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



  【社会宣传】 2005年,市委宣传部组织了“我为佳木斯发展献一策”等 8个主题活动,全力推动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为加快发展做贡献。省委宣传部《宣传工作》出专刊介绍了佳木斯市的做法。举办了“全市专业典型先进事迹报告会”,以“佳木斯涌动企业潮”为主题,推出了宣传画册和电视专题片,在全省“创业行动”成果展受到各界人士一致好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烟草公司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为应对松花江水污染突发性事件,印制了 5万份《宣传提纲》,向广大市民宣传市委、市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和必要的防控知识,迅速消除了群众的恐慌心理。并及时拟定了《防控松花江水污染情况通报》,召开了防控松花江水污染新闻发布会,为全市取得防控松花江污染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理论教育】 进一步加强和推进理论学习工作,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中心组学习为牵动,围绕中央一号文件、构建和谐社会、先进性教育、“十一五”规划等重点内容,组织干部群众深入开展学习活动。举办了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班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论骨干培训班,组织了领导干部学习报告会,开展了各党委中心组学习联检联评,促进了全市中心组学习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全省加强和改进中心组理论学习座谈会在佳木斯市召开,对佳木斯市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继续深化理论宣传工作,围绕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采取集中刊发理论文章,深入基层巡回宣讲等办法,帮助干部统一认识、深化理解。召开了“推动加快发展”理论研讨会,确定了42项社会科学重点科研课题,组织专家学者合力攻关,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全市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市委宣传部先后推出百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典型,佳木斯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典型麻晶莉在省城哈尔滨做专场报告,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另外,开展了“党员奉献日”、“万名党委书记讲党课”等活动,提高了广大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组织了标准化基层党校建立专项检查。
  【文明创建】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精心策划了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文艺演出等12项系列教育活动,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情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刘英俊烈士陵园和艇队荣誉室被授予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市博物馆、抚远县“东方第一哨”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了公民道德知识竞赛、“市民文明奉献日”、“公民道德宣传日”等多种道德实践活动,全市人民整体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了解三江历史,立志振兴家园”主题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前进区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活动教育化、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在全省交流推广。积极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组织拉练检查和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办法,在农村深化了“改、树、塑”活动。同江、抚远、桦南、郊区等地开展了“建文明乡镇、树边疆形象”、“乡奔十好、村奔十强、户奔十星”、“红旗路段评选”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乡村加强基础设施,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提高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围绕建设“诚信佳木斯”、“文明在出租车”等创建活动,树立了佳木斯诚信文明的良好形象。2005年全市有10个单位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国家级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市文明委也命名表彰了一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新闻宣传】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发展主旋律。突出“全党抓经济,推进新跨越”主题,全市各新闻单位整合资源,统一开设专栏,集中开展宣传战役,营造加快发展浓厚氛围。围绕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集中报道了 18家重点项目建设单位、6个项目建设典型和12个外来投资者的生动事迹;围绕“创业行动”连续宣传了44个自主创业及典型。组织市各新闻媒体联合行动,主动出击,对领导关注、百姓关心,对影响环境建设的难点热点问题公开曝光,采取邀请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制作直播节目形式,解答百姓提出的问题,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加大新闻监督的力度。针对松花江水污染突发性事件,连夜制定宣传方案,组织新闻单位制作新闻节目,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境内外媒体统一发布信息,既维护了公众知情权,又牢牢把握了正确舆论导向。
  【对外宣传】 制作了《东北小延安——佳木斯》专题片,登台央视;形成了《佳木斯城市营销思路和方案》,对城市形象宣传进行了重新定位;哈洽会、旅游节、泼雪节期间,推出了城市形象广告片、对俄交流形象宣传片、城市综合形象宣传光碟,印制了《三江平原中心城市——佳木斯》、《中国企业家论坛走进佳木斯》两个大型宣传画册,对佳木斯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宣传;主动邀请外埠记者来佳木斯采访,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中央电视台先后播发了佳木斯市坚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情系三江”大型文艺演出、“民间艺术精品展”、民间艺术家、防控松花江水污染等60余篇报道;播出《东北抗日联军》、《绿川英子》等10多部专题片;组织拍摄制作了《佳木斯之恋》、《湿地日记》、《拓荒俄罗斯》、《神工巧手夕阳红》4集专题片,在央视四套 《华夏掠影》栏目连续播出。从《走遍中国——佳木斯专辑》,到《东北小延安》,再到《华夏掠影》,每年都在中央电视台推出一部大型专题片,提高了佳木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5年,佳木斯市共有 3 000多篇稿件被省级以上媒体采用,近 150篇稿件在国家级媒体刊发,发稿量居全省首位。与此同时,开展“外宣交流”,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进行了新闻互访,邀请远东地区第一大报《太平洋之星报》等媒体对佳木斯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报道,展示了佳木斯市良好形象。组织参加了2005年中国旅游交易会、“香港宣传周”、“亚布力论坛”等活动,拓宽了对外交流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