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
交通·邮电
铁路运输
【基础设施建设】 2004年,佳木斯铁路分局累计投资 2.9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安全标准线建设全面启动,工务系统完成了浩良河、神树、乌马河站场改造,线路大修69.5公里、中修65.O7公里、机械化维修452公里,道床补充碎石27 090立方米,土毛子填补路肩24 200立方米,更换Ⅲ型砼枕7 784根,翻修道口29处,新建标准料场 10处,栽植各种树木12.3万株。电务系统完成了莲北信号所新建,浩良河、神树等3个站微机联锁改造,1个站非电气集中改造、7处道口信号大修、3个站接近区段延长、49个站机车信号低频信息改造等。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引进了2台大型捣固机、2台中型清筛机、1台轨道吊车及200余台小型作业机具,机械化维修初具规模;新调人东风4C型机车30台,实现了机车动力由东风48向以4C为主转变;新建佳辆调度指挥中心,实现了客车管理信息化。科技保安全能力不断增强,装备客车销杆探伤机、带轴箱抛丸除锈机、线路动态检测无线传输装置等一大批科技设备。客、货服务设施全面改善,投入 2 000多万元,对佳木斯站站台、风雨棚、天桥、地道、出口以及售票主机房等进行全面改造,打造了三江平原新的亮点。在路局的支持下,将烟台车更换为空调车体。投资403万元,对北京车等精品列车的卧具、备品、乘务员服装进行全面更新。投资347.9万元,对54辆客车体进行加装改造,客车装备焕然一新。
【运输安全】 长大重载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在机务系统实施了“修运分离,养修一体,修检分离,检验合一”的机车修制改革,在工务系统成立了重点维修队和桥梁机械工队,在电务系统成立了设备轮修中心,在佳木斯站和南岔站成立了商检车间,确保了长大重载的运输安全。安全上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得到有效控制,采取季节性问题抓整治、突出性问题抓攻关、倾向性问题抓治理等方法,扎实开展安全大检查,加强队伍培训,实施《行车主要工种岗位风险补贴和工班长津贴办法》等激励机制,成功举办了分局首届职工岗位技能大赛,并在路局职工岗位技能大赛上获得团体第二的优异成绩。安全逐级负责制得到有效落实,组织各级干部深入现场,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添乘机车检查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经营逐级负责制考核办法》,各级干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全年未发生责任行车险性以上事故。在路局对分局实施的安全考核中,有三个月被评为一类单位,共获得工资奖励基金101.7万元。
【运输生产】 抓住“4.18”全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有利时机,精心铺画设计分局客车运行方案,使客车运行时间进一步缩短,车流分布更为合理,客流接续更为紧密,客运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抓住春运、暑运、“五一”、“十一”等客流高峰期, 采取动态加挂、减编或停运,增开旅游专列、学生专列、民工专列等措施,千方百计增运增收。坚持向既有线扩能要增量,大力开展“多拉满载,挖潜提效”主题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运输潜能,从 6月中旬起,陆续将绥佳线、福前线、佳富线牵引定数提高到 4 200吨,牡佳线、鹤北线、汤林线提高到2 000—3 000吨,使既有线运输能力得到进一步扩充。精心组织快编快解和大出大入,运输效率大幅度提高,货车周转时间完成1.68天,同比压缩0.O9天,相当于每天节省运用车 350辆;机车日产量完成128.9万吨公里,同比提高 21.8万吨公里。客货发送量大幅度增长,旅客发送量完成1 128万人,比计划多78万人,同比多174万人,增长 18.2%。货物发送量历史上首次突破4 000万吨大关,完成4 154万吨,比计划多完成334万吨,同比多445万吨,增长 12%,再次实现新的跨越。
【运输效益】 增开了佳木斯——天津直通旅客列车,开行了佳——哈间点对点直达动车组,实现了客运营业收入大幅度增加。哈局客运营业收入增收1.2亿元,仅佳铁分局就超收8 010万元,占全局增收总数 67%。探索实施了“管直优化结构,品类高价优先,地点远于平距,单车提高静重”的货运增效模型,合理配置运力资源,确保实现运输效益最大化。以强化成本控制为关键,制定了28项节支预算,先后开展6次成本专项攻关和3次成本大检查活动,清理撤销电话1 353台,封存小汽车 74台。通过对车流的合理摆布和线路能力的充分利用,运输过程中的单位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完成244 850万元,比计划增收 33 35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收42 000万元,增长22%;运输营业收入预计完成199 955万元,比计划增收23 426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收36 820万元,增长 22.6%;运输盈亏预计完成-2 300万元,比计划减亏4 065万元,各项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重点物资运输】 在运输需求与运输能力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对重点物资实施运力倾斜,为确保春节期间电力供应及迎峰度夏的迫切需要,两次开展抢运煤炭战役,保证电煤运输有序进行。认真贯彻国家“三农”政策,对潮粮运输实行特殊政策,开辟绿色通道。在粮食收费上,严格执行“五禁止”的硬性规定,组成专门力量,对粮食收费进行大规模、拉网式检查,确保完成粮食运输任务。全分局煤炭运量完成2 898万吨,同比增运306万吨,增长 11.8%;粮食运量完成641万吨,同比增运127万吨,增长24.7%,超额完成了部、局下达的指令性计划。
【企业改革】 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先后撤并汤车、南机、南辆等 9个站段,关闭并拆除桦阳、永林等13个中间站,接收铁力、桃山等4个站区,管内运输业单位由22个减少到 14个,管辖中间站由84个减少到75个,运营里程由1 059公里增加到1 104公里。顺利完成了属地移交,共向佳木斯、鹤岗、双鸭山、伊春4个市政府移交学校、医院等单位24个,移交人员2 661人,是全局移交最快、最彻底的分局。大力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房产系统完成资产界定划交、清产核资和建档工作;装卸系统完成作业站区人员、资产、业务界定和试点运作工作;生活系统完成业务整合、价格测算和标准核定工作;多经系统完成机关办多经与主办部门脱钩和主业业务回归工作。大力发展物流业,启动了具有发展前景的佳木斯、桦南、富锦三个粮食交易市场和双鸭山市冶金工业园区、桦南水泥厂两条专用线。多经收入完成33 146万元,利润完成1 152万元。
【路风整顿】 认真吸取“12·16”严重路风事件教训,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方针,运用教育、改革、管理等综合手段,从源头入手,对路风问题进行全面整治。全年共处理路风责任者 155人,有77人被调到劳动力调剂中心待岗,形成了约束有力、不可逆转的高压态势。坚持机制创新,建立了用人、用工、分配等新的机制,5次调整客运段班子、2次考核中层干部,招聘组建了列车长、业务员和班长预备队,从其他单位调入 740人净化乘务员队伍,在北京线、烟台线和动车组实行岗位业绩工资,形成了传递压力、激发活力的政策体系。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大力开展“学标、兑标、达标”活动,严格执行各项基础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客运服务质量,形成了纪律严明、运作规范的管理秩序。在抓好客运路风的同时,大力开展以整治专用线、货物装载、保价运输、装卸秩序、运输收入、重点物资运输等为主要内容的货运路风专项整顿活动,有效遏制了货运路风问题的发生。一般以上路风事件未发生,分局级以上路风投诉同比减少14件,下降30%。
【企业稳定】 全年共解决沉积访39件,占沉积访总数的97%;分局领导阅批群众来信310件,占来信总量的97%;接待来访430人次,占来访总量的 1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激励为主、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政策体系,认真落实以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打防并举、群防群治的方针,开展 3次治安专项治理活动,对佳木斯、双鸭山、南岔等重点站区实行联防联控,对12个小区实施规范化物业管理,刑事案件综合发案同比减少49起,职工违法犯罪同比下降33.3%。
【职工生活】 筹措资金1 300多万元,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其中,投资127万元,新建佳木斯 72户小区、鹤岗湖滨小区和桦南小区;投资193万元,修建佳铁体育馆广场;投资163万元,对17栋住宅楼进行平改坡;投资130万元,对佳木斯铁路一宿、中心托儿所和五营乘务员公寓进行大修;投资50.7万元,在居民区新建 20个厕所;投资100万元,补充职工康复互济会基金;投资22万元,对女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投资 400万元,用于帮困致富工程、帮困助学工程和暖心工程建设;投资100万元,加强文化线和生活线建设;投资32.56万元,安排76名局级以上劳模和 784名职工到旅游胜地疗养。同时,职工工资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全年人均工资收入16 383元,同比增加1 307元,增长8.7%。
(卢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