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鸿基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佳木斯鸿基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经济效益】 2005年,佳木斯鸿基集团圆满地完成了生产经营任务。全年集团水泥和商品熟料总产量达57.89万吨,同比增长3%;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57.96%;实现税金3 766万元(全口径),同比增长73.15%。“福庆”品牌实现全产全销.在黑龙江省东北部水泥市场居主导地位;在全国、全省同行业大面积亏损的形势下,鸿基集团成为全市重点骨干企业和全省水泥行业的前两名的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项目建设】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把日产2 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以下简称2号线)建设做为重中之重,在融资环境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不靠银行靠市场,走多渠道融资之路,千方百计自筹资金以分期用水泥支付工程款,争取市、县两级政府支持,分割承包安装工程等项措施,有效地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集团各企业、单位、部门形成整体上的合力,机械安装公司、动力车间和车队等单位协同作战,项目部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第一线,克服重重困难,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有序进行。推进矿山改造原料基地建设,达到投资最少、工期最快、效果最好,节省投资近 1 000万元。采石厂在生产工作中,走在了集团各企业的前列。
【生产经营】 继续保持 1号生产线的高效运转,全力搞好集团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一是加强生产指挥调度。进一步搞好对整个生产工艺系统的有效控制考核,实现了生产稳中有升,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年水泥生产作业计划。二是加大技改力度。对 1号线的重点部位进行了四大项技术改造,提高了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三是创新生产工艺。利用粉煤灰做混合材生产水泥,为企业带来 300多万元的效益;使用中煤生产水泥,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砂岩替代黏土工艺,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征地费用。改革和创新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在2005年煤价上涨一倍,吨水泥成本增加30元的情况下,单位成本比同期下降 16.30元。同时,严格控制工艺配料和化验检测等关键环节,加强了原燃材料供应和设备电器维修等方面的服务保障,确保了生产高质量、高增长运行,多项指标创历史新纪录,实现水泥总产量、熟料月产量、主机设备运转率、多品种水泥生产四项新突破。2005年实现纯经营利润 1 400万元,同比增长 57%。此外,鸿福公司、富锦公司、县水都较好地完成集团下达的生产任务,特别是在关停淘汰污染严重超标的旧生产窑型并向粉磨站转化的过程中,能够顾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局.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赢得发展的机遇。采石厂碎石和块石总产量达 80万吨,氧化钙平均达 50%以上,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四是抓好市场营销。积极应对市场竞争;采取淡季冬储、旺季提价等有效措施,组建销售总公司,形成了整体营销合力;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巩固了集团产品在黑龙江省东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主动出击抢占市场,抓大项目竞标,抢重点工程营销,成功占据了全市通县(市)公路建设市场的垄断地位,拉动了福庆水泥的市场销量;开展销售全过程服务,以售后优质服务拓展水泥销售市场;组建了鸿基物流体系,降低了水泥运输成本,起到了平抑水泥市场价格的作用;新建了销售结算大厅,优化了服务环境;创新营销方式,改变过去春节前后搞冬储水泥的营销模式,抢前抓早,在10月份当其他水泥厂家研究水泥冬储价格的时候,已经预售冬储水泥20万吨,到位资金 4 600万元,并与高等级公路等省、市重点工程签约水泥40万吨,与产品销售半径之外的水泥粉磨站签约商品熟料20万吨。创造了零注动资金运作和低成本营销的成功范例,实现了产品产销率和货款回收率两个100%。2005年,从环境保护的大局出发,主动关闭了县水和鸿福公司的“一立两转”三条生产线,在保护环境清洁生产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区域环保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企业管理】 坚持管理创新,向管理要效益。一是深入贯彻实施 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增强了标准的适宜性和实用性,使基础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二是强力推进扁平化管理和日成本核算制度。精简人员近二分之一,优化岗位配置,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强化了成本控制手段,在第一时间提供快捷准确的数据,日成本核算方法在全省会计工作会议上得到一致好评和推广。三是加强管理监控工作,每天通过监控员在线监控,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生产经营运行状态、走势及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判断,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行成本和纠错成本。四是强化质量管理,增强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稳步提高产品质量。集团获得佳木斯质量信誉 AAA级企业称号和省质量管理奖,“福庆”牌水泥再次获得“黑龙江名牌”称号。五是强化管理措施。在公司内部实行生产调度、大宗原燃材料采购、产品市场营销、财务结算的“四统一”管理制度,有效地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了公司的整合、调控、带动、主导的作用。六是加大员工培训的力度。坚持实施全员培训战略,采取以会代训、专题报告、校企联合专业培训、电化教育及各单位自行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对所有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管理知识、企业文化等方面系统的知识培训,使员工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2005年,公司被命名为“黑龙江省文明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