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管理
物价管理
【价格改革】 2004年,市物价局认真实施《价格法》,全市价格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一是价格机制形成。建立了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靠市场调整的价格机制。从通货膨涨时期的乱涨价、变相涨价变为若干商品的变相降价或联手保价。二是利用价格杠杆扩大内需,为全市经济发展环境营造了良好的价格环境。
【涉农价格管理】 加强了涉农价格和收费的管理及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配合农村税费改革落实稳定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加强了督促检查;开展了以农业用水、农村用电、农机服务和农民建房为重点的涉农价格和收费的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农网改造的收费管理,扩大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覆盖面,保障了“两改一同价”的顺利进行;继续整顿和规范农村中小学教育收费,落实了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收费的“一费制”;进一步完善了农产品的价格政策,衔接了粮食生产区的收购保护价政策和优质优价政策,完善了农产品价格预测和信息发布工作;加强和改进了农产品价格和成本信息服务,通过新闻媒体发布重要农产品价格行情和成本收益分析预测信息,为农民提供了及时、快捷的信息服务。
【规范收费项目】 落实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收费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减免了涉及再就业收费项目,降低了收费标准。全面清理了涉及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收费,取消了擅自立项自行收取的各项费用;积极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教育收费行为,清理了中小学收费,重点整治了中小学代收费,借读费和择校费,规范了高等学校学费和住宿收费行为。保持了各类学校收费标准的基本稳定;加强了机动车收费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对保留的行政事业收费、政府性基金、政府性集资及筹款等实行了目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对公布目录之外继续执行的一律按乱收费查处;制定出台新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完善了药品价格管理方式,建立健全了药品成本调查和监督制度,核定了医保目录的政府定价品种的最高零售价,完善了药品招标收费政策,降低了工高价格以及招标收费的监督工作;对城镇居民反应强烈的房地产价格和物业收费加强管理检查,落实了经济适用房价格管理办法的各项政策规定,加强了建设项目收费的管理,落实了物业收费管理办法,规范了物业服务收费;对收费项目进行了分类清理,建立和试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
【调整理顺部分商品价格】 为理顺价格对重要商品实施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召开了有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居民代表参加的城市供水价格听证会,广泛争求和听取各方面意见,使供水价格调整达到了供水企业减亏,居民负担适度增加,为逐步改善供水状况打下了基础。审核了三期 539个招标药品价格。取得省给予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郊区生态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政策上的支持,争取到发行贷款和国家匹配资金。调整审批了口腔医院、肛肠医院新增医疗项目收费标准,理顺了环卫收费、环路收费、公汽票价,对电厂出口价、热力公司、热网分户改造,经调查测算后,请人大、政协及专家和用户代表座谈意见,为理顺调整打下基础。
【价格检查】 2004年,进一步扩大了价格监督的覆盖面,整顿规范了市场价格秩序,共查处违价案件64件,违法所得为948万元,退还用户5万元,实现经济制裁254万元,全年累计接待群众举报投诉49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