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劳教所
佳木斯市劳教所
【场所安全工作】 2004年,市劳教所以司法部“三个绝对不能、四个绝对不允许”为目标,以创建“平安佳木斯”活动为契机,把确保场所安全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硬任务和保底工程来抓。一是党委重视,齐抓共管。建立从所长到管教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形成所长亲自抓,主管所长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关口前移,教育为先。对全体民警进行“防麻痹、防松懈、防自满、防厌战”的安全教育,教育引导全体民警时刻保持清醒政治头脑,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坚持杜绝场所安全制度不落实,管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违反制度和规定现象。三是调整警力,整合力量。加大对一线警力的调整力度,调整配齐了管理科、七大队班子,重点配齐配强 4个外役大队的副职。充分发挥科室警力作用,将10名男民警临时成立 4人组的巡逻队,对所内外重点目标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将15名女民警充实到七大队监控室值班作为机动警力,做到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四是加强对劳教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制订了管理劳教人员的行为规范,做到“三定位”,即定铺位、定站位、定坐位,严格规范劳教人员言行举止,坚持队列操练。
【教育转化工作】 进一步巩固“春雷行动”、“百日安全转化竞赛”、攻坚战役等活动成果,继续开展“反邪教育警示教育”活动,一是抓好警示教育与冬训教育相结合,互为促进,确保场所改造秩序稳定。二是抓好警示教育与教育转化相结合,以点带面,不断扩大巩固教育转化成果。三是抓好课堂教育与座谈讨论相结合,正面引导,使警示教育达到预期效果。开展灵活多样的辅助教育活动,结合央视新闻焦点访谈播放的案例进行讨论,邀请市委党校和佳木斯大学教授为“法轮功”劳教人员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并坚持开展法律常识、理想信念、形势政策等三项教育。六大队两名沉积“法轮功”劳教人员主动放弃了顽固立场,自愿写下了悔过书。七大队5 名初步转化的学员写出了“五书”和揭批材料,还进行了现身说法。在全省劳教系统举办的“法律常识教研专题片”比赛中市劳教所获得优秀单位。通过举办“迎新春文艺汇演”、棋类、球类、猜谜游艺、书画、征文等一系列娱乐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思想情操,促进思想转化,“法轮功”劳教人员转化率达到98%,位居全省劳教系统前列。
【队伍建设】 坚持从严治警,实行岗位承诺制。在岗的 170名民警签订了承诺书,采取经常性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所领导坚持带班突查夜查,政治处和纪检委坚持经常性考核,职能科室坚持目标考核,各科队坚持日考核月记载。岗位承诺制实行“三挂钩”:即考核结果与民警工资、与政治荣誉、与职务级别晋升挂钩。做到“三结合”:即即岗位承诺制与思想政治工作、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开展“四项基础训练”相结合。《中国劳动教养》第 4期推广了“佳木斯市劳教所实行在岗民警承诺制的新做法”。加强调研信息、宣传报道工作,对在市级、省级、部级等报刊发表的文章分别给予100—500元不等的奖金。已有 4篇文章入选《中国劳动教养》,7篇被省级刊物采用。
【公正执法】 成立了领导小组、督查组和办公室,督查组进驻全所17个单位,结合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重点解决 “五个问题”:1、解决执法环节不规范问题。对劳教人员百分考核、减期、所外执行等坚持联席审批制度,防止借准假、所外就医、所外执行弄权勒卡,以权谋私问题发生。2、重点解决“关系劳教”问题。吸取“关系学员”脱逃事故教训,严格规范各项管理制度,不再给“关系劳教”以可趁之机。 3、解决打骂体罚问题。深入开展执法执纪教育,摒弃简单粗暴的管教方法和侥幸心理,彻底杜绝体罚现象,防止因小失大,发生意外事故。 4、解决勒拿卡要问题。严禁民警以各种形式各种借口替劳教人员保管现金,控制劳教人员现金来源渠道,劳教人员现金一律由财务科存入充值卡内,不允许学员手里有现金和在超市花现金。 5、解决超前防范问题。建立与劳教人员谈话制度,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从根本上解决执法不公行为。
【所务公开】 建立健全党风廉政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一岗双责制,形成一套“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和“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坚持所长接待日制度,共接待群众23人次,解决劳教人员家属实际困难14件。设立举报热线电话和举报箱,每月对基层大队进行一次党风廉政检查,在劳教人员食堂将对所务公开16项内容进行公示,在劳教人员宿舍楼、外役点、劳教人员家属接待室、接见室、管理科等地点分别设立以百分考核、分级管理、加减期、所外执行为内容的公示板、展示板24块,在机关楼、民警食堂设立岗位承诺制公示栏,同时向社会各界聘请10名执法执纪监督员。成立了行管科,对所内大小各宗物资实行统一集中采购,定期公开账目,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所政建设】 把场所环境建设作为所改建设的新亮点,进行总体规划,突出场所特色。一是依据场所四周农田密布的自然环境、合理布局、精心布“绿”,场所绿化面积达 40%以上,初步形成场所道路成荫,花草园林化。二是依靠紧临 201国道的地理优势,精心布“景”。将所四合院靠道安装镂空铁艺栅栏,在机关食堂楼东侧区域建设亭台楼榭,雕塑等造型别致的休闲广角,使场所立体景观和周围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三是更换了管教楼、机关食堂、女队车间、锅炉电工房的塑钢窗,对女队的庭院进行全面改造,铺设水泥道板 800平方米,改建了水房和下水管道,完成了机关楼的修补造面,将管教楼和机关食堂楼顶进行了防水处理等。使场所工作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大力进行增收节支,劳教经经济保持良性发展势头。市劳教所 4个外役大队与粮库、货厂、大龙化肥厂、瓷管厂等签订了长期生产合同,年创利润近百万元,基本保证了超编民警工资和劳教人员生活费用。七大队组织学员从事汽车精品座垫套和苫布的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