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市项目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综述

要事综述

全市项目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综述

全市项目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综述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狠抓项目开发和建设工作,通过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等系列措施的落实,有效地推动了全市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市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199项,计划总投资107.7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34.12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7项,计划总投资62.4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4.08亿元。全市重点推进市直项目共有32项,总投资额108.1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 16项,新开工项目3项,新开发及前期项目13项。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年内完成投资 7.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5%。新开发和前期项目也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工作思路越来越宽,推进成效更加显著
  在全市项目建设 “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的总体思路指导下, 实现了“四个提高”:
  1、把握要点,项目谋划和储备的水平明显提高。 围绕全市资源和产业优势,把握项目谋划要点,通过不断运筹、多方调研、反复论证、科学定位,谋划和储备了一批具有前瞻型、科技型、循环型的好项目。一方面抓好2005年项目谋划工作,确定了沃尔德电缆改造项目、国家优质水稻生产基地项目、建材大市场建设项目、劳动大厦建设项目等32项为全年重点推进项目;另一方面对全市“十一五”期间拟实施的项目进行了筛选和整理,经过综合分析和论证,初步确定全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的重大工程212项,总投资近1 170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 5亿元以下的项目85个,投资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的项目 25个,投资10亿元以上30亿元以下的项目16个,投资30亿元以上的项目10项。其次,对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实现了签约。积极与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进行衔接、沟通和协调,先后与中国化工集团蓝星公司签定了 5万吨工业硅项目的框架协议、与珠海国力工贸公司就3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签订了框架协议。宝硕农膜加工、生物柴油、庆丰水电站等一批项目也都完成了签约工作。
  2、抓住重点,项目推进和落实的能力明显提高。 全市上下对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加大,使项目推进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其中热电联产扩建工程等 5个项目进展较快,热电联产扩建工程前期工作进展迅速,省级及国家级批件已全部完成,项目已申报国家发改委核准;大米粉系列食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初步完成;市煤炭资源勘探开发项目已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委托地勘六院进行打孔钻探,下步拟与省煤田地质局合作,对全市煤炭资源进行全面勘探。下半年重点推进的25个项目也取得了较快进展。7 个改扩建和在建项目顺利实施,其中电机股份公司600万千瓦特种电机工艺改造项目,总体工程预计今年二季度投产;沃尔德电缆公司投资8 700万元的超高压电缆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项目预计今年3月开工建设。正在洽淡的6个项目都完成了框架协议的签定,正在争取签定正式合同。新谋划的5个项目也在积极洽淡中,300万吨钢铁项目已与俄方进行了洽淡。世界银行奶源基地建设项目完成了牛奶加工企业情况的调查,并已上报省世行办。同时,多次到省汇报前期项目,向省前期处申报前期项目共 9项,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方案13项,已有5个项目通过了省专家论证,共争取省重大项目前期资金1 000万元,资金额度居全省13个地市前列。
  3、攻克难点,项目开工和建设的速度明显提高。 克服了资金紧张、环节较多、问题突出等众多难点问题,有效地加快了项目建设的开工建设速度。市沿江10里景观带建设项目,完成了一期工程的全部工程量,完成投资1 860万元。游泳场一期工程已于去年8月末交付使用,铺砂5.6万平方米;难度较大的四河整治工程在去年6月实现了开工建设,排污截流工程完成主干线管道4 460米,清理河道6 000米,完成土方量17.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 5 500万元;由香港龙翔公司独家投资建设,总投资8 169万元的市地下商业街三期工程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4 700万元,完成土方工程累计71 000立方米,完成进度 94%。地上步行街已经完成规划设计,将在地下工程完工后实施。宝硕农膜加工已完成厂房建设,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4、突出亮点,项目投产和竣工的成效明显提高。 把投产达效和竣工使用的优质项目作为全年亮点工程来抓,涌现了沃尔德电缆、煤机改扩建工程、国家优质水稻基地建设、“四河”整治工程、红旗建材大市场、鸿基水泥扩建项目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亮点工程。全市重点推进的32个项目中。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年内完成投资7.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 125%。市劳动力市场、市公共卫生大厦、市滑冰馆等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年产 8 000吨高纯度酸等项目实现了投产;市体育馆、市垃圾处理场工程、日产2 500吨水泥熟料等项目已陆续竣工或投产。
  二、领导力度越来越大,参与氛围更加浓厚
  强化对项目推进工作的领导,鼓励和提高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了全民想项目、抓项目、跑项目、上项目的工作氛围。
  1、强化了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 市级领导带头挂帅主抓、分片包干、全力协调,千方百计抓好项目推进工作。市委书记郭晓华、市长李海涛、市政协主席韩树礼等市级主要领导多次带领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市环保局等单位的主要领导跑省进京,向上争取项目,并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三个区域为重点,不断深入广州、深圳、佛山、上海、江苏、浙江、北京等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引资上项目;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邦升在多次带领有关部门前往发达省市引资上项目的同时,经常性地深入项目单位进行调研、检查指导,进行现场办公,帮助建材大市场、电厂热电联产、鸿基水泥等重点项目研究和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孙伟经多次针对煤机、电机、迪尔佳联等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亲自组织和协调有关单位,采取超常措施,给予多方支持,创造良好环境,及时解决项目在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富锦市、桦南县、汤原县、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开发区、市粮食局、郊区(永红)、前进区等项目推进单位也都明确了项目推进工作的“一把手”负责制,直接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困难。由于各级领导重视,身体力行,极大地促进了全市的项目建设,加快了四河整治、热电联产扩建等一批难度较大项目的工作进度。
  2、组建了专业开发的人才队伍。突出强化了项目人才队伍的建设, 并取得显著成效。面向全社会,打破年龄、地域、专业、性别等方面界限,通过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公开选拔项目特殊人才,经过层层选拔和严格考核,20名优秀人才得到了破格录用,并及时充实到各个部门项目开发和建设岗位。另一方面加强项目人才专业培训。采取分散自学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办法,在对全市各县区项目开发人员印制和下发项目基础手册、招商引资条件、项目开发优惠政策、重点项目前期资金争取指南等材料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市项目专业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使项目开发和建设队伍素质得到了全面优化,项目的组织、开发、协调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为更优、更好、更快地推进项目建设储备了人才力量。
  3、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使全市上下形成了 “围着项目干、围着项目转、围着项目看”的良好工作局面。一是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市委书记郭晓华、市长李海涛等市级领导以及各委、局、县区等主要领导非常重视项目开发和建设工作,把推进项目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亲自跑项、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加大了领导力度,加快了项目推进步伐。二是参与的主体越来越多。彻底改变了过去仅由政府牵头,部分国有企业参与的局面,逐步过渡到民营企业和股份公司共同关心项目、重视项目、参与项目建设的工作局面。三是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广。打破过去项目建设的重点只局限在工业、农业、建筑等几个行业的格局,形成只要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源、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好项目都要积极努力去探索、去实践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的项目建设范围涵盖了医药卫生、矿产开发、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商业贸易等众多领域,使建材大市场、广源物流、污水综合处理项目等一大批项目在佳市落户。
  三、机制创新越来越活,采取措施更加得力
  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措施,使全市项目推进工作有条不紊、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1、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一方面做好项目推进的组织保障, 市级领导亲自带头,实行分片包干机制,建立八个推进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工程,从组织上为项目推进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做好资金保障。想方设法解决项目推进前期费用问题,把解决项目前期费用当作首要问题进行突出解决,按照专款专用、专项推进的原则,分八个战线推进组下拨项目前期资金,重点用于项目建设的前期费用,使项目建设工作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
  2、激励机制进一步灵活。制定和下发了 《佳木斯市2005年重点项目专项推进实施方案》、《2005年全市项目建设目标考核办法》、《佳木斯市重大项目建设考核奖励办法》,一方面鼓励参与,使各项目建设责任单位明确了项目建设目标,找准了方向,增强了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另一方面严格考核,在加强项目开发和建设日常考核的同时,重点强化了对项目建设的年中和年末考核,有侧重性地抓好年末检查工作,市政府大项目办集中两周时间对 8个推进组、4个区、6个县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考核,通过综合评比,在项目推进中涌现了一批典型项目推进单位以及项目推进先进个人。同时加大舆论宣导力度,市电视台和报社对全市重点推进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定期宣传,对全面推进项目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3、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 各个部门和各条战线密切配合,协调统一,齐心合力抓好攻关和推进。一是坚持经常性的协调制度。针对水稻基地建设、沃尔德电缆改造工程、建材大市场建设、鸿基水泥扩建工程等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积极与市有关领导沟通,多方协调土地、规划、消防、公安等部门现场办公,及时沟通、及时协调、及时解决,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建设。二是坚持经常性的督办制度。经常性深入项目推进单位和建设单位,检查现场进展情况、听取责任单位汇报,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使项目工作做到了“五落实”:落实领导责任、落实目标任务、落实推进措施、落实项目资金、落实完成时限。三是坚持经常性的汇报制度。编制了项目建设工作周报,每周将项目最新进展情况进行汇总,并向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以周报形式进行汇报。召开了10多次项目协调会和情况汇报会,全面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05年,项目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长期困扰项目建设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如在项目建设管理上没有形成全市统筹协调管理体制;在重点项目推进机制上尚需完善和创新;对项目的谋划、开发等前期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项目前期费用不足;项目建设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金融部门支持力度不大;缺少对经济拉动大的项目和对财源贡献大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