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烟草专卖

烟草专卖



  【经济指标】 2005年,市烟草专卖局 (分公司)圆满完成各项经济指标, 全市销售卷烟77 193.6箱,超计划193.6箱,为计划的100.25%;超同期1 749.8箱,同比增长2.32%。实现税金1 585万元(不含所得税),同比增长1.47%。其中,卷烟销量按计划完成情况排名为同江销售6 761.5箱,为计划的116.58%;抚远销售3 973.8箱,为计划的104.57%;富锦销售14 947.3箱,为计划的103.09%,分公司销售26 109.1箱,为计划的102.77%;桦川销售 6 013.3箱,为计划的101.92%。汤原销售7 889.7箱,为计划的98.62%;桦南销售10 888.7箱,为计划的90.74%,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各县(市)公司上划后的亏挂包袱全部得到解决,企业已经甩掉历史亏挂包袱。
  【专卖管理】 开展打击卷烟制假贩假,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建立联合打假打私协作制度,加大对涉烟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与工商、邮政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分别制定联合协作制度方案,并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涉烟刑事案件移送备案制度及督查督办制度,进一步推进了邮寄违法卷烟和无证经营卷烟的监管工作步伐。一年来,全市共查处案件566起,大要案3起,罚没卷烟1 050.65件,收缴烟叶及烟丝65吨,总案值224.71万元。其中:收缴假冒商标卷烟1017.37件,标值达201.68万元,判刑 2人,行政拘留3人,对违法者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建立卷烟市场立体延伸网络,加强边远地区及重点区域的专卖管理。成立建三江农垦烟草专卖分局和建三江农垦分局公安局驻烟草专卖局公安值勤室,把农垦烟草经营全部纳入专卖管理范围,全力推进农垦地区专卖管理网络的有效延伸工作。严把口岸关,对免税店实行到货检查和随时抽查制度,有效遏制违法经营行为,严把特殊零售关,加强对辖区监狱连锁店卷烟进货调运的规划和管理,全力推进属地管理、属地供货。严把重点零售关,抓好重点户和重点区域的管理,为辖区内的违法烟贩和重点违法经营户设立户籍档案,实行包户管理责任制,并进行阶段性目标升级管理,对空车配货站和商业城、桥南街等烟贩重点活动区域,实行了轮流值班监管。严把烟叶收购关,积极配合属地烟叶公司(站)在烟叶收购中的专卖管理工作,严厉打击擅自收购和贩运烟叶的违法行为,共查处违法收购和贩运烟叶案件6起,收缴烟叶52.7吨,案值达 21.3万元,查处非法生产和贩运销售烟丝案件11起,收缴烟叶17.25吨,案值达5.23万元。建立专卖诚信服务网络体系,专卖管理由“强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开展了诚信守法销售户的评比活动,对全市的 5 259户卷烟诚信守法经营户实行挂牌奖励。发挥零售户自我管理小组的作用,增强零售户的举报意识和自我监督意识。对零售户实行守法经营活动评分通报制度。建立了党组成员包区、县,机关科室包市区片,“三员”包片的走访零售户制度,对零售户进行服务和管理。规范烟草专卖执法,定期组织专卖执法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专卖法律法规及业务技能培训。先后有125名专卖人员和 96名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参加了省局组织的统一培训考试,均获得法律知识统一考试合格证书。先后制定市场检查制度、程序和错案追究制度,实行了案件“查处分离”办法,严格执行专卖罚没款物的管理规定,作到罚没款“收支两条线”和“罚缴分离”,使市场检查、案件查处、罚没管理等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市烟草专卖局被评为佳木斯市“行政执法先进单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标兵单位”。
  【创新经营】 改变传统营销手段。变管理型为服务型,通过开展为零售户提供个性化的超值服务、特色服务和亲情服务。拉近零售户与烟草公司的距离,零售户满意度达 90%以上。变销售员为客户经理,经过考核分为高级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和见习客户经理三个等级。变被动销售为积极引导消费,进一步优化品牌结构,根据全市卷烟市场状况和卷烟货源情况,确定22个品牌为重点培育品牌,加大一、二类卷烟的销售。按照省局的要求,将五类烟作为销售重点,销售计划分解到各营销部和市区各区局,并制定相应措施,尽可能地多销五类卷烟。创新卷烟落销方式。县级公司改制后,分公司实行统一电话订货电子结算模式,全区销售的卷烟全部由分公司统一管理,统一组织货源,根据各地市场需求,积极组织适销对路的品种卷烟,超额完成了全年卷烟销售计划。统一货源分配,对全区14 510个入网卷烟零售户全部实行电话订货,对全区的货源进行统一分配和均衡投放,有效避免了因卷烟品种差异致使卷烟在地区间的非法流动,促进了卷烟市场进一步规范有序。统一物流配送,各市县每天订购卷烟,由分公司统一配送到各市县营销部,再由营业部进行二次配送。分公司与邮储合作,在全区统一开展了电子结算业务。目前全区电子结算率达52.56%,其中分公司本级为72.28%,全区结算金额达75%以上,均超过省公司规定的电子结算率标准和全国平均水平。创新物流配送方法,提升调剂运行质量。调整电话订货周期,把每周两次电话订货改为每周一次订货;整合配送线路,对相应的送货线路进行重新调整,送货线路由原来的75条合并为55条;精简车辆,将全区送货车辆进行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先后精简各种车辆 17台,节约费用近100万元;打破行政区域送货界限,实行就近就便送货。将原汤原县的8条线路划归佳木斯市区送货,原同江市的2条线路划归抚远县营销部送货、原富锦市的 5条线路划归建三江农垦局送货,有效地缩短了送货里程,节约了费用开支。
  【企业管理】 成立了预算、薪酬和投资三个委员会,重新修订了审批、费用管理、内部监管、人员调配、领导干部自律和局长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等项制度。分公司所有组织机构及相关负责权限,工作流程、执行程序等内容重新编辑成册,形成各项工作的制度规范。制定内部管理监督若干规定,使企业管理有规定、有条例,减少事后领导临时决定处理。以财务管理为龙头,实行费用预算管理,合理控制费用开支,使全市的三项费用支出大幅降低,2005年全市费用水平同比降低了4.06个百分点。实行政务、企务公开,对干部任免、固定资产投资或变卖等所有重大事项,事先进行公示,严格履行投资、预算、薪酬三个委员会的职责,实施阳光工程。把 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与企业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实现办公自动化,分公司为各科室和各市县局(营销部)配备了电脑及相关设备,安装了OA办公系统软件,分公司内部实现文件信息的网上传输。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全市的卷烟市场和机关干部考勤考评工作。重新修订了百分制考核办法,下发了《关于岗位奖金和效益工资的分配方案》,认真考核,奖优罚劣,有效地推动了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