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文联

市文联



  【为全市工作大局服务】 2005年,市文联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佳木斯建设成为文化名城,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基地建设,为搞好创作打下基础。在亮子河建立了一个摄影创作基地,组织 120余名摄影爱好者赴基地进行三天创作,并进行了创作评奖活动。二是抓艺术人才培养,为文艺创作积蓄力量。 5月份举办了佳木斯市第三届声乐、器乐、舞蹈、朗颂大赛,暨2005年蒲公英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大赛,共有1 800余名选手参赛,参加省复赛81人,获金奖21个。三是抓骨干队伍建设,以骨干带动整体实力。除开展各种采风、培训活动外,还邀请有关专家来佳木斯进行专题讲座。 2月份邀请中国《大众摄影》杂志社三位主编与佳木斯设点影友举办联谊会,并进行了摄影评比,佳木斯市有1 000多幅摄影作品参评,有26幅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幅、二等奖2幅、三等奖 20幅,颁发了《大众摄影》杂志社获奖证书。四是紧紧围绕省、市委中心工作,搞好主题创作。在全省反腐倡廉主题征歌中,市文联配合市纪检委组织词曲创作,共创作出 8首高质量的歌曲作品,经演唱录制报省纪检委;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中,市曲艺家协会创作并演出了说唱表演《英雄》、六人快板《三江赞歌》,并报省、国家演出;书法家协会与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了书法大赛,共有180余人报送了参赛作品。
  【繁荣文化艺术创作】 始终把精品创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采风,全年各协会组织采风活动10次,举办各种创作班、研讨班12次,提高了创作水平。利用国家、省举办各种展赛的有利契机推动创作,推荐作品,培养领军人物,全年在省以上展赛中获奖作品达50余件。其中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艳明的篆书作品在全国第五届正书展中获奖,是我省惟一获奖选手;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庄艳平的摄影作品在国家“世界湿地魅力”摄影大赛中获银奖;在省22届摄影艺术展中,市摄影家协会40余人人选,庄艳平、邹志义获银奖;市曲艺家协会创作的三部反映公安题材的曲艺作品《小站》、《影院门前》、《心愿》,是全省评出仅十部获奖作品当中的三部,已报国家公安部参加评奖;市戏剧家协会有两部作品在白淑贤杯戏剧小品大赛中分别获一、二等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有 5人次在国家民间工艺博览会上获奖,有8人次在省民间工艺博览会上获奖;在 “蒲公英杯”2005年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大赛黑龙江赛区复赛中,佳木斯市共有297名选手、192个节目参加,其中有31个节目获金奖。努力实施品牌战略,并将其作为打造三江文化名城的重要举措。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版了 3部文学著作:姜松鹤的长篇小说《月蚀》,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在《三江晚报》连载;刘二克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高高的白杨树》,由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王秀芬出版了诗集《三江魂》,姜凤君出版了诗集《走向春天的北方》。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张传辉还出版了30万字的曲艺作品集《枯木蓬春》。与此同时,利用各种有利契机,开展各项展赛活动:利用《青少年书法报》创刊20周年庆典活动,举办了“金龙奖”书法大赛,共有 1 500余件作品参赛;在三江国际旅游节期间举办了“美好家园”书画展,共有70件作品参展;“如意杯”黑龙江省模特大赛佳木斯预选赛,共有60余人参加决赛,佳木斯一名选手获金奖;“如意杯”摄影展,有 100余件作品入展。
  【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为适应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举办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重大活动,提高市民素质和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展示文联活力、推进艺术人才成长。例如:全国艺术新人选拔大赛既佳木斯市第二届钢琴、电子琴、声乐、舞蹈、朗颂大赛;与市妇联联合举办第二届“金色童年”系列活动,共征集小学生及幼儿征文作品 300余件;与团市委举办“手传手杯”全市中小学生书法绘画大赛,征集作品1 000余件,共评出一等奖 16名、二等奖32名、三等奖 64名,“六一”期间,有500件作品在市中心广场进行了展览;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佳木斯市民间民俗艺术精品展;与团市委举办佳木斯市第八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参赛选手近 300余人。还要适应全市有关方面的工作需要,借助有关行业的工作特点和力量,与他们共同举办相关的文艺活动,如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同源商城举办了“中央同源端午情”民俗节,品民间文化,尝民俗小吃,佳木斯市10余位民间文艺家参加了本次活动,现场表演民间工艺制作,现场出售民间工艺品达50多件。
  【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2005年 1月,与日本国株式会社东京国际通讯社举办了“墨香飘”中日书画家作品交流进展,日本代表团一行 9人与市书画界名人20余人进行了书画交流,共展出中日书画精品120余件,其中日本64件,佳木斯市 54件;市书法家协会与哈铁分局、大庆书法家协会举办书法联展,佳木斯市有45件作品入展。
  【发挥协会和各县(市)文联作用】 积极开展协会工作,充分发挥各团体会员的作用,对部分协会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加强了各协会的领导班子力量。通过会议和培训,培养教育他们带领各艺术门类的艺术家们,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实施《佳木斯市文联加强协会指导和管理的暂行办法》,改善文联对各协会的管理模式,使协会工作有章可循,促进协会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与此同时,加大会员的发展力度,一年来共发展省级会员10余名,市级会员40余名。进一步加强同各县(市)文联的联系,搞好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更好的发挥各县(市)文联的作用,全方位的活跃和发展佳木斯的文学艺术事业。
  【办好一报一刊】 充分发挥《青少年书法报》和《东北风》杂志两个文学艺术宣传窗口作用,为打造三江文化名城提供宝贵资源、宝贵财富。加强一报一刊的编辑水平,提高质量,强化出版发行工作,使一报一刊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东北风》杂志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家没有财政支持的内部文学刊物,对《东北风》杂志社继续实行主编负责制,编辑包干责任制,自筹资金,全年出版了4期,为培养佳木斯市的业余作者做出了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