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研究工作
政策研究工作
【调查研究】 2005年,市委政策研究室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全面实施“三项精品工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出了一批重大调研成果,全年完成调查报告20篇,其中重大问题报告16篇,改革与发展典型调研11篇,分别为责任目标的106.7%和137.5%。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融入能力》调查报告,得到市委书记郭晓华、市委副书记李承兰、组织部长马国钧同志的重视,将此报告意见作为今后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形成的《关于桦南县民营经济跨越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关于富锦市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调查》、《关于骥驰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实施项目扩张的调查》、《全民大招商,乡村唱主角》的调研报告,得到市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认可,对指导和推动全市各项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智力支撑。针对佳木斯市城区职能不完善、发展经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在进行市内调研基础上,先后赴齐齐哈尔、大庆和吉林、四平、辽阳、秦皇岛、连云港、芜湖等 8个城市进行学习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先后组织召开了多次市直和各城市座谈会,形成了《关于完善城区职能的调查》、《关于市区两级事权划分及其他具体问题的意见》、《关于完善城区财政体制的意见》、《关于完善城区卫生管理体制的意见》等系列调查报告,使调研工作“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作出了有益贡献,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城区及市直相关部门的关注。
【文字综合】 坚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为领导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年内共完成综合文稿153篇,文字总量达103.5万字,为责任目标的115%。先后完成了《郭晓华同志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培训班上的讲话》、《郭晓华同志在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郭晓华同志在全市经济发展环境品牌动员会上的讲话》、《郭晓华同志在市纪检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郭晓华同志在全市畜牧水产养殖业工作会上的讲话》、《李承兰同志在十佳公仆表彰会上的讲话》、《李承兰同志在全市民营经济工作大会上的讲话》等各类讲话稿33篇。与此同时,精心细致的搞好对上汇报的文字材料,先后完成了《向宋法棠同志的工作汇报》、《向张左己同志的工作汇报》、《向栗战书同志的工作汇报》、《向李延芝同志的工作汇报》、《向省委组织部工作汇报》、《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情况的汇报》、《向国家发改委关于抚远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汇报》等大型重要工作汇报21篇,均得到了上级领导和部门的认可。积极搞好对外宣传文稿,协助郭晓华书记起草了佳木斯经济社会发展典型案例 8篇,供郭晓华书记在美国学习和上海浦东学院学习时交流; 协助郭晓华书记起草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速推进“富民兴佳”新跨越》、《推进男女平等的四个着力点》、《激发民众创业热情,扎实推进创业行动》、《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诚信佳木斯》等14篇工作研究类文章,其中有 9篇署名文章分别刊发在黑龙江日报、省调查研究和香港文汇报等报刊上;撰写的《佳木斯,振兴歌声正嘹亮》刊发在省《思与行》杂志上,向新华社等媒介提供的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被摘发在人民日报上,起到了很好宣传佳木斯的作用。承办《佳木斯调研》,使《佳木斯调研》迅速超越一般性工作交流简报,形成了市委机关刊物所应有的鲜明特色。2005年,被省委调查研究协调领导小组授予2005年度全省调研组织协调先进单位;被省委政研室授予2005年度调查研究先进单位;在文明单位检查验收中,继续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在全市目标检查评比中被评为一类单位。
【社会服务】一是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主动参与招商引资。市委政策研究室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来抓,积极参与,力求实效。通过省委政研室联络协调,争取省电信公司在佳木斯追加投资 290万元;通过省绿办引进哈尔滨客商创办了佳木斯市澳朗畜产公司,该项目仅初始投资就达 70万元,新建猪舍1 500平方米,改建维修200平方米,购进种猪100头。形成了年出栏种猪 600头、育肥猪2 000头、杂交仔猪2 000头、基础母猪200头的生产规模。通过澳朗畜产公司与省畜牧局及东北农大动物系洽谈,拟投资300万元在我市郊区建设以猪血等为原料的生物药厂,该项目有望在2006年进行投资建设。二是帮助谋划发展思路,为基层排忧解难。市委政策研究室的同志们多次深人到高新技术开发区、铸造公司等单位,帮助谋划发展思路,确立改革目标。提出的整合工作力量,组建高层次的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制定相应政策,提高开发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实行一区多园,使开发区尽快成为项目落地的主要载体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总体设想和工作思路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三是关心帮助困难群众,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