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
航道
【各项指标】 2005年,佳木斯航道分局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指标。 1、依佳线计划180天,实际完成201天,为年计划的111.6%。2、佳同线计划190天,实际完成 201天,为年计划的105.7%。3、黑同线计划170天,实际完成177天,为年计划的104.1%。4、同伯线计划170天,实际完成185天,为计划的108.8%。5、乌苏里江计划160天,实际完成163天,为年计划的101.8%。6、航标维护正常率达到 100%。7、年度完成土方量:16.78万立方米。其中:工程挖泥8.09万立方米。维修性挖泥4.O4万立方米。港务挖泥 4.65万立方米。8、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了全年无事故。9、航道养护费征收达到26万元。10、预计年度分局自行解决收入160万元。其中:对外经营收入80万元,工程施工收入80万元。在完成上述各项指标的同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采取了如何措施,开展了年度内的各项工作。
【冬修备航】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冬修工作做了周密安排。 1、根据修理项目,合理安排船舶卧泊及修理。利用船台对龙标2404、龙标 2408、龙工501三艘船舶进行了换底及抽轴换套修理。解决了船舶漏水严重的问题。在冬修工作中严格控制修理费用,把有限资金用在重点项目上,冬修期间新安装了十座船用探照灯,更换了十个铸钢推进器,大修了八台机器,使船舶的设备状态得到了提升。 2、确定冬修重点。将由于年久失修,不能保证泥泵正常运转的龙浚 10号挖泥船项目列为冬修重点,恢复了该船的生产性能。3、及时采购航道生产所需物资,及时发放到船间。组织力量对油罐检查孔及管路阀门进行了重新安装封堵,油库恢复使用,在开航前按时接收燃油,保证了航期船舶的燃料供应。针对航标灯改造工作量大,人员少,时间紧等困难情况,抽调人员抢时间组装,在开航前完成400盏 HD—00航标灯组装任务,并及时发放到各航道段、保证了航期正常使用。 4、对生产一线所需的各种生活用品如行李、药品、煤气罐提前进行了安排,对船间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提前进行了检测,保证了航期船间的使用。5、对生产一线人员进行了适当调配,提前制定了 《出航安排》,《战枯水方案》,提前对水情、冰情进行了分析,并及时通报到各有船单位。
【航道生产】 2005年开航后,各航道段及时投入到本段工作,测水、摸沟、移标改道,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标道,将标志设置在最大深槽内,为水运船舶运营提供安全经济的航道,保证了通航天数。航期内,各航道段共打冻坑236个,移动标志476座次,设置棒浮标54座次。为保证佳同线航道畅通,流冰过后即安排龙浚10船尾随冰排下航到达631#工地进行施工,提高了该处的通航能力,秋季又安排该船对639#、523#浅滩进行了疏浚,为运输船舶提供了安全经济的航道。航管O3船充分发挥了先锋指挥船作用,在675#主要碍航浅浚河段严重积淤无法通航的情况,及时移标改道,恢复了该河段的畅通,减少了挖泥拖带施工,节省了资金。为更好的落实好“两项承诺”服务,各航道段主动为各类船舶提供本航段的航深及航道变化情况,遇有搁浅船舶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协助脱浅,受到了运输船舶的好评,夏航期共为各类船舶引航、协助脱浅20多次。中俄第46次例会协议变标项目由中方执行四项,安排专人到黑、乌两江现场指挥执行项目,使本区段协议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为确保界江二期疏浚项目完成,流冰过后及时安排生产技术人员随龙浚17船经绕航到乌苏里江工作,经过30天奋战,全部按照上级的要求完成了饶河上、五人班岛两处浅滩的挖泥施工任务,达到设计要求并验收一次性合格。抓好标志规格化工作,对各段标志规格化方面的问题派专人进行指导、整改,同时对黑、乌、松三江的标志进行了全面打草、刷油、高差间距调整等工作。通过实践解决了 HD—100新型航标灯调光困难等问题,达到了航标杆直板正、高差间距合适、标志易见、灯光稳定明亮。同时强化了各船段的基础工作,在航道局的航标联检中,桦川航道段取得了内河第一名的好成绩,界河罗北段的航道航标维护及基础工作也受到了各级领导及专家的一致好评。另外,还对绕航、引航工作进行了合理周密的安排,全年共组织绕航36航次,为各单位及时提供了绕航区段的航深,保证了绕航船舶的航行安全。按照《外籍船舶引航管理规定》要求,与海事局、外轮代理公司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按时组织安排引航工作,及时圆满的完成了各类外籍船舶的引航任务,全航期共完成引航34航次,预计收入引航费八万元。
【航政管理】 加大航养费的征缴力度,采取水陆两条线的办法,派出征缴人员,深入到辖区内各有船单位进行宣传贯彻新修订的《黑龙江省航道管理条例》。同时,按照省航道局的指示精神,与佳木斯航务管理处、航运公安局等单位联合进行了一次航养费征缴会战活动,共征缴航养费26万元。同时,加大了对航政管理的执法力度,对各采砂点的审批做到了严格把关、不徇私情,有效规范了采砂市场,杜绝了私采、乱采和不在审批地点采砂现象的发生。通过文明执法,严格审批,没有发生一起非法采砂和碍航事件。
【经营创收】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对外经营工作良性发展。针对经营形势,继续组织水上运输,外贸运输,对外承担清淤施工等形式创收,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创收任务。由于个别船员的安全意识淡薄,2701船队出现了丢舵,组织装船速度过慢,没能抓住时机返航,遇到了严重枯水,发生了2701船队打漏搁浅。在航道局领导的关怀下,在兄弟单位的全力协助下,经不懈努力使2701船队历时100天安全返回佳木斯市,经过积极努力,使营运损失降到了最低线。
【创建文明样板航道活动】 根据交通部和省交通厅的创建标准及要求,把创建文明样板航道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分局自上而下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的创建机制。对各航道段的创建工作定期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形成了航道段自查、分局自检、省局联检的检查考核制度。及时把自检和省局联检的考核结果和整改意见反馈给各基层航道段,指导基层的创建工作。还通过抓桦川航道段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带动了整个分局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努力佳木斯至桦川段45公里航道已通过省厅初验。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样板航道”活动,使各项工作都发生可喜变化。航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航道航标维护质量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船容船貌、局容局貌等环境建设得到改善,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文明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有力的推动了分局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协调发展。
【内部管理】 一是加强财务管理。按照省政府要求,三月份省直预算单位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管理,提高了资金拨付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了资金监管,规范了财政收支活动。同时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开展经常性的经济分析活动和财务监督管理机制,使分局的财务管理工作纳入了正规化管理轨道。二是加强安全管理,多次安排专职安全员深入到生产一线贯彻上级指示和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分局所有船舶的安全档案进行了整理、填写、签字,给所有的船舶下发了“乘船须知”,从而提高了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防止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三是加强设备管理。把设备管理工作与分局的航道生产,经营创收工作紧密结合,对冬修和航期的设备管理工作进行了合理安排,经常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生产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对在航期出现的技术问题和故障做到及时排除,同时注重安排航次计划,采取减少非生产性用船等措施,有效的控制了能源消耗。四是加强人事管理。合理调配生产人员,保证了岗位人员的适任能力。结合工作需要,分别举办了航道航标、轮机、安全教育及书法培训。协同海事部门为22艘船办理了最低安全配员证书,保证分局所有船舶达到海事部门要求,所有船员持证上岗,保障了夏航期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还加强了物资管理、房产管理、计算机管理,档案管理等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航道器材厂是分局所属的经济独立核算部门,克服困难,出色的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完成产值达到60万元。同时对购进的四台机床已全部安装完毕,试车成功,为今后的船舶修理,机械加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