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军分区

军事

军分区



  【思想政治建设】 2005年,佳木斯军分区着眼政治合格,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实践。团以上党委中心组结合实际,重点解决了“如何为官用权”、“如何带兵打仗”、“如何以信息化建设带动执勤作战能力提升”等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基层官兵以总政下发的两个读本为教材,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重点解决了听党指挥、爱军习武、戍边光荣等一些基本问题。同时,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在团以上党委、机关中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较好地解决了理想信念、使命责任、精神状态、廉政建设等六个方面的问题,树起了先进性标准,增强了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建立了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了先进性教育成果。并且,在全区广泛开展了“千里边关党旗红”活动,结合开展我军光荣传统教育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活动,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眼形势变化和部队担负的作战任务,突出抓好“强化战斗精神,提高打赢能力”主题教育,采取进行课堂教育、观看战争题材影片、撰写影视评论、诵记战斗格言、学习战斗英雄、开展比武竞赛、争当训练“小老虎”等方法,增强了全体官兵敢打必胜的信心。边防四团党委《注重激发官兵战斗精神,推动团队建设全面升级》的做法被省军区转发。还结合国家周边安全形势和军内外重大事件,大力加强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搞好经常性法纪教育,有效防止了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坚持为维护稳定大局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强边固防打赢服务,为构建和谐边防服务,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佳木斯市双拥工作经省检查取得获满分并追加15分的好成绩。边防四团捐资助学、桦南县梨树乡民兵营副营长孙斌带领民兵致富奔小康的经验,在省军区做了介绍。军区和省军区帮建四团政治工作的16项内容已全部完成,“团务公开”做法在全军区推广。注重把强化组织功能作为落实帮建任务的核心抓住不放,师团两级联合对边防四团11个基层党支部进行了帮助整顿,使“三个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政工阵地建设大有改善,政治工作“一感三性”明显增强。
  【提高作战能力】 按照“真打实备”和“军事强边”的要求,完善了军事斗争准备纲要和各类预案,组织了实案演练。加强了设防工程管理维护和自卫工事建设,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由师团两级主官带队区分不同任务、不同层面、不同类型,对两个团队作战执勤能力进行了调研,分别在一个连队、一个中队召开了现场会,使部队快速反应能力明显增强。 8月初,在佳木斯地区部分河流多次出现险情时,军分区组织 200多名官兵抗洪抢险,为地方挽回经济损失3 000多万元,受到人民群众高度赞誉。师团两级投入20万元完善了两级机关“五室两库”建设。坚持把抓好军事训练摆上日程。通过举办各职各类干部骨干培训班和强化有效手段训练,提高了训练质量和水平。注重教导队建设,投入70多万元维修完善了教导队营房及基础设施。先后组织4期各类培训,共训练新兵和干部、骨干395人。边防四团投入 100万元加强各种训练场地建设,确保了训练质量,在省军区组织的新兵训练考核和半年军事考核中均取得了第一名。按照军区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确定了“分区抓人才、四团抓平台、艇队抓整合”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一艇队投入 600万元进行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科技控边能力,圆满完成了船艇部队信息化建设试点任务。军分区投入36万元购买70台计算机,分7期对374名官兵进行网络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76人获等级证书。组织部队进行了游泳、滑雪训练和俄语学习,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人才支撑。着力解决边境管控“四难”问题。
  【强边固防工作】 围绕落实“五边”要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边防建设新路子。坚持党委常委议勤制度,结合多年来边境地区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研究汇编了涵盖1o种情况的《边境突发事件处置程序汇编》,在重点地段增加了船艇锚泊勤务和驻点执勤。边防四团投入29万元自购4艘摩托艇,在重点敏感地区管理上,发挥了明显作用,杜绝了重大涉外事件,一般涉外事件比上年同期下降 20%。以军区“五边”要求和省军区首长“以人为本,执勤为民”的指示为指导,在边防四团一营二连积极探索边防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与军民共建、拥政爱民、为振兴龙江建设小康活动相结合的路子,并召开了试点现场观摩会。拓展新形势下党政军警民协勤联防、合力治边、建设和谐边防的新思路,实现了富民兴边与依法管边双赢,其做法被军区转发,被总参《军事》杂志刊发。分两批组织师团两级边防军官代表16人首次与俄军互访和边防勤务观摩活动,促进了外交睦边。集中力量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保证了黑瞎子岛勘界工作顺利进行,受到外交部和总部的肯定。进行了“封江育渔”可行性调研,摸索了边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调研材料被新华社内参刊发。
  【狠抓部队管理】 针对分区部队实际,深入开展了“学法规、用法规、促正规、深化从严治军”和“三抓一树三确保”活动,增强了干部依法带兵、依法行政,战士依法服役、依法律己的自觉性,无责任事故和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围绕落实军区“三个法规性文件”,探索了落实法规制度的有效办法,边防四团总结的《从严治军要克服“三种倾向”》被总参《部队管理》杂志刊用。严格按照新标准规范“四个秩序”,分别在分区机关和两个团队抓了机关科(股)、连(中)队、哨所(艇组)三个不同类型的试点,组织了观摩活动,指导边防四团制定了《边防连队正规化管理量化评比细则》、《小远散单位管理10条措施》;指导一艇队区分明水期和冬季集中整训期分别重新规范了 “四个秩序”标准。针对 87个干部岗位调整为士官的实际,严把“选、教、训、管、用”五个环节,士官队伍“四率”配套建设水平基本达到了上级要求,转岗士官称职率达100%,一艇队在军区士官队伍建设座谈会上介绍了经验。省军区在一艇队召开了士官队伍建设座谈会,边防四团加强士官队伍能力素质建设的做法在会上印发。把精简整编工作作为一项的政治任务,严格按上级要求和时限落实新编制,分区先后 4次召开常委会研究贯彻落实方案,师团两级分别召开了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工作会议,明确了在对象上以机关为重点、在内容上以人员(器材、装备和经费管理)为重点,明确了领导责任,逐级落实了职能分工。军分区机关合并了3个科(室),清理了5个超编机构,调整精简干部18人,士兵31人。按照上级规定,结合干部转业(复员)和调整交流,由军分区拟定调整计划,对军分区、边防四团、一艇队和人武部的超编人员逐步消化,2006年底前调整完毕。把落实各级职责、预防季节性事故案件、人员八小时外管理、动态武器弹药管理作为经常性管理工作的重点,保持了部队安全稳定。
  【基层全面建设】 依据《纲要》对照先进典型,广泛开展了“揭矛盾、找差距、谋发展、争作为”活动。基层全面建设呈现良好上升势头。边防四团二营七连和一艇队3416艇被省军区评为先进党支部, 3人被省军区评为优秀党员。坚持把改进作风作为落实帮建任务、提高帮建质量的实际举措,军区确定帮建边防四团任务后,党委一班人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由师团两级主官牵头,成立了“落实帮建任务领导组织”,制定了“落实帮建任务推进方案”,先后5次组织人员到吉林省军区和省军区边防一、二、三、五、六团等单位参观见学。聘请了6名国家二级建筑师,进行实地考察和设计施工方案。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协调,解决帮建经费缺口200余万元。军区、省军区确定的 78个帮建项目除通信光缆外全部完成。依据军区帮建十条标准和省军区《通知》要求,分区两位主官分别带队,逐连逐哨对帮建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通过帮建不仅使四团的基础设施、作战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而且使各级党组织的能力建设得到增强,官兵思想稳定,士气高涨,基层全面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落实省军区“大抓人武部和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两个延伸的指示,围绕“基层人武部怎么建、基层武装工作怎么抓”,在全市范围进行了调研,摸清了佳木斯市民兵基层组织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对策,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调研报告。下大力抓了民兵整组,完成了码头抢修、江河运输等 5个民兵分队的布局调整,开展基地化训练,提高了民兵经训率和专业对口率。进一步落实平时征兵准备工作,已登记适龄青年 2.7万人,兵役登记率达85%。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协调市政府拨款300万元新建了市民兵重武器仓库,保证了在乡镇政府机关精减撤并情况下,武装工作“牌子不摘、阵地不丢、人员不减”。把边防一线民兵训练、装备、执勤纳入一线连队,实行双重管理、兵员互补、资源共享,促进了战斗力生成。调研总结的《要把边防民兵建设为管边、守边、护边的重要力量》在军区边海防民兵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
  【后勤装备建设】 坚持“一保战备、二保生活”,投资1.2万元完善了分区本级后勤“三室一库”、团队“两室一库”战备设施建设。坚持财务规范化管理和财务人员素质培养,在省军区年度会计业务评比中,分区和边防四团分别获边防军分区组和边防团队组第一名。边防四团“提高基层财务保障效能”的经验在军区基层财务管理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落实军区关于资金集中支付改革的要求,对 7个人武部施行了资金集中支付保障,运行良好。科学制定两业生产规划,指导连队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种好 “精品地”,丰富了战士餐桌,95%的建制连队吃到了食物定量标准。在省军区的高度重视下, 985型巡逻艇基地一期工程正在收尾。一艇队自筹资金300万元,改造了两个中队的兵舍和办公楼,改善了官兵工作和生活条件,被评为“全军绿色营区先进单位”。认真落实《部队装备管理秩序要点(试行)》,扎实开展“装备条例学习月”活动,增强了依法管装、爱装、用装意识,对全区装备进行了普查和重点维修,提高了装备质量,一艇队“船艇综合训练模拟中心”建设和使用的经验代表军区在“全军装备机关业务建设座谈会”上作了汇报。承办了军区赋予的船艇装备维修技术骨干培训任务,共为辽宁、吉林两个省军区的船艇部队和二艇队培训了23名船艇装备维修技术骨干。圆满完成了民兵高炮大修上送、报废武器上交和同江市民兵武器库搬迁等任务。军械装备完好率、车辆装备完好率、观通器材完好率分别达 99%、89%、97%。一线连队均实现了保温车库。军区和省军区帮建四团后装工作的41 项内容全部完成,确保了保障有力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