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地勘六院

地勘六院



  【经济效益】 2004年,地勘六院完成产值4 156万元;纯收入197万元。实现增值 163万元,资产增值指数达到126.8%;年内新增固定资产220万元。在编职工年人均收入1.61万元。
  【地勘主业】 全面完成地勘项目野外实施计划,落实和到位资金 1 000万元。完成欠交地质报告十余份,历史陈欠的40余份地质报告全部完成汇交。启动实施危机矿山找矿项目,为我省老矿山(乌拉嘎、老柞山等)寻找后备基地。落实国办26号文件,积极推进矿产经营,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勘查许可证获得国土资源部批准颁发,已进入矿权价款评估阶段。根据省政府关于建立俄能源原材料基地的战略部署,地勘六院被省政府列为对俄项目实施重点单位。地勘六院与萝北县黄金公司合作的对俄资源开发项目已经实施,与西钢集团合作的俄基木坎铁矿勘查正在抓紧立项。
  【科技兴院】 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开发高科技含量项目。完成鹤岗南山矿和兴安矿我省首批矿山环境治理项目。承揽了尚志环境治理项目、同江土地整理项目、哈同公路地基处理项目,实现对外创收近1 300万元。非主业对外创收额突破2 000万元,创历史新高。做大做强数字化产业队伍,承揽了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项目,全年合同额达 200万元。实施“科技兴院”和“人才兴院”战略,在地勘六院设立了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产学研基地和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地学院”研究生班已完成第一学期授课任务。
  【结构调整】 推进产业结构、队伍结构和资本结构调整,工勘院取得了甲级勘察、设计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取得了乙级资质,提高了市场准人资格。注册了国安凿井公司资质,重组增加了两支钻井施工队伍。调整产业布局和机构框架,设置了“两院三公司”,即,地调分院、佳工勘院、三江公司、国安凿业公司和物业公司。对地调分院在保留地勘主业建制的基础上,逐步试行项目负责人制;对三江公司、钻井公司和佳工勘院实行独立运行,逐步走企业化道路;将原物业部改为物业公司,先实行内部企业化,再逐步与社会物业管理并轨。对非地勘产业坚持“抓大放小”、“管住放活”,逐步采取不收、收予、放开的经营方略,并鼓励支持内部个体经济发展。领导实行“一岗多责”,下基层承担经济指标,工资划转基层。对产业结构调整后部分待岗人员,重新安置上岗或安排临时性工作,并成立了内部劳务市场,确保最低生活费和参加职业培训等待遇。
  【建院庆典】 10月18日上午,举行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建院四十五周年庆典仪式。省地勘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德香、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喆、佳木斯市人大副主任徐春阁等领导和四十多家有业务往来的有关单位前来参加庆典,院长曹宪双回顾了建院45年来的创业历程,地勘局长李德香、佳市副市长孙喆分别代表省地勘局和地方政府致词,党委书记肖彤主持了庆典仪式。地勘六院始建于1959年,是被国家命名的“地质找矿重大贡献单位”和“功勋地质队”。建院四十五年来,在大小兴安岭及黑龙江省中东部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找到了包括伊春小西林铅锌矿、伊春大西林铁矿、桦南孟家岗铁矿、逊克翠宏山铁多金属矿、萝北云山石墨矿等享誉省内外的大中型矿产地40多处,为地质找矿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院庆活动分五大部分:一是举办院史知识大赛;二是编辑纪念院庆四十五周年文集《创业、辉煌、腾飞》,文集收编50余名职工撰写的70余篇文章、共32万字;三是制作电视专题片《再铸辉煌》,该片着重展现六院的整体经营实力和队伍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四是举办职工书画摄影作品展,二百多幅作品在办公楼内集中展示;五是举行建院四十五周年庆典。
                                     (杨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