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建材集团
佳木斯市建材集团
【生产经营】 2004年,集团加强对直属企业生产工作的调度指挥,每月一次生产经营调度会,重点骨干企业每天一次调度碰头会、每周一次生产调度会,在企业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采取“拆借”、“求援”、“赊借”等办法,及时解决影响生产和发展的突出矛盾,拉动了建材经济的稳定增长。累计实现工业现价产值13 386万元;工业增加值 4 202万元。主导产品产量:水泥实际完成61.3万吨;红砖7 900万块;商品混凝土实际完成6 071立方米。
【产品销售】 面临建材产品销售不畅的形势,一方面重新调整销售力量,另一方面制定出台了各种销售奖励办法,转变作风变“座商”为“行商”,深入建设工地宣传、推销产品,从而缓解了产品严重滞销的局面。全系统销售收入完成14 506万元。其中鸿基水泥公司和筑强公司等企业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两位数;累计实现利润806万元;实现税金1 215万元。鸿福水泥公司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生产计划,创造了生产上“五个历史新高”,贷款回收率连续两年达100%;经济效益显著增长,为企业20多年以来的最好历史水平。水泥制品厂与俄罗斯通过多方接触和洽谈出口步道板项目,进入实质运作阶段。
【技术改造】 坚持在不增加生产费用的前进下,因企制宜进行技术改造,鸿福公司风煤混合器、喷煤嘴工艺尺寸、窑尾排风机等三项技术改造已见成效。水泥制品厂开发大口径排水管,直径2.2m、2.6m的排水管,填补了我市的空白。直径 2.6m的排水管已生产1 000米,实现销售收入192万元,实现利润60万元,使企业获得了一定效益。
【项目建设】 鸿基水泥集团日产2 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5亿元,2004年完成投资9 000万元,土建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完成工程量80%;同步开工建设的年产30万吨冶金灰项目,总投资3 970万元,已完成投资90%,设备安装已近尾声,7月10日点火温炉。水泥集团年产20万吨富锦水泥粉磨站项目,总投资1 500万元,2003年7月开始建设,2004年8月9日正式投入生产运营。
【质量管理】 加强质量管理,重点把住“三关”,即原材料入厂关、配料操作关、产品出厂关。水泥质量继续保持了三个100%,即水泥袋重合格率100%,水泥富裕强度合格率100%,水泥出厂合格率100%。“福庆”牌水泥被评为省名牌和免检产品。“佳城”和“向阳山”以及“基斯”牌水泥分别获全省质量信得过产品。鸿基水泥公司、鸿福、县水分别由二级标准晋升为一级标准。
【企业改革】 突出并轨工作重点,局领导分片包干、专项推进、跟踪问效,完成了11户企业的并轨工作,完成市下达的6户计划指标的 183%。其中:桦南水泥厂、桦南石灰石矿、桦南县水泥厂、佳木斯第二水泥厂、水泥制品厂、建筑材料厂等 6户企业已通过省里批准;佳一水、佳一砖、大厦建材公司、佳木斯第四制砖厂、砂石厂等 5户企业已通过市里审批,并轨人数达4 131人。另外,为解决建材局历史遗留问题,2004年12月 16日经市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撤销建材局,组建行业管理办公室,隶属市经委。
(丁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