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
国家税务
【基本情况】 2004年是全市国税系统规范基础管理,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全年实现税收收入53 785万元,为省局下达计划的132.6%,超13 225万元,同比增长6.3%,增收3 190万元。其中,市直级全口径收入完成23 500万元,同比增长 8.1%,增收1 482万元;县区级全口径收入完成19 856万元,同比增长4.1%,增收438万元。创造了收入总额最高、收入进度最快、消化以往年度探头税效果最好、清理欠税成效最显著 4项历史最好成绩。在全市行风测评中获得总分第一名,被授予全省政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推行政务公开暨“六项制度”标兵单位、全市目标考评一类单位、服务民营企业先进单位、全市信访工作优胜单位、全市保密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佳单位、全市“创三型”优胜单位、“转变作风年”优胜单位和“一帮一”扶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基础建设】 一是努力夯实征管基础。为适应全市个体经济发展现状,制订了新的《市区纳税定额等级标准》,提高了个体税收征收管理能力。推行“一窗一机一人”管理模式,将1 150户一般纳税人全部纳入 “一窗式”管理,加强了票表审核比对,发挥了防伪税控系统作用。二是强化税源管理。针对零负申报问题开展税源监控分析,提高了税源控管能力,补税罚款266万元。进行税源清理检查,清出机外管理和未办理税务登记户2 239户,有效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为推行“一户式”管理信息系统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认真抓好网络版防伪税控系统软件推行和网络扩容工作,建设综合性国税网站,提高了税收信息化水平。推行电子申报和电子缴税,全市已有590户一般纳税人实行电子申报,2 380户个体纳税人实行电子缴税。加强金税工程的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金税工程高质量运行,各项指标完全达到总局提出的标准。四是税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加强增值税、所得税、出口退税和涉外税收管理。认真开展一般纳税人资格年审工作,年审面达100%,取消 125户企业的一般纳税人资格。完成了2004年度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汇算 372户企业,查补企业所得税127万元。加快出口退税进度,严格审核把关,全年办理出口退(免)税3 136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外贸事业的发展。做好涉外企业联合年检工作,有效实施审核评税,加大了涉外税收管理力度。推进车购税费改革,做好了人员划转和财产、业务交接工作。五是严格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振兴老工业基地、扶持再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形成税式支出 6 561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营造优良的税收服务环境。认真办好 “12366”纳税服务热线,做好行政服务中心国税窗口工作,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落实文明办税“八公开”制度和“八制八纪”服务措施,为纳税人提供了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税收服务。
【依法治税】 深入开展税法宣传教育工作。对新《税收征管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进行培训,执行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增强了广大干部的税收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市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报道市局工作 7次,全系统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 495篇。通过广泛宣传,社会各界对税收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入,增强了公民依法纳税观念。认真开展税务检查,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认真开展税务执法检查和目标管理考核,重点检查税收征管、政策执行、执法质量、财务管理和政务工作情况,提高了依法治税和依法行政水平。在规范执法和强化管理的基础上,选择偷逃税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行业、企业和业户,深入开展日常、专项、专案稽查和发票协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全年查补入库税款 1 991万元。切实加强行政管理工作。严格履行政府采购规定和程序,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采购工作。 认真解决拖欠公款问题,已清理回收公款276万元。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供热补贴改革,进行了机关办公楼供热、保暖和安保设施改造,加强了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开展了全系统安全管理检查,改善了干部职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吴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