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水上运输

水上运输



  【经营指标】 2005年,佳木斯船务公司完成货运量41.3万吨(其中外贸木材运量 32万吨,占总运量的77.5%)、货运周转量1.5亿吨公里,分别为年度计划的98.33%和115.38%,为上年同期的103.52%和107.33%;完成客运量33 887人,250万人公里,分别为年计划的96.82%和95.78%,为上年同期的106.08%和 104.68%;完成运输收入2 071万元,为年计划的 97%,为上年同期的108%;运输成本1 805.8万元,为年度计划93.81%,为上年同期的 99.55%;千吨公里单位收入138元,千吨公里单位成本120元;管理费支出583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7.76%,为上年同期的103.53%(管理费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资和养老保险与上年相比增长);营业外支出 54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20%,为上年同期的127.66%;营业外收入218.6万元,为年度计划的82.49%,为上年同期的64.26%;其它业务利润15.3万元。全年公司预计亏损 161.4万元,扣除工资增长因素,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亏损不超100万元的减亏目标。公司2005年初国有净资产2 915.9万元,年末国有净资产为2 712.5万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93%。
  【运输生产】 为确保夏航生产顺利进行,公司共投入 420万元资金进行船舶修理,是近年来投入资金最多的一年,其中4艘千吨驳和2艘机动船大修投入220万元;中小修投入200万元。完成1 200余项中小修项目。4月22日,修船基地赴同江,利用25天时间对同江、富锦卧泊船舶进行突击抢修,确保 5艘推轮、44艘千吨驳按期投入生产运行,及时投入外贸航线运输。年内共计上台抢修船舶 144艘次,保证了船舶的良好状态,为运输生产提供了运力保证。针对开江时间比上年相对拖后,及时成立了船舶出坞指挥部,组成 3个船舶出坞工作组,分别负责佳木斯和富锦、同江、抚远等地卧泊船舶出坞和防冰汛工作。4月14日开始出坞,至 16日卧佳木斯港船舶顺利出坞;4月19日至4月21日同江出坞结束。大庆503轮于4月17日首发嘉荫,2005年夏航运输生产正式开始。上半航期,在外贸航线尚未开通之时,公司积极组织上江煤炭货源,抢运上江煤炭13 914吨。外贸航线开通后,加强外贸货源组织,全力投入外贸运输,载至 7月末,共组织外贸船队24组,总计完成货运量238 484吨(其中外贸运量194 699吨,占货运总量的81.6%),完成货运周转量8 450万吨公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 215万元(其中货运收入1 197万元),分别为年计划的52.76%、60.36%和56.58%;公司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亏171.78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好于上年同期,实现航期过半,产量收入双过半,创下集团组建 5年来的最好成绩。下半航期,针对货源不足,中俄双方争抢外贸货源,启运港在俄方,上江煤炭运价偏低,加之 9月末松花江水位回落严重枯水,生产面临严峻形势。公司组织开展了“百日会战”,把货源组织作为重中之重,利用与传统大货主的合作关系以及运力优势,抓住外贸主线,抢占外贸运输市场;克服秋季枯水、货源不足等诸多困难,积极与货主和外代部门联系和沟通;抓好船舶运行的衔接和港口装卸环节,加快船舶周转等多种措施,共组织20组外贸船队,全年共组织外贸船队44组,比上年多发出6组。同时应对松花江秋季严重枯水,及时组织同江过驳,捣驳 11.3万立方米,全年外贸运输总量达到了32万吨,是开通外贸运输有史以来最高的一年。在抓外贸运输主线的同时,努力运作上江煤炭和进黑龙江煤炭运输,利用水位优势,加大船舶载量,参与煤炭运输竞争,全年共运输煤炭5.6万吨(上江煤炭2.9万吨),为上年的187%,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盯住石油、杂货等零散货源,积极开发出口焦炭等新货源,降低货源单一的风险,充分利用水位较好的良好机遇,合理装载,充分发挥船舶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抓住港口装卸船环节,尤其是佳木斯港和富锦港的卸船进度,及时掌握外贸航线船舶及货主的动态,搞好衔接,努力减少船舶压港,加快船舶周转,保证供驳。
  【改制并轨】 按照公司《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人员分流安置方案》的安排,完成了对主辅分离后废业单位的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完成了物业公司资产清查和改制前的内审工作,按照国资委的要求聘请了指定中介机构进行了审计和资产评估,确定了物业公司的股权结构,国有股全部退出,对物业公司原管理的船坞、招待所、公产房等主业资产的管理职能划归相应的部门并交接完毕。涉及分离的资产、人员安置、股本构成、法人治理等都已明确,分离协议已经起草并达成一致意见,年内公司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将全面结束。根据黑社保发[2004]6号《关于黑龙江省省直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实施办法》和《集团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对429名下岗职工实施并轨。自筹并轨补偿金184.7万元,补发工资、独生子女费等58万元,补偿金足额发放到位,并将并轨职工档案及时移交佳木斯市失业保险局。
  【各项管理】 进一步加强各项管理。一是加强生产管理,狠抓运输生产的组织,开航前,公司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生产领导带领商调负责人积极走访外贸货主并签订了运输协议;外贸航线开通前,集中运力抢运上江煤炭,战枯水抢运期间,将外贸木材的目的港变富锦为同江降低了运输成本;精心指挥船舶运行,科学合理安排运行组织;千方百计招揽货源,高度负责确保货运质量,为公司整个航期运输生产的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加强财务管理。完成了2004年度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通过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加强成本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成本计划,控制成本支出,在燃油涨价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保持了运输成本低于上年,管理费中的变动费用略有下降;按照集团的部署和要求,接受并通过了国资委对公司2004年度财务工作及清产核资工作检查、省监事会2004年财务检查和集团审计部对我公司2004年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了资金管理,制定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清回陈欠应收账款 220万元;加大对个人备用金和职工欠款的管理和清收扣款力度,清回各种欠款17万元;完成了清产核资的后续管理工作,建立了核销资产和应收账款的辅助账目并落实责任进行管理。三是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结合“安康杯”和船舶、班组安全生产竞赛,组织开展“百日安全教育活动”,不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对船舶大修、坞池炸冰等危险作业实行重点监控;加强安全检查,全年共进行安全大检查36次,日常安全检查86次,检查船舶42艘次,整改事故隐患和管理问题 4项;不断完善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公司两艘油轮于 5月10日通过审核,获得了“安全管理体系临时证书”,7月5日通过了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证明和油轮安全管理体系正式审核,获得正式证书,为公司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事故频率和事故损失均降至近年来最低点,全年没有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和工伤事故。四是加强劳动人事管理。重新核定了编制定员。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 238人。取消了原分解驳作业队,将人员和职能分别并入技术部和货商处,进一步适应生产经营规模和管理的需要。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制定了2005年工资分配方案,提高了职工收入,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加强了职工培训工作,举办油轮船员培训班、管理部门无纸化办公培训班等各种培训班,培训人数 325人次。五是资产管理。对船舶大修钢板等大宗物资采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办理;船厂机加设备、饶河站房、龙货604轮、两艘600吨槽形驳等闲置资产,全部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履行请示、批复、评估、拍卖程序后进行出售。六是加强制度化建设。重新修订了《差旅费、加班费、津贴、误餐费、夜餐费、保健费标准》、《管理人员岗位工资考核办法》,实行了部门负责人岗位工资责任抵押制;制订了《经营管理失误经济损失责任追究处罚办法》、《各种借款报账规定》、《办公自动化设备耗材管理制度》,重新核定了《管理部门电话费标准》,控制支出,降低费用;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审定,对已不适用的进行修订或废止。七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公司下发了《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办公系统的通知》,举办了无纸化办公培训班,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恢复了网上公文流转,收发文处理全部使用网络办公系统进行处理,逐步扩展网络办公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功能。推进了公司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