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医疗工作

医疗工作



  【医疗工作】 主要业务指标均实现大幅度增长,实现收入2 226.5万元,同比增长66%。门诊诊疗人次121 219人,同比增长了34.24%,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34%,同比下降了 5个百分点;床位使用率59.73%,同比增长了101.15%。固定资产2 607.8万元,同比增长了71.13%,创造了建院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补充制定并实施医疗管理办法、暂行规定20余项,重点抓了首问负责制、呼诊负责制、入院病人两级医生检诊制、三级医生负责制、会诊制、病历讨论制、分级手术制、麻醉谈话制等规章制度的落实,在临床科室和重点医技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完善监督机制,明确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将诊疗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纳入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加强单病种质量控制,交开发的单病种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工作实践,促进学科建设和临床规范化管理,规范病历及医疗文件书写,在2004年卫生局举办的病历评展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对三级医生查房、疑难病历讨论、术前讨论、交接班、上级医生查房要点等进行监控和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院长业务查房、教学查房、医师论坛、学术交流、观看录像片、岗位练兵、长短期培训等形式,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及实践技能训练,提高了对疑难病、危重症状的诊治水平。针对物理诊断、病理、放射线、检验科等重点科室,接受临床监督,严格执行医疗安全制度及医疗安全报告制度,做到及时发现隐患,防范医疗差错与医疗事故的发生。严格准入制度,如医师资格准入制度、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有创操作准人管理,规范设计检查、治疗、手术知情同意书,保证了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伤害。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医疗质量监控系统工程,急救组织联络系统及孕产妇危重抢救组织机构。严格医疗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公证、公平地处理医疗纠纷,力争变被动处理纠纷为主动化解矛盾。2004年无医疗差错及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