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关于改革创新人大代表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改革创新人大代表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改革创新人大代表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国学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改革创新人大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已成为地方人大常委会不断实践与探索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们认真实施《代表法》,在“创”上求突破,在“新”上作文章,在“实”上下功夫,为代表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提升了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
  改革创新思路,增强代表工作的针对性。代表工作是人大常委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工作的继续和延伸,直接关系到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本质和核心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而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既给地方人大工作、特别是给代表工作提供了创新的动力,又提供了拓展丰富的创新内容和创新空间。新时期代表工作的指导思想必须由过去的只注重会议期间的活动,向会议期和闭会期并重转变,要把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作为发挥代表作用最重要、基础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切实增强代表工作的针对性。改革创新代表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要不断地为代表履行职责创新活动氛围和载体,这个载体要体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要求,体现“依靠党的领导、围绕全市大局、选准工作角度、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作方针,使代表履行职务的规定成为易于理解和可操作的具体行为。基于这样的认识,2005年初,在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的倡导下,我们作出了在全市开展“代表活动年”的决定,为巩固“代表活动年”成果,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又作出了在全市开展“代表工作进社区(村屯)”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重点发挥人大代表“五个作用”,搞好“四个结合”即:保证人大代表知情权,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保证人大代表参与权和表达权,充分发挥当家作主的作用;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选区、选民,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人大代表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四个结合”即:一是与市委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二是与市人大常委会职权的行使相结合;三是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四是与代表建议的办理相结合。实践证明,思想是行动的向导,好的思路必然取得好的成效。人大代表工作没有生机与活力,人大及其常委会就不能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
  改革创新机制,增强代表履行职责的自觉性。人大工作法律性和程序性都很强。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创新机制,才能使人大代表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切实增强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自觉性。
  强化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支持人大代表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市人大常委会以“报纸专版、电视专题”为平台,自2004年起由研究室与日报社联办了《民主与法制》专版,与电视台联办了《法制时空》节目中又新增了《代表天地》专题,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人大代表先进典型事迹。截至目前,《民主与法制》专版已编 27期、文稿186篇、图片44张;《代表天地》12期,专版、专题节目共宣传报道省、市、县(区)和乡镇四级人大代表38人,使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了解了人大代表及其所作的工作,扩大了人大代表的社会影响,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人大代表、支持代表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为代表履行职务创造了条件。2005年 8月,我们召开了人大代表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了县、乡(镇)人大代表工作经验,11名人大代表做了典型发言。此后,我们又组织了全市优秀代表事迹宣讲团,赴全市进行巡回演讲,做到电视有音像,报刊有图文,全方位进行宣传报道,使人大代表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人大代表成为响当当的品牌。
  健全机制,不断夯实代表工作的基础,增强代表履行职责的自觉性。我们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有关规定,建立并完善了《代表依法执行职务制度》、《代表定期向选民述职、接受评议制度》、《代表履职考核制度》、《代表辞职制度》、《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人大代表培训制度》、《常委会领导接待代表办法》、《人大代表自我创新制度》、《人大代表督查制度》、《人大代表争先制度》等10项规章制度,为代表工作的具体化、实质化和规范化,赋予了科学的、可操作的内容,提高了代表履行职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是人大工作的力量之本,活力之源。我们坚持办好代表建言献策“直通快车”,制定了《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接待代表办法》,规定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一为代表接待日,并根据事先沟通了解到代表拟反映的问题,约请市政府、“两院”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场,回答有关问题,为代表执行职务提供舞台。去年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接待了3名省、市人大代表,就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药品和医疗等问题进行了面对面地交流,对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市卫生局、市药监局和市工商局等部门的领导进行了现场解答,代表们感到满意并表示,通过“代表接待日”这种形式,直接与市政府部门领导面对面交流,零距离对话,可以更直接、更方便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促进“一府两院”工作和一些疑难问题的解决,也为代表在闭会期间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还组织对药品质量安全、农村医疗卫生和食品质量卫生进行专项检查,有关部门对检查出的350公斤假劣食品和530多个品种的假劣药品进行了集中销毁,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
  改革创新载体,增强代表发挥作用的实效性。人大代表的生命力在于活动,而活动必须有利于吸引代表参加,有利于开展代表工作,有利于增强实效。“代表活动年”和代表工作进社区(村屯)活动的开展,创新了代表活动的载体。如我们在“代表活动年”中开展“五带头”、“五个一”活动,即:带头宣传法律法规、带头招商引资、带头发展民营经济、带头创业致富、带头帮助兴办公益事业;人大代表到选区进行一次述职、为选民办一件实事、向政府提一条有价值的建议、参加一次“三查(察)”、帮助一户贫困户。在代表工作进社区(村屯)活动中开展“四进社区(村屯)活动,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社区(村屯);送法律、法规、党的方针政策进社区(村屯);为民办实事进社区(村屯);扶贫帮困进社区(村屯)。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都从实际出发,在活动形式和方法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尝试,不断丰富“五带头”、“五个一”和“四进”社区(村屯)活动载体,使之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人大常委会在代表中开展了“为选民致富当先行、为经济发展做贡献”活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爱心解难、扶贫帮困”活动和评选“十先代表”活动,使代表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富有成效。有的人大常委会在人大代表中开展以“代表在您身边”为载体的联系选民活动,通过联系选民,向选民述职,做到听民声,代民言,顺民意,人人争当招商引资,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发展公益事业的表率和依法办事的模范。还有的人大常委会以开展“比先进、做贡献”为载体,促进了代表依法履职和代表队伍建设,有效地推进了区域经济发展。通过灵活多样的代表活动,不仅调动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也为代表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施展才华创造了条件。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代表活动载体的创新必须要善于把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规定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必须要善于探索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不断增强代表发挥作用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必须要善于不断拓展代表活动的途径,完善科学、民主的程序,卓有成效地开展人大工作。
  人大代表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不断提高代表素质是增强代表作用实效的基础和前提。在创新代表工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加强对代表的培训工作,采取市人大常委会培训与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培训相结合、面对面讲授与远程教育相结合、集中授课与座谈相结合、专题学习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代表素质。我们组织61名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赴全国人大培训中心进行培训,组织新当选的87名市人大代表进行宪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集中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县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创新代表培训机制,开展了争做学习型人大代表活动,坚持常委会会前学法、“三查(察)”前学法。我们还组织开展了五级人大代表参加的“百题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强化学习培训,提高了代表的素质和依法执行职务能力。同时,我们还畅通代表知情知政、行使职权的渠道,组织人大代表视察重点工程、参加执法检查和工作考察等,使人大各项工作的开展建立在可靠的群众基础之上,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人大代表本身也从中感受到履行职权的重要性,提高了履行职责的热情。
  人大代表在实现“富民兴佳”新跨越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投身于“五带头”、“五个一”等活动中,在活动中履行职责,在履行职责中发挥作用。据统计,仅在“代表活动年”中,我市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批评和意见263条;共兴办民营经济项目247个,创业致富项目660个,公益事业项目275个,引进资金近 7亿元。在宣传法律法规、社区建设、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累计协助解决各类实际问题5744件,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增添了全市各级人大工作的整体活力。“代表活动年”和代表工作进社区(村屯)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代表工作思路、载体和机制的创新,激发了代表认真履职、参与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政治热情,带动了人大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强化监督工作方面,2005年从 4月22日开始,我们组织人大代表历时三个多月的时间,对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畜牧局的4名局长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民二庭庭长, 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预防职务犯罪处处长共8名同志进行了述职评议。人大代表们积极参与,出以公心,在评议时,讲成绩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讲问题直接了当,提建议中肯坦诚,切实可行。在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被评议的政府4名局长作了整改报告,两院的4名同志作了书面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后,按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档次进行无记名投票。通过这次述职评议,强化了人大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也评出了士气,被评议人员及所在部门干部的公仆意识、人大意识、法制观念都明显增强,工作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创新代表工作中,有的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乡部分代表,对畜牧业发展、城镇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一免两补”政策落实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视察、检查,推进了政府部门的工作;还组织了部分县人大代表旁听了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对检察院承办的部分案件进行监督,促进了司法公正。在拓展人大工作领域方面,有的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 6个办事处成立了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和人大工作室,使人大工作进一步延伸和深化。还有的区人大常委会为更好地发挥代表参政议政作用,围绕区委中心工作,针对招商引资上项目、乡村公路建设等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先后组织了366名区和乡镇人大代表,开展了21次“三查(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