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报道
广播电视
宣传报道
【宣传报道】 2004年,市广播电视系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围绕全市工作中心大局,积极开展宣传报道,在宣传声势、宣传质量和宣传效果上有了新的进展。一是围绕工作主线开展宣传报道。电台、电视台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重要活动,集中对全市振兴老工业基地、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扩大招商引资等进行宣传报告,统一组织,同时行动,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发挥了新闻宣传的整体优势。二是积极主动宣传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宣传报道好中央1号文件精神,作为上半年新闻宣传工作头等大事来抓。在广播电视重点节目中开设了“深入贯彻中央 1号文件精神”、“农民热线”等一批专栏,集中报道了各县(市)区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的政策措施;及时反映了各县(市)区在农村宣传中央 1号文件精神情况;及时报道了各行各业认真贯彻中央 1号文件,努力为农民增收贡献力量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同时,还采取专题讲座等宣传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介绍种植和畜牧养殖技术,提供致富信息,传播了农业科技知识。三是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宣传报告力度。紧紧围绕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确定的打好环境建设攻坚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报道了全市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推进情况,为打好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广播电台为拓展延伸“行风热线”节目的社会效应,把“行风热线”节目放到新闻综合广播、经济广播、交通文艺广播三套频率中同步直播,共播出“行风热线”节目375期,走进直播间747人次,受理群众咨询投拆2 264条,已答复解决1 949条,答复解决率为 86.1%。并且,在《新闻联播》和《热点新闻》节目中播发环境建设方面稿件253条。电视台在 《佳木斯新闻》中开辟了“改善环境促发展”和“行风面对面”专栏,采取访谈、消息、新闻综述等报道形式,从不同侧面宣传了全市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经验和做法,集中报道了36个职能部门环境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共播发各类稿件70篇。在抓好正面宣传报道的同时,还注意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以影响和阻碍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进行公开曝光。四是集中力量搞好三江旅游节宣传报道。在节会期间电台、电视台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多种宣传手段并举,使旅游节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和浓烈氛围。电台3个频率打破常规,对节会进行现场直播达2个多小时,并与吉林、哈尔滨、伊春、七台河电台连线,同步直播节会开幕式实况35分钟。电视台集中所有人员和设备,采取多种报道形式,对节会各项活动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