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气象

气象



  【气象服务】 2004年,市气象局加强对农业的服务和提高决策服务能力,专门把农业气象情报和农业气象预报与气象情报和预报分开,在加强天气会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农时、天气条件开展重点服务。增加了针对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业气象情报、预报,定期、不定期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服务。各局站分别制作了年度气候预测和年景分析、大田作物全生育期积温预测、春季土壤水分墒情预测、春小麦和大田作物播期天气预测、晚霜冻和苗期气候条件分析以及重要气象信息、长、中、短期气候预测等等。同时还及时发布了春季防火预报服务。各局站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作特殊的预报服务。在3月4日的市政府召开农业备春耕专家献计献策会,与会专家和领导对气象局的春季土壤墒情、作物生长季的气象条件分析和预测给予很高评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气象局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农业的防灾减灾服务。狠抓了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并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指挥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根据多普勒雷达回波图,实行市、县、乡三级联合作业,几次消雹作业都比较成功。同时,为市里重大活动的各项决策气象服务,七月下旬在佳木斯大学举行的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以及八月份的第十三届佳木斯三江国际旅游节,都进行了现场服务,保证了大运会各项比赛及三江旅游节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受到各方面的赞誉,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三江旅游节服务先进单位。在市内重大建设项目,如市内王三五河的堤防改造、各条道路建设、改造的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服务都得到了市领导的好评。多次派技术人员到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洪河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与三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抚远县境内为其建立了自动气象观测站。“建立三江湿地生态监测站”项目正在争取,国家拓展领域方面的相关课题也在积极申报,力争在两年内初步建立三江湿地生态信息库,并准备出版一本湿地生态画册。结合全省的统一部署,开展了紫外线观测,加强了酸雨的观测,在原有预报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指数预报产品。同江市气象局开展了草原牧草生态观测;汤原县气象局在著名的漂流、旅游景点大亮子河森林公园建立了四要素 (温、湿、风、降雨) 气象哨,既为游客出游提供实时气象信息,也为营林及森林防火提供适时气象信息,同时又为旅游业增加了新景点;富锦市气象局还参与了风能的开发利用。
  【业务建设】 在业务管理和业务人员的培训上下功夫,采取到佳木斯基准站跟班学习的方式对基层测报人员进行为期1个月2批5人的培训,同时对一名新参加工作人员进行为期2个月的预报、测报业务培训。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重新制定了业务管理办法,组织业务集中学习,集体观测,使地面测报、酸雨、日射业务质量均达到0.0%,无重大错情发生。加强对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能力,所有的预报和技术装备人员都参加了国家气象局和省局举办的雷达应用和维护的培训,对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应用和维护能力明显提高,雷达运行状况良好,加强雷达的应用和维护制度建设,使雷达的应用和维护更加规范。测报业务全区地面观测总基数96 113.4,出现错情6.0个,错情率0.1‰。短期区域24小时一般降水定性技巧评分为 52.0%;市局本站24小时一般降水定性技巧评分为 57.3%;无重大天气漏报;市局温度预报平均误差值为1.94℃;中期旬报一般降水定性技巧评分为79.8%;长期降水趋势平均为 83.3%、温度趋势平均为92.4%。农气业务。完成了各项常规工作,错情率为零。生育期积温预报,农气十五项系列化服务各站完成情况良好。
  【强化管理】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150米深水井一口,修水泥路1 140平方米,铺楼前彩色道板316平方米,铺塔面彩色瓷砖680平方米,铺篮球场柏油面 800平方米,重新维修了食堂餐厅、招待所,增建了职工浴池,修建了车库和地下室的雨棚,购买冬季用煤 800吨。完善财务制度,强化财务监督。按照省局的要求,各县(市)局会计核算业务全部纳入“市局财务结算中心”集中核算。市局相继出台了《关于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有关事项的通知》、《佳木斯市气象局财务结算中心实施方案》,并于4月初顺利完成了6县(市)局财务交接工作,市局计划财务审计科与财务结算中心正式运行。利用行政许可法实施的契机,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对破坏气象探测环境行为进行查处,有效维护了气象探测环境;查处了一起违规施放氢气球案件,净化了市场;对拒绝雷电防护设施检测的单位进行立案,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成功接待了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全国政协水资源专题调研组、中国气象局调研组和省气象局的检查。
  【科技服务】 科技服务与产业效益大幅提升,气象专业有偿服务、防雷工程与检测、电视广告、庆典、气象短信等相关产业出现快速发展的新势头。共计完成气象科技服务收费239.32万元,科技产业收费96.14万元,两项合计:335.46万元,年增长率达20%以上。其中本级完成239.32万元,年增长率达25%以上。依法开展防雷减灾工作,该项工作收费 10万元,抓住机遇,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省气象系统较早开通了中国移动手机气象短信业务和中国联通手机气象短信业务。同时利用“世界气象日”、“五一”长假,上街宣传;在两大移动公司增设气象短信订阅服务专柜,发放各种宣传卡、宣传单,大力宣传气象短信;增加两部专用电话用来向用户推销气象短信和接受用户的咨询,气象短信收入15万元。依托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电视广告服务项目。广告收入108.04万元,其中本级完成95万元。庆典服务创收15万元左右。加强专业服务,进一步拓宽专业气象有偿服务领域。开发了佳木斯电视台、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佳木斯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天气预报广告服务专栏,与市水稻研合作共同开发新项目等,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高天祥 陈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