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石油营销

石油营销



  【经济效益】 2004年,佳木斯石油销售分公司圆满完成省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业绩指标。成品油销售总量完成155 667吨,同比增加12 015吨,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占年度销售计划149 000吨的104.1%;零售完成115 095吨,同比增加15 907吨,增长幅度为 16%,占年度计划110 800吨的103.88%;实现销售收入53 772万元,同比增加 9 407万元;帐面实现利润亏损256万元,比预算指标扭亏1 041万元,剔除政策调整因素后,实际实现利润 2 112万元。吨油现金营销成本232.83元,比预算指标增加11元。各项可控费用实现了合理控制,量入为出的目标。固定资产总值实现了良性增长,增值额达1 241万元。全年共清回应书款项126.7万元,比预算目标多收回8%。
  【市场营销】 针对市场营销焦点多、矛盾大、供需关系复杂的特点,认真调查研究,科学预测,超前运作,利用得天独厚的物流设施,加强计划进货指导,抢前抓早不失时机地责成专人到省内外组织催拨调运, 在气候恶劣的条件下加温接卸零号柴油,全年购进总量154 490吨,比同期增加11 443吨。投入大量精力、物力和财力,盯住小炼厂,死看死守销售据点及交通要道,有效地打击非法经营者的不法行为。坚持开展“农柴战役、大工程战役、大用户战役、过路车战役”。开展“送油下乡”活动,通过建立客户经理制、销售代表制,培育和控制了偏远的空白市场。全年共销售农柴47 093吨,同比增加 1 324吨。哈同公路复线工程、大庆物探钻井工程、省水利冲填处工程以及一些基本建设项目工程等,共销售成品油 6 031吨,同比增加 1 058吨。通过发放服务联系卡、征求意见函、加油送保险、加油积分制、免费洗车等促销办法,使过路车进站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巩固老用户,发展新用户,通过市场细分,建立客户档案,扩大固定用户群。通过建立多种形式利益共同体,稳定发展与大用户的营销关系。
  【企业管理】 加强资金、债务和成本费用支出的管理,各种费用支出严格按照预算进度执行,实行先请示后花钱,一支笔审批,克服了费用支出的随意性,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建立和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库站队的标准化体系和QHSE管理体系。QHSE管理体系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为全省系统的标志性单位。实行全员安全生产合同制管理。在强化安全教育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多层次综合性安全检查和“夯三基,反三违”等专项整治工作,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全面推行CS经营管理模式和三A级管理。利用 “三个三”工程推动加油站管理体制创新,用环境治理完善加油站形象,目前星级加油站已达到 16座,其中四星级加油站1座,三星级加油站8座,二星级加油站6座,一星级加油站1座。
  【加油站建设】 全年共完成投资2 400万元。开发、改造、收购、租赁项目105项。其中,收购加油站2座,租赁加油站3座,新建加油站1座,续建工程7项,技改项目 94个,乙醇项目1个。具体操作和实施了“五○六”工程的维修和“平安加油站”的收购。对全区 274处隐患及包装进行维修改造。使隐患由295项降为 21项。收购一个平安站,改变没有万吨站的历史,实现万吨站零的突破。
  【企业改革】 一是完成微机化,管理网络化改革。二是推行薪酬挂钩管理办法,结合各供应区的实际,对工资总额基数、销售基数、批零比例、工资系数进行测算,落实业绩指标,视完成情况兑现薪酬。三是对加油站实施分类管理。分别出台了《加油站吨油含量工资制管理办法》和《加油站承包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销量在 500吨以上的加油站实行吨油含量工资制,销量在500吨以下的加油站分别签订 《经营承包合同》,促进了零售量的大幅度提高,全年零售比在上年70%的基础上一跃达到76%。四是调整运输结构,建立新的物流配送体系。按照最优配送流向、最佳配送距离,实现吨油运量工资制,合理制定运输计划,科学调度车辆,有效缓解运力不足的压力,全区配送完成120 090吨,同比增加8 062吨,占年度计划的 106.75%,费用较同期减少93 038元,同比下降 4.27%。五是为市场化用工普遍办理了“三项保险”,提高了男女职工取暖煤补贴标准,按时足额发放了离退休人员工资补贴,为职工们进行了两次调资,平均调增额达34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