市市级学会工作发展及改革对策》。
【科普工作】 转变科普观念,创新科普形式, 丰富工作内容。 广泛深入开展第十六届“科普之冬”活动,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 2 507期,培训农民86万人次,印发“科普之冬”活动简报8期,推广普及实用技术70项,举办科普大集 89场,举办科普展览 132次,参观人数达11.7万人,发放科普资料46种,共28万余份(册)。制定下发了《开展第十六届“科普之冬”活动的通知》,在富锦市向阳川镇召开了“科普之冬”活动启动仪式。12月 9日市委书记郭晓华亲自检查了“科普之冬”活动开展情况。下发了《科普之冬活动推进方案》,并将责任进行了细化分解和落实,加强了检查督促和信息沟通。建立长效机制,在常下乡、常在乡上下功夫。在坚持科技大集、农村科技培训的同时,结合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推广科技专家咨询热线,设立农村信息网和科技工作者特派员,利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组织网络开展经常性的现场经验交流。在富锦市向阳川组织了科普大集,到郊区敖其镇、汤原县鹤立镇开展咨询、赠书活动,赠送各类农业科技图书 1 000余册。深入乡镇村屯开展禽流感防治宣传活动,进行了科普挂图巡回展,发放科普宣传资料 6 000份。有效利用“科普之冬”载体,举办科普大集、大型科普展及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培养农村科技骨干。采取高产大王、科技能手现身说法和专家学者现场答疑等形式,切实解决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11月份与科技、畜牧等多家单位在汤原县科普大集上开展了丰富多彩培训活动,展出并发放科普挂图20余幅、科普实用技术资料1 000余册,受到农民欢迎。开展“科技进社区”活动。制定了活动方案,并由4名党组成员牵头,学会部、普及部、办公室、党支部及两个事业单位分别包全市 4个城区,每个城区至少搞一次活动,树立了 4个科普示范社区典型。根据城市科普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在永和、杏林、云峰、环保等社区举办了2次科普挂图巡回展,举办了 27场社区市民学校科普讲座。与前进区区委联合召开了 “科普进楼道”杏林社区现场会,先后3次组织科普志愿者进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宣讲辐射面达 70%,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好评。与前进区委协调,率先成立了独立的区级科协组织,各办事处配齐了科协助理,促进了城市科普工作的组织建设。成立了科普志愿者协会,发展会员 135人。大力加强社区科普设施建设,帮助社区建设科普画廊、科普图书室、科普课堂。对条件不成熟的社区,指导设立科普揭示板,科普图书角,使社区科普阵地不断完善。全年共赠送办公设施6套、挂图190幅、科普资料 400余册。深入开展树立科技示范社区与科普进楼道典型活动,全年共建科普示范社区4个,科普楼道160个。积极开展农技协工作,发展市县乡村级农技协组织 945个,会员87 461人,佳市农技协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在全省农技协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桦南县林果协会、郊区敖其镇养鸡协会被命名为优秀农技协,富锦市科协等 2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着力推动农技协向实体型、公司化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实现利益共享。创建了桦南县梨树乡的绿色稻米、七月红毛葱、大八浪乡的寒地花生、石头河子镇的白瓜、桦南镇的蔬菜、孟家岗镇的葵花、土龙山镇的林果等品牌,实体型农技协已达到 30%。开展青少年科普工作,市科协与教育局、团市委等单位协调,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进行了调整、充实,健全并完善了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的各项制度,壮大了辅导员队伍,在全市中小学配备专兼职辅导员84人,各学校还根据自身特色成立了计算机、天文、物理等科技小组。召开了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年会,富锦市在县级率先成立了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组织全市1千多名中学生参加省科协反邪教协会主办的 “龙江杯”《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知识竞赛,11名同学和 3个单位受到省科协奖励。在市第十一小学与前进区教育局共同举办了“科技活动周”,开展了科普影片展播、科幻画及科技小制作展览。市天文协会举办了仲秋赏月、狮子座流星雨、火星大冲撞等天象观测活动 4次,天文知识讲座3场,参加人数达1 200余人,受到了青少年的欢迎。与团市委、教育局、体育局等单位在沿江公园青少年宫广场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第三届奥迪“四驱车”冠军赛,参加学校11个,参加选手300余人。市航模爱好者协会在全市 23个中小学开展了航模飞行表演。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了第九届创新活动大赛、IBM杯计算机知识竞赛,均取得较好成绩。 创新科普形式,与市大恒广告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办了“科技88”科普网站,以其全球独立域名、大容量网络空间、多家知名网站友情链接的优势成为少有的市级网站。收集职工合理化建议 700多条,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桦南县被授予国家级“科普示范县”。
【咨询、培训和招商引资】 不断拓展咨询工作思路。市质量学会、标准化学会、电机工程学会、水利学会、铁路运输学会、职业病防治学会、土地学会、土木建筑学会等咨询分部共完成咨询项目41项,实现合同额 90万元,收入6 500元。通过了司法鉴定收费许可证的申领工作,并获得全国司法鉴定人执业资格证书。市咨询中心组织各业专家开展了农业损失鉴定、事故鉴定、可行性论证报告等司法鉴定23 项,合同额 2.9万元,收入2 900元。注重培训工作实效。市科协和市经贸委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展联合办学业务,开展在职 MBA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6月 26日举办了开班仪式,全市有30人参加。开办了武警佳木斯森林支队计算机中专班,培训官兵50名;开办经济管理专业大专班 1个,录取学员20人,学制三年;举办了中函本科班4个(经管班2个,法律班2个),其中经管和法律各有1个班毕业。还组织了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市直各区及桦川、富锦等市县参加了初赛。佳市一中、二中、职教中心,桦川县职教中心,富锦一中等5个代表队30余人经过选拔,有7人参加了省信息学奥林匹克复赛。超额完成了招商引资,引入安徽省无为县客商陈尚云大鹅屠宰加工项目,预计明年年初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