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委党校工作

市委党校工作



  【干部培训】 2005年,市委党校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党校姓“党”的办学方向,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按照市委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要求,举办了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党外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县区正科级干部进修班、市直单位正科级干部培训班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干部245人。举办了《公务员法》培训班十期,培训公务员2 700人。并根据有关部门要求举办了县处级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班一期(161人)、政法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班二期(296人)。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培训工作任务。
  【办学方向】 市委党校党委坚持党校姓“党”的正确办学方向,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党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按照党的原则、制度、规定办事,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和全面提高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认真搞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校党委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讲大局、讲党性、特别要讲政治纪律,切实履行党校教师的职责,每一位教员在学员面前应是一面旗帜。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严把“专题关、集体备课关、授课关、反馈关”,使教学授课质量不断提高,学员一致评价说党校真正是党创办的培养干部的摇篮,教师是讲党性、讲政治的榜样。
  【教学改革】 市委党校根据干部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学员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干部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一是继续完善教学新布局、优化教学内容。在主体班次的教学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重要内容,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份量。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作为教学新布局。坚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组织学员学习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法律、管理、历史和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各类业务知识。努力为学员提供基础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的知识,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二是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改变过去教员讲,学员听,满堂灌的旧模式,采取案例式、研讨式、答疑式、菜单选题式的教学方法,使授课形式多元化、灵活化,形成一种教学互动、师生广泛交流的良好形式,充分调动了教师、学员两方面的积极性。在优化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地完善和优化教学评估体系,建立了一整套针对性强,可操作、实用的教学管理制度 (三级备课、专题招投标、专家点评、学员反馈、课堂教学竞赛等制度)并严格执行。 采取新的评估办法,即由专家组成员随堂听课,课后评估,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轮训部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学员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学员管理暂行规定》,在出勤、请假、考核等10个方面制定了43条管理规定,班主任定期公布学员的出勤情况,对违反规定的给予通报批评,取消本期培训资格并参加下期培训的处理。坚持严格考试、考核,每单元和整个单元教学结束后,都对学员进行一次闭卷考试,结业答辩,成绩记入《学员考核鉴定表》,培训结束后,由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分别在每位学员的《考核鉴定表》上填写评语,作为学员今后是否提拔使用的一项重要依据,做到培训与使用相结合。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优化教学手段。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抓好软件建设,开通了与中央党校联网的 B级远程教学网络,直接获得最前沿的理论知识,享用优秀的教育资源。现有四套多媒体教学硬件,可同时满足四个主体班教学需要。党校主体班次教学全部使用多媒体授课,教师能独立自做教学软件,深受学员欢迎。市委党校的教学手段现代化走在地市级党校的前列。四是理论联系实际、优化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把学员学习理论与进行调研、考察有机地结合,把周二、周四下午定为社会调查时间。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社会调查,并要求学员在调研报告中提出对策性意见和建议。为开阔学员的视野,组织主体班次的学员到省外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先后组织学员到大连、青岛、宁波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形成了高质量的考察报告,并在《佳木斯通报》和《佳木斯日报》上发表,受到了市委领导的好评。
  【教育科研】 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基础地位,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相结合。一是坚持科研工作“四服务”方向,即坚持科研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市委和政策的科学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实现了教学科研一体化,不断提高科研对教学的支持率。二是充分发挥专家和科研部门的作用。不断加强对现实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为市委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充分发挥专家和科研部门的作用,在科研课题立项,组织研究方面统一安排,统筹规划,一改过去“单兵”作战的方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员、学员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对策,开展学术交流,几位教员和部分学员撰写出了质量较高的调查报告、专题文章和论文,为市委决策提供了依据。三是定期召开理论研讨会、出人才、出成果。党校召开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理论研讨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会,有十几位教师在会上进行发言。撰写了关于佳木斯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论文,并在省级刊物和佳木斯日报上发表。教师殷亚平的 《领导工作实践研究》一书, 被评为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需要关注的外在形象》论文获得省党干校优秀成果一等奖。姜春华的《管理会计》教材获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另有多位教员的科研成果在省级科研研讨会上交流。党校的科研工作被省党干校系统评为组织奖。2005年,市委党校获得科研成果27项,其中专著2部,国家级论文4篇,省级论文10篇,市级论文11篇。获省党干校系统科研工作组织奖。
  【函授教育】 进一步加大函授教育的工作力度,在招生工作中指标分解到人、全员招生,充分发挥“能人”在招生中的“带头”作用,建立和完善了工作推进机制和奖励机制,使函授教育在困境中稳步发展,2005年党校又荣获省党校系统函授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在函授教学过程中,坚持从严教学,从严管理,从严把好备课关、授课关、辅导关、学员反馈关、质量评估关,使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建立一套科学管理制度,从严治校,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提高了学员学习的自觉性,促进了校风、教风、学风的明显好转。在全省党校函授教育工作会议上,王国平同志在会上发言,他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受省委党校领导和与会同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