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黑龙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佳木斯黑龙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经济效益】 2005年,佳木斯黑龙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6 375万元,同比提高39.9%;实现销售收入20 987万元,同比提高44.9%;完成工业增加值 2 536万元,同比提高5.19%;实现利税861万元,同比提高57.12%;流动资金周转为3.26次;成本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8.4%,同比下降1.7%;完成出口产品2 872吨,同比提高30.07%;实现出口创汇额5 683万元人民币,同比提高66.17%。
【技术创新】 围绕用三年左右时间把公司销售收入由1.3亿元增加到5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全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积极开发新产品、新品种。1、公司有8 000吨/年2.4一二氯苯氧乙酸项目;500吨/年2甲基—4氯苯氧乙酸项目;300吨/年精吡氟禾草灵;300吨/年恶草酮原药;200吨/年噻酚磺隆原药;污水处理等6个项目的可研或初级设计通过了审批。2、利用集团投入的1 500万元,完成了2.4—二氯苯氧乙酸一期工程建设;500吨/年2甲基—4氯苯氧乙酸改造和烧碱扩产改造工作,今年已获明显收效。全年预计生产烧碱31 000吨,同比增长11.69%;生产2.4—D酸4 290吨,同比增长 75.6%。3、精吡氟禾草灵和精氟吡甲禾草灵项目于3月开始施工建设,10月底全面竣工,11月8日正式投入试生产并一次试车成功,11月23日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精吡氟禾草灵。该项目总投资2 600万元,采用德国ABB技术和设备,工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将DCS 系统首次在公司应用于精细化工生产,对提高公司生产装备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4、300吨/年恶草酮项目和废水处理项目已完成项目前期工作,进入项目设计阶段,如果资金及时到位,可立即开工建设。5、投入 80万元对氯乙酸进行扩产改造,在原有装置基础上,对现有工艺及设备进行调整,由月产240吨增加到400吨,预计在12月末投入使用。6、投入160万元对电解槽整流机组进行更新改造,选用国内著名厂家九江整流器厂的产品,采用目前先进成熟的可控硅整流技术,满足了氯碱生产的要求,电解、气体的稳定性大大提高。该机组裕量大损耗低,并以 PLC监控装置为核心,采用数字调节控制触发系统,1+1热备用构成单机组高可靠稳流触发控制系统,机组 PLC监控装置可完成对机组高压断路器,整流柜就地控制柜等机组整流设备的操作控制,故障保护及数据采集等功能,更易于操作和管理。 7、小改小革成效显著。机加分厂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套埋弧自动焊接设备,解决了以往手工电弧焊接存在的缺陷,节约资金近 5万元;农药分厂完成了二氯酚尾气回收改造工作, 4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资金上百万元;电站分厂根据汽机运行情况,把2#汽轮发电机大修周期由3年延长到4年,可为公司节约大修费 7万元;电仪车间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了公司 5台西德进口有载开关检修技术难题,为公司氯碱系统安全稳定生产提供了保证;氯碱分厂液氯缓冲罐改造、盐水皮带运输机更新等,改善了设备运行状况。
【企业改革】 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根据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关政策,及时制定了《下岗职工并轨方案》,及时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有 264人按时发放了经济补偿金169万元保证了下岗职工的稳定。 为了调动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不失时机地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公司为全体在岗职工平均晋升一级工资,并对艰苦岗位给予了重点倾斜;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理顺并提高了职工加班工资;在新产品分厂启动了岗位技能工资试点工作;为在岗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根据市政府给予的政策,为129人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为 52人办理了病退手续。为新产品按时投产,开展了招工招聘工作,有70人被录用到新产品岗位。
【企业管理】 一是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强化采购管理,规范采购行为,制定和实施了《物资材料招标比价采购实施细则》,有效地控制了材料采购方面的跑、冒、滴、漏问题,全年可节约资金 220万元。为解决原煤采购紧张及质量波动问题,成立了采购原煤监督管理小组,由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主管领导亲自深入供货商考察,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调整,收到了明显效果,原煤的质量和储存量都在稳步提高。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原有财务部门采用微机记帐的基础上进行的ERP一期工程建设(财务业务一体化工程),历时6个月,总投资26.8万元,到2005年 5月项目竣工投入运行。目前,公司的采购、库存、国内销售、国外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数据全部采用微机管理,实现数据联索,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三是进一步依靠广大职工参与管理。通过各种形式发动职工对企业管理献计献策,共收到职工合理化建议84条,对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公司领导班子逐条研究,并分别落实到各分管领导和部门进行整改。公司主要领导还与各分厂中层干部进行普遍谈话,征求对企业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基层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公司及时调整了一线职工的奖金及分配方面的政策,对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安全生产】一是坚持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消除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死角”和脱节现象。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保证各分厂、车间、工段、班组四级安全管理网络不缺员、不空位。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把安全教育作为安全工作的切人点。 认真组织广大员工学习 《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开展“三级”教育,新人厂的职工和岗位变动的职工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上岗。进一步深化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公司投入近 5万余元对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电工、焊工、危险品从业人员等百余人进行了安全培训,使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率达到100%。同时,积极开展了班组安全生产达标活动,健全和完善班级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对职工进行严格的安全、消防、环保知识考试,考试不及格者补考一次,再不及格下岗培训。参加安全知识考试人员共计894人,不及格人数为 38人,占总人数的4.2%。三是强化安全生产的管理。坚持开展“三级”安全检查制。即公司每月组织联检;车间、工段每周组织自检;班组坚持严格交接班和班中巡回检查制度。还不定期组织由公司领导带队,各分厂主管安全厂长和安全员参加的综合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全年共检测I、Ⅱ类容器144台,Ⅲ类容器 6台,压力管道273条,合计2.1万米,3#炉定检,共投入检验费36万元。所有酸车、碱车、氯车按检验规定全部按期完成检验工作,检验费用44.7万元。共计投入 4万元维修更换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全年共查出隐患176项,整改率为98%,整改重大隐患8项,整改率为 100%。公司没有发生重大安全和设备事故,负伤率为5‰以下。2005年6月,公司获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颁发的全省第一批《安全生产许可证》。
【企业文化】 公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构建文明、和谐的企业氛围。一是在职工中开展“爱祖国、爱公司、爱岗位、学技术、学管理、学先进”征文活动,全年共有18人获奖。二是开展青年文明岗位竞赛活动。有1个班组获省级文明号荣誉,有6个班组获市级青年文明号荣誉。三是活跃和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开展了“迎新春”板报赛,“三八”妇女节女职工跳绳、踢毽和棋类比赛,“五一”节职工长跑比赛和庆“七一”大合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振奋了职工精神,提升了企业文化水平。四是加强了环境建设工作。公司厂区新铺彩板650平方米,绿化38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