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畜牧业

畜牧业



  【畜牧业发展概况】 2004年,市畜牧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1号文件精神,深化主辅换位战略,实施专项推进,产业化畜牧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全市生猪存栏达 115.2万头,出栏147.9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9.9%和19.2%;肉牛存栏40.8万头,出栏15.7万头,分别增长6.1%和13.8%;奶牛存栏2.64万头,增长143%;禽存栏1 010.67万只,出栏1 216万只,分别增长3.7%和8.2%;肉羊存栏45.1万只,出栏21.3万只,分别增长9%和 22.1%;肉蛋奶总产量24.2万吨,增长18.8%。牧业产值实现25.38亿元,增长20%,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5%;牧业人均纯收入615元。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村380个,养殖小区333个,各类养殖大场(户)1 879个,专业户26 520个,建奶牛园区 5个。生猪、肉牛、肉羊、家禽的规模养殖数量占饲养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60%、29%、42%、90%。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执着良好,北方金锣公司年屠宰生猪34.9万头,屠宰肉鸡550万只,并将进行二期扩建工程;汤原县佳明乳品公司一期日处理鲜奶100吨生产项目已正式投人生产;硕业乳业公司扩建项目、郊区新纪元乳业公司建设项目都已达到年初计划目标,抚远县三江食品公司18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汤原县招引的四川四海集团年屠宰 40万头生猪项目建成投产。畜牧业科技含量逐步提升,生猪优良品种率已达85%,三元杂交商品猪已达70%以上;肉牛推广冻精配种已达65%以上,杂交良种肉牛占牛群比例已达70%。无公害畜禽饲养量达到215万头(只)。草原改良10万亩,退耕还草20万亩,种植青贮玉米10万亩,制作青贮40万吨。动物疫情平稳,猪牛羊口蹄疫免疫率达到100%,常规动物免疫率达到95%以上。大牲畜、猪羊、禽病死率控制在省定标准1%、5%、10%)以下;猪、羊戴标率达65%以上,肉牛戴标主 70%以上。奶牛和外引外购奶牛全部进行了健康合格认证,建卡立档。进入屠宰场的生猪免疫耳标戴标率 95%以上;屠宰检疫率、动物产品上市持证率、病害肉无害化处理均达到100%。
  【产业化推进】 把畜牧产业化推进工作确定为全市十二项重点工作,加大专项推进工作力度,各项任务目标都落实到部门、人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畜牧产业化发展,市委书记郭晓华几次亲临市畜牧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市政府领导经常深入到北方金锣公司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现场办公,专题研究畜牧产业化发展问题,带领有关人员对各县(市)、区畜牧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检查。各县(市)、区都成立了畜牧产业化专项组织领导推进机构,召开畜牧工作专项推进会议,把畜牧产业化发展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乡、村。汤原县委书记刘多兵亲自抓奶牛生产并带头养奶牛10余头,在他的带动下,各部门、各乡镇一把手都带头养奶牛。桦南县委书记胡景双亲自接待到桦南县洽谈联系畜牧养殖业项目的客户,给足政策,诚意招商;郊区(永红)区委书记刘国强亲自协调落实新纪元乳业公司奶牛发展资金,成功引进澳大利优质荷斯坦奶牛378头。其它县(市)、区主要领导也都重视畜牧产业化发展,协调落实资金,使县(市)、区畜牧产业化都有了较快发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各县(市)、区也根据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畜牧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并多方筹集资金,加大资金投人,为畜牧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证。全市农村信用社支牧揽储资金、农业银行资金共投向畜牧业1.5亿元。
  【生产基地建设】 围绕生猪、奶牛两个重点产业加快基地建设步伐,不断提高规模饲养水平,一大批投资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养殖专业小区、养殖专业村和规模养殖场迅速崛起。长青种猪场、安雄种猪场等一批有实力的大场大户扩大养殖规模,向标准化养殖方向发展。汤原县建成奶牛养殖小区80余个,富锦市建成10余个养殖小区,桦川县新建年出栏千头以上的养猪小区 8个,佳木斯市郊区、桦南等县的小区建设也都有了新的进展。全市有大批城镇机关干部和个体工商大户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到农村发展规模养殖,一些退养和在职人员也投资兴办养殖场。原市人大主任姜杰退休后在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农场建设养猪场,母猪存栏达到70余头;市冷冻厂副经理胡福堂到桦川县建设规模种猪场,从北京引进原种猪50余头;市老年科协组织离退休科技人员在万兴村建起规模种猪场,母猪存栏达到 200余头;市直机关工委倡导市直机关单位和党员干部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市委办自筹资金100万元建设200头奶牛繁育基地,已购入优质可繁母牛 163头;市人事局兴办养牛基地饲养西门塔尔基础母牛 251头,还开展了奶牛胚胎移植高新技术的应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领办畜牧养殖业的场户43户。
  【畜牧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引建龙头企业,金锣集团决定在佳市投资亿元,建设日屠宰加工生猪 1万头的生产项目,建设一个保鲜肉生产车间,同时上骨素、血清素等深加工项目,预计项目于2005年规划设计,2006年动工兴建。世界银行奶源基地项目识别团、准备团的官员和专家对佳市项目条件和项目准备情况非常满意,佳市被列入黑龙江省世行奶源基地项目 8个项目区之一。汤原县佳明乳品公司一期日处理鲜奶100吨乳粉生产线项目,已于 7月8日正式投入生产;四川四海集团在汤原县投资建设4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基础建设全部完成;硕业乳业公司扩建项目,厂房扩建已经完成,扩产后日加工生产能力达到 130吨;郊区新纪元乳业公司乳品加工项目完成厂房建设;抚远县三江食品公司18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各地还引进了一批投资者建设规模奶牛场、生猪养殖场,富锦市引资 1 800万元建设天野奶牛养殖基地,引进澳大利亚优质荷斯坦奶牛350头,美国胚胎移植优质奶牛120头;通过引资、引大户,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张日阔立足汤原县,带来奶牛 200头,建起了奶牛养殖场;哈市森宇集团在桦南县投资1 000万元建设种猪繁育场,建设标准化猪舍16栋,基础母猪存栏达到600头,引进祖代原种猪 200头;桦南县引进天戈奶牛园区建设项目动工兴建,引进澳大利亚优质荷斯坦奶牛200头。畜牧重点项目金城种猪场和富锦种猪场由省投资110万元资金到位,生猪鲜精配种项目得到省政府认可,正在积极争取落实;郊区、市区畜牧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已得到农业部批准,通报国家计委落实;桦南、汤原、桦川县无规定疫病区项目都已落实,共争取国家资金200多万元;与中国农业大学技术合作项目进展顺利。
  【科技兴牧】 实施畜牧业生产标准化为载体,加大推广普及先进养殖技术力度,推进畜禽标准化生产进程。一是统一标准,制定实施方案。制定了《佳木斯市畜牧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各县(市)、区也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地的畜牧业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保证畜牧业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与中国农业大学开展技术合作,推广普及先进养殖技术。在全市重点发展的生猪、奶牛两个产业生产中,推广中国农业大学的“五环”养殖技术,以12个种猪场、 4个奶牛小区为重点,示范带动全市养殖户应用标准化养殖技术。中国农业大学派专家进行每月一周的养殖技术培训指导,已培训10多期、2 000人次;11月 18日在汤原县胜利乡举办了全市推广“五环”养殖技术暨畜牧科普之冬启动仪式,20名畜牧兽医专家与近千名农民、养殖户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发放畜牧科技资料 5 000余份,30多家饲料、兽药、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也积极参与,掀起了推广普及畜牧养殖科技的新高潮。生猪、肉羊的鲜精配种,奶牛、肉羊的胎移植等高新技术也在生产示范养殖企业和大户中实行,已经产下胎移植奶牛 6头。三是强化培训,全面推广。采取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入村进户,办培训班、电视讲座、印发技术手册及科技大棚车下乡等形式。开展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培训人员达 2万人次,使每个养殖户都有一个科技养殖的明白人。深入到畜禽养殖重点乡和重点村,逐乡逐村进行办班培训,印制 2万册“五环”标准化养殖技术手册发放到广大农民和养殖户手中。市养猪协会的技术专家深入到养猪大场大户中,推广普及“五环”标准化养猪技术,开展生猪疫病防治,为养猪户排忧解难。四是典型引路,搞好示范。在25个生猪发展重点乡镇筛选了20个具有一定规模、效益,标准化饲养水平较高的科技示范典型,进行重点指导和服务。还在开展了领导养殖示范工程,采用技术人员包场到户的做法,从选址、畜舍建设到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这些示范场成为科学养殖的标准化示范典型。五是大力宣传,加强指导。制定出台了全市畜牧产业化推进宣传工作方案、 《二○○四年畜牧宣传及科技推广工作方案》, 建立了“佳木斯市畜牧信息网”网站,宣传和发布全市产业化畜牧业发展的各类信息和典型。佳木斯市电视台利用黄金时段播放了省发放的标准化养殖光盘和标准化养殖技术讲座。
  【动物防疫灭菌】 为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不”目标要求,积极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落实各种防控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政府成立了禽流感防治指挥部,下发了《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等12个文件;召开了7次会议,组织了4次督查指导,完善和制定了《佳木斯市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等3个预案。市、县、乡三级政府准备防治储备金230万元,投入使用65.6万元;建立了物资储备库,储备疫苗170万己、消毒药24吨等防控物资;建立了 24小时值班值宿制度;开展了监测和免疫注射。同时深入开展了动物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工作,猪牛羊口蹄疫免疫率达到100%,常规动物免疫率达95%以上。大牲畜、猪、羊、禽病死率控制在省定标准(1%、5%、10%)以下。同时对全市现有奶牛和外引外购奶牛进行健康合格谁,建卡立档,避免通过奶牛传播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确保奶牛健康和奶源的质量和人体健康。目前,没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畜牧综合服务】 市委、市政府加强全市畜牧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把各县(市)畜牧总站变为畜牧局,列入政府序列; 把乡镇畜牧站从农业中心分离出来单设,每个站技术人员要达3至5人。各地重新调整和设置县 (市)、区、乡镇畜牧机构,强化了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完善了畜牧业管理服务体系和工作职能。全市在完成乡镇畜牧站从农业中心分离单设改革的基础上,对现有畜牧技术队伍进行了清理整顿,统一考试,持证上岗。并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录用了39名具有畜牧兽医专业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充实到乡镇畜牧科技服务队伍中,使全市畜牧兽医科技服务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依法治牧】 强化依法治牧工作,加大规范畜牧生产秩序力度。一是全面强化兽医卫生监督。认真贯彻执行“一法二例”,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全面查验动物免疫耳标。全市屠宰检疫全部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截止到9月 15日统计,全市屠宰检疫各类畜禽537万头(只),检出病害肉8 300公斤,并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立案查处违反兽医卫生法规案例20起,做到了立案率100%,查处25起,案件查处率达到 89%。二是全面强化兽药管理。对全市兽药经营单位进行整顿和清理,没收销毁假、劣和《禁用清单》规定的兽药 2 300多盒。加强了兽用生物制品的管理,立案查处非法经营兽用生物制品的兽药店14家,没收各种兽用生物制品 6 000多只。同时开展了兽药抽检工作。三是全面强化草原管理。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56起,结案49起,有效的保护了草原资源。四是加强种畜禽生产管理,召开了全市种畜禽生产管理工作会议,对全市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全面核查整顿,目前,已输一级种畜禽生产许可证5个,二级许可证20个,规范了种畜禽生产经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