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团市委

团市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 2005年,团市委以理论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教育载体,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牢固构筑青年精神支柱,以“理论武装工程”为牵动,以团干部、青年学生和青年骨干为重点,通过理论研讨会、知识竞赛等学习活动,在全市团员青年中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在高校建立了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生社团,在基层广泛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学习组织,全市共成立了 120多个理论研究会和800多个理论学习小组,2万人参加理论学习。深入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引导城市少先队员和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福利院儿童、贫困家庭子女及农村小学生结成“红领巾手拉手”对子,在生活上相互帮助、在精神上相互鼓励,培养少年儿童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全市各小学目前已结成红领巾手拉手对子1 250个,为贫困学生捐赠衣物1 500余件,书籍 3 500余册,文具780套。同时,注重搭建少年儿童交流学习、增进友谊的舞台,组织全市20余所小学的300多名少先队员参加了在市中心广场举行了“美丽的佳城我的家”百米长卷现场作画活动。深入开展雏鹰争章达标活动,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把对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要求具体内化为若干枚“雏鹰奖章”,使“雏鹰争章”活动成为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在争创雏鹰艺术章方面,团市委与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手传手”杯“庆七一,党在我心中”少儿书法、绘画大赛,共征集作品1 800余份;在争创雏鹰实践章方面,开展了 “走进社会,感受生活”首届未成年人商旅实践体验活动,全市 200多名少先队员参加了“我与大楼再相识”、“劳模报告会”、“我是小小售货员”等活动; 在争创雏鹰国防章方面, 与相关单位联合举办了第五届少年军校大会操暨“红领巾十佳少年”表彰大会,全市12所小学的 7 800多名学生参加了此项活动。目前,全市共有3.2万学生参与了雏鹰争章活动,为切实加强少年儿童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创业建功”活动】 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富民兴佳”新跨越的实践,在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加快科技兴农步伐,举办了农村青年科技大集和科普之冬活动。分别在郊区(永红)望江镇开展了“送科技、送项目、助春耕”科技大集和桦南县“送项目、送岗位、送信息”创业大集活动,有近4 200名农村青年参加了活动,赠送科技书籍2 200余册,举办农业科技知识讲座12场,提供致富项目580个,签定创业对接项目 30多个。又与市科协等单位在富锦市上街基镇举行了“佳木斯市第十八届科普之冬启动仪式”,为 650多名农村青年讲授了蔬菜种植及食用菌栽培等方面的知识,发放科技资料4 000多份,科技图书300余册,免费接待医疗患者 150多名,捐赠生活药品价值近千元。各县(市)区团委加大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力度,拓宽农村青年就业渠道。利用市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定期举办农村青年用工招聘大会,为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服务和就业岗位,共举办招聘会9期,使1 860人实现了就业。同时,团市委与外省团组织联络,通过组建农村青年学协会等多种途径转移劳动力,目前全市累计转移农村青年劳动力 1.5万人。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举办了青工岗位技能比武活动。团市委联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举办了车工、电工等工种的技能比武大赛,全市22家企业的120多名青工参加了比赛,有36名优秀选手进入决赛。目前,全市共有476名青工获得了23个工种的技术等级证书,其中获高级工以上技能证书的青工291名。
  【青少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在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方面作出新贡献。围绕改善发展环境,扎实推进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结合全市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要求和部署,在交通、税务等26个行业开展了“十大杰出青年文明号”评选表彰活动, 180多个青年文明号集体参与了评选。对重新申报的392个青年文明号集体严格考核,对不达标的 28个青年文明号坚决撤销摘牌,新命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1个、省级7个、市级50个,撤销市级青年文明号30个。举办了首届佳木斯市青少年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博伦杯”“杰出(优秀)文化新星”颁奖典礼,全市1 000多名青少年参加了开幕式活动, 28名青少年文艺人才受到表彰,并进行了精采的才艺展示。艺术节期间,举办了“契税杯”青年歌手大奖赛, 260多名青年声乐爱好者参加了比赛。同时,广泛开展校园歌手大赛、青春风采健美操大赛、棋类擂台赛、百部经典作品评选和百部经典作品校园行等活动,艺术节期间,全市有 3 000多名团员青年参加了各类活动。在全市40多个基层团委启动实施了青年志愿者“送岗位、送书屋、送资金、送健康、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五送”活动,并与全市10个社区结成对子。全年共捐赠价值 3 000元的饮水机 10台,为100名社区贫困学生捐赠20 000元助学资金,捐赠价值40 000万元的社区万家书库1O套,为1 000余名社区居民提供免费义诊,组织近 10场文艺演出。在今年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评选中,佳木斯市推荐的王忠兴被评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目前,全市 5 000多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
  【“让红领巾飘起来”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按照市委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提高全市广大少先队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团市委与市关工委、教育局、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开展了“让红领巾飘起来”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全市有2万多名少先队员参加到“红领巾伴我成长”革命传统教育、“红领巾手拉手”互助、“红领巾风采”等 8项活动中。为了展示活动成果,举行了东方新星杯“让红领巾飘起来”演讲大赛,全市20多所小学的 2 800余名学生参加比赛。“六一”儿童节当天,在工人文化宫召开了 850名少先队员参加的“让红领巾飘起来”主题大队会,通过升国旗、唱国歌、敬队礼等方式,对广大少先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进行了庆“六一”大型少儿文艺演出。这项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高举团旗跟党走”大型主题活动】 为了在全市团员青年中进行发展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先进意识教育,在各级团组织和全市团员青年中开展了“高举团旗跟党走”大型主题活动。同时,开展了“党在我心中”少儿书画作品展、“美丽的佳城我的家”百米长卷现场作画、“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拔河比赛、“振奋精神,加快发展”大讨论等 9项内容丰富的活动。为庆祝建国56周年,团市委牵头组织全市团员青年、部队官兵和机关干部代表 2 000余人隆重集会,举行了“青春献祖国”大型主题团日活动,市级四个班子领导和18个部门领导参加了此项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团员青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了为实现“富民兴佳”宏伟目标凝聚智慧力量上来。
  【青年创业工作】 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争当“民营经济发展时代先锋”青年创业行动。以观念教育为手段,不断壮大青年自主创业大军,以“六个一”活动为有效载体,要求广大团员青年争做“六面旗帜”,全市有 3 500名团员青年参加活动,很多团员青年自主创办了经济实体。大力宣传树立青年创业典型,侨丰食品公司总经理刘志宏被团省委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省“十大杰出青年创业先锋”,有7名同志被评为省 “优秀青年创业明星”,《黑龙江日报》等新闻媒体做了专题报道。以创业培训为载体,不断提升青年创业本领技能。开展了“青年技能提升计划”活动, 2 000多名国有、民营企业青年参加了大赛。发挥青年创业实践基地作用,接收学习实践的青年 120多人次,16名青年实现了创业孵化。富锦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年创业培训基地,白云修配厂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年创业实践基地。以扶持体系为支撑,不断推进青年人才创业成长步伐,通过项目服务,多方渠道征集到地缘、资源优势项目120个,印制项目册5 000 本,为540名青年提供了创业信息咨询服务。同时,15名青年民营企业家与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进行项目洽谈对接活动。团市委通过组建青年创业服务中心,拓展了青春家政、家教、婚介等服务内容,与 288家用工单位签定了长期用工协议,与外省市的 7家青年创业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心储备各类求职、创业青年 1 600余名,成为佳木斯市青年创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以岗位速递为途径,不断满足弱势青年就业需求,全市各级团组织共培养青年创业能人80多人,安置就业人员近千人,市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在每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举办现场用工招聘大会,向北京、深圳等城市输出务工青年60多名。召开了全市青年创业行动推进会议,团市委组织召开了全市争当“民营经济发展时代先锋”青年创业行动推进会,会上表彰了“佳木斯市杰出青年创业先锋”、“佳木斯市优秀青年创业奖”,开通了佳木斯青年创业网,成立了市青年民营企业家协会。启动市青年“成功创业计划”,团市委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启动了佳木斯市青年“成功创业计划”,通过创业培训、推行创业导航、实施创业见习、进行创业孵化等措施,三年内将帮助 1 000名青年掌握创业本领,扶持 200名青年成功创业。团市委在市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了佳木斯市青年“成功创业计划”实践基地揭牌暨青年创业技能提升培训班开班仪式,为推进青年创业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且围绕青年农民增收致富,组织青年农民免费赴外地培训学习。团市委与市人才交流中心联合组织全市青年农民种植大户和经纪人94人赴大连期货交易所进行一周的免费考察学习活动,学习期货基本知识讲座、大豆和玉米期货交易及价格分析和期货交易模拟操作等方面知识,并组织学员们实地参观考察了大连期货交易大厅。对帮助农村青年把握粮食市场供求信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团市委联合各有关单位实施了“一三五工程”,即“一岗”:开展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在全市11个行业评选杰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和青少年维权工作先进个人;“三队”:建立青少年维权顾问团、青少年维权工作者、青少年维权志愿者三支队伍;“五件实事”:开展“心理阳光工程”活动、发挥 “96308”青少年维权热线作用、开展“青少年维权援助周”活动、力求青少年合法权益案件结案率达100%、开展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活动等。举行了青少年维权工作暨维权工作表彰大会,对杰出(优秀)青年卫士和杰出青少年维权岗等105个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成立了 “心理阳光工程”协会,参观了国家、省、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市中级法院少年庭。通过开展“心理阳光工程”活动,目前已对全市1 200多名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共接待青少年法律咨询120余人次,青少年法律援助4起,发放法律知识宣传单1 200张。
  【承担市委、市政府交办重点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举办第十四届佳木斯三江国际旅游节的指示精神,团市委在三江国际旅游节中主要承担三江狂欢节启动仪式、万人迪士高广场、鹊桥节万人广场化妆舞会三项工作,组织全市 40家团委,5 000余名团员青年参与到节会活动中来。“万人迪士高广场活动”有全市近 6万余名群众参与,广场流动群众达8万人。“鹊桥节万人广场化妆舞会”有2万多名观众加入舞会活动中。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400名青年筹备由至少5 000人参加的“挑战基尼斯——万人泼雪”活动,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同时,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年的号召,依托青联、青企协等社团组织,多方式、多渠道地引资引智,团市委领导班子带头招商,成功地引进了总投资为 520万元的中央同源娱乐城项目,占地面积2 300平方米,每年可向国家交税 50万元,是三江地区最大的集智力开发和健身娱乐为一体的青少年活动场所,现已被团市委命名为全市青少年活动基地。另外,在防控松花江水污染期间。积极开展“三送三讲两带头”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全市团员青年到沿江乡镇、村屯、社区、学校开展“讲安全知识、讲环保知识、讲政令法规”活动,为沿江企业职工、社区居民“送水、送医药、送书屋”活动;“两带头”即带头坚守本职岗位,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团市委组织医疗卫生系统的团员青年到向阳区临江社区、万力社区和驻佳65947部队,为受灾群众赠送200件矿泉水和价值 5 000元的药品;深入东风区丰登社区,为社区捐赠了价值4 000元的图书和4 500元的药品,并为社区贫困生捐赠了 1 000元助学资金;还成立了 300支环保、卫生、安全等青年突击队,帮助沿江居民群众以及社区、学校、企业等做好预防和自护自救工作,全力以赴防控水污染,为沿江受灾居民顺利度过难关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以服务青年成才为重点,为加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一是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进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型、 经营管理型、科技型和乡土人才。通过开展 “十大杰出青年”、“青年五四奖章”、“杰出青年创业先锋”、“优秀青年创业明星”、“青年教师现代园丁奖”和“十佳大(中)学生”等各类优秀青年人才的选树工作,加大对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激励更多的青年奋发成才、干事创业,全年共评选表彰各类青年典型 165人。团市委推荐的 8个先进典型被评为省级优秀青年创业明星,第十一小学辅导员邓春蕾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辅导员,汤原县青年农民刘建坤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提名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二是针对帮扶弱势学生群体,大力开展希望工程和“牵手扶贫帮困工程”。积极争取省青基会的支持,在佳木斯市援建1所希望小学,筹集援助资金 20万元,目前正在选址之中,预计明年 9月份可建成投入使用。开展“爱心助学卡”活动,广泛筹集社会资金,共筹集希望工程资金21 000元,捐助社区和农村贫困学生90名。华润雪花啤酒也在佳木斯进行了爱心义演,为佳木斯市贫困学生捐赠助学资金 5 000元。广泛开展“牵手扶贫帮困”活动,组织各级团组织与贫困户、团干部与贫困生结成帮扶对子 260对,同时针对在校贫困大学生开展了“高高兴兴过大年”等活动,依托市青年创业服务中心,为贫困大学生免费提供勤工助学岗位50多个。
  【共青团组织自身建设】 把2005年作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坚持党建带团建,大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一是召开了青学联换届大会,巩固了团组织外围基础。充分发挥团组织在青年联合会中的核心作用,召开了市青联和学联换届大会,通过加强青联组织建设,凝聚了全市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条战线青年精英 286人。同时,通过组织青年创业论坛、项目对接、学术交流等活动,为青年创业提供了重要平台。在学联换届会上来自全市的 300多名青年学生共商学联发展大计。二是扎实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全面配齐配强村团支部书记。召开了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并以村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全面加强农村团组织建设。团市委全体机关干部利用5天时间,深入6个县(市)、2个区、16个乡镇的128个行政村进行了实地督导推进。目前,全市各县(市)农村换届选举工作已经结束,全市 858个行政村全面完成了调整配备村团支部书记工作,村团支部书记配备率达到了100%。其中,由村青联委员担任村团支部书记的行政村815个,占总数的 95%;此外,依托青年种植大户、农协会等优秀农村青年担任村团支部书记的43个,占总数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