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佳木斯机场管理公司

佳木斯机场管理公司



  【营运指标】 2004年,佳木斯机场管理公司保证各类飞行749架次,其中航班飞行523架次(同比增长37.2%),外航包机46架次,加班飞行14架次,训练飞行166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45 900人次,同比增长70.6%,完成年计划的139.1%;完成货邮行248.7吨,同比增长 61.3%,完成年计划的124.4%。旅客吞吐量及货邮行总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收入406.0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25.46%,同比增长148.44%;航站利润总额为-789.26万元,占年计划的76.3%,同比减少1.77%,减亏13.97万元。实现了连续飞行安全、空防安全41年无事故和地面行车安全21年无事故的安全目标。
  【安全工作】 全年安检旅客22 948人次,其中摸身检查9 455人次,人身检查率41%;检查行李物品41 504件,其中开包(箱)检查22 060件,开包率53%;检查货邮1 485件;查出限制物品51件,违禁物品11件;证件不符37人(其中补办放行37人)。监护飞机 583架次,地面行车172 968公里安全无事故。为保证安全, 一是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公司与各部门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状,各部门将安全责任化解到班组、人头。制定并下发了安全生产自我监督检查制度、安全信息报告制度,修订了《佳木斯机场使用手册》,编制了《佳木斯机场安全运行手册》,完善了应急救援预案。二是加强安全日常管理工作,将日检、周检和月检相结合,督促各岗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三是开展“空管安全管理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康杯”竞赛活动, 安全工作抓出成效。四是抓员工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派业务骨干参加国际航协举办的 《危险品运输规定》学习班;接受集团公司“11·8”事件和包头“11·21”空难教育,组织学习讨论,增强安全意识;制定下发了《确保安全工作的十八条措施》,对各类可能影响安全的隐患限时整改。五是加大安全投入,公司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出资78.8万元,对安全保障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对机场供电和防雷设施进行检测。
  【运输生产】 本着“安全第一,以客为本,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经与多家航空公司接触,在巩固原有航线航班的基础上,争取加班、开辟新航线,海南航空公司将佳木斯——北京航班由每周4班增加到每周7班,实现了佳木斯至北京“朝发夕归”。总局空管局将远东航空公司AN—24型飞机的豁免权延长至6月20日,使佳木斯——哈巴罗夫斯克航班延续了3个月的飞行时间。佳木斯——大连——上海航线与东方航空公司签订了人员培训和地面代理协议。为了保证充足的客货源,公司在春运前、哈巴航线复航前和北京航班加班前后,先后组织四次大规模的宣传促销活动。为运输生产的稳步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保证作用。在航班量增加的同时,公司狠抓了服务质量,春运期间,针对各部门的业务特点,制定并下发了《确保春运正点的十七条措施》, 使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积极参加佳木斯市政府 “改善发展投资环境攻坚战”和“百万市民话窗口”活动, 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全年运送无成人陪伴儿童172人次,运送伤病旅客56人次,保证要客12人次,不正常航班9次,无旅客投诉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