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 2005年,市规划局共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市政工程规划设计、外委设计项目、单体设计等221项,其中指令性任务97项,占总工作任务44%,规划产值达1 000余万元。1、总体规划修编。佳木斯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通过省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该规划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以合理利用土地、突出城市特色、集约整合资源、塑造城市形象为重点,完成了全市的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和近期规划。 2、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未编制控详建设用地面积的10%要求,完成了610公顷建设用地的控详编制任务,超额完成了总任务的35%。3、市重点工程项目。一是园林规划设计。相继完成了沿江公园规划、猴石山森林公园规划、卧佛山郊野公园规划、水源山公园规划、圃西公园规划、煤机公园规划的设计,总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部分设计项目已按规划现正在施工。二是景区规划设计。进一步完善细化了占地10.24平方公里的柳树岛风景区规划和占地 58平方公里的四丰山风景区规划,规划了英格吐河景观带、王三五河改造工程、和平路景观轴线等,为打造佳木斯市“北方水城、生态园林城市”品牌奠定了基础。三是居住小区规划设计。重点设计了滨江小区、哈尔滨利民小区、临山庄小区、圃东小区等,规划用地面积94.4公顷,部分小区已按规划实施。四是积极承揽外委规划项目。先后完成了鹤岗消防规划、桦川县总体规划、抚远县总体规划等十余项规划任务,积极配合西部地区发展建设,援助西藏日喀则仁布县新区规划任务,规划占地面积86.2公顷。同时,为政府无偿设计建造了“英雄的东方第一哨”的标志性建筑,总投资15万元。另外,设计的《鹤岗市城市消防建设规划》荣获黑龙江省建设厅城市规划优秀设计二等奖,为黑龙江省消防规划提供了范本。4、市政工程规划设计。全年共完成市政规划项目 11个,水、暖、电、煤气等市政管线规划88项,道路规划及施工图设计29公里,各类市政管线14公里。一是高水准地完成了滨江路规划、光复路规划、长安桥、思邈街立交桥、铁路与干道立交等设计工作,规划路段总长度 3.3公里。二是相继完成了中山路步行商业街规划、新区步行街规划、新区政府广场规划等,规划用地面积43公顷。三是重点对市区内38条区街巷道进行了规划设计与施工,规划总长度9.4公里,全年共修建巷道 15条,总长度11公里。同时,规划设计了同江三连至街津口通乡公路,规划长度33公里。四是进一步细化了滨江污水截流干管规划、中山路地下人防工程规划、王三五河污水截流干管规划、王三五河河底标高设计及多项用地选址工作等,为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5、建立招商引资规划项目库。建立了《近期规划建设项目库》,将45个规划项目按照投资规模、效益回收、项目特点、规划指标等分类装订成册,为亚布力招商引资会和全国中小企业家论坛会老板到佳木斯市投资提供了详实数据。6、建筑设计项目。 先后完成了建兴综合楼、铁路住宅楼、抚远华夏东极商厦、煤机排架厂房、商校教学楼、园丁大厦等27个设计项目,总建设面积16万平方米。同时,相继完成了铁路党校、佳纺灯光球场、佳西村等15个勘察项目,钻孔256个,总进尺达 2 600米。7、单体定线规划项目。全年共完成哈尔滨圃东小区、教育大厦、中鼎人防大厦、妇婴分院、市委政研室综合楼、温州建材大市场等单体规划118项,规划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
  【城市测绘】 全面贯彻落实 IS0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 不断地提高城市测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全年测绘产品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82%以上。1、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测绘服务保障工作。一是完成了区街巷道改建工程测绘、王三五河改造工程测绘、农机大市场用图测绘等37项,23.4平方公里的测绘任务。二是完成了煤机厂、哈尔滨亿汇房地产公司等委托的 82项,5.5平方公里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测绘生产任务。三是完成了佳木斯市交通旅游图和实用挂图的制作任务并出版印刷了3 000套。2、测绘市场开发取得了新成果。积极开发测绘市场,走市场化发展道路。一是采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继续提高数字摄影测量加密技能,进一步完善“4D”产品生产体系,在完成日本新泻、鱼川、福岛、鱼沼、姬川等 25项,238平方公里1/2500 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 (DLG)制作任务。二是完成了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委托的佳木斯市区 225平方公里电子导航地图的制作任务,填补了佳木斯市电子导航技术的空白。三是努力开发周边测绘市场,承揽了双鸭山市80万元合同额的综合测绘任务,进一步提高了佳木斯市“4D”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开发水平。 3、高质量地制作完成了佳木斯市彩色卫星遥感影像图。为提供佳木斯市发展战略决策依据和远景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需要,采用1米分辨率、卫星高度700公里的美国艾科诺斯(IKONOS)高清晰卫星遥感图技术,制作完成了360平方公里佳木斯市彩色卫星遥感影像图。此项技术荣获黑龙江省2005年测绘科技进步三等奖。
  【城建档案】 1、广泛开展城建档案的收集与业务指导工作。 为配合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全年共收集建设工程竣工档案201项,其中2003—2004年区街巷道工程档案125项,建设工程档案15项,地下管线工程档案61项。共完成移交规划审批档案253 项,其中公建 83项,私建170项。严格执行“一书一证”制度,先后深入煤气、热力、电信等七个单位宣传《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并对中山路人防过街工程、王三五河改造工程、沿江堤防工程、“我的家”一期工程、消防指挥中心、中山名苑等工程进行了跟踪指导,全年共深入施工现场80余人次。完成了城市1:500地形图400余幅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与馆藏内 500幅地形图组成了佳木斯市区56平方公里的现状地形,为今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可靠数据。为宣传贯彻《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召开举办了学习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各管线单位的档案法制意识。2、进一步强化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按照 《城建档案著录规范》规范标准,共著录档案6 000余卷,整理编目1 500余卷,提供档案服务 2 300余次,接待查阅档案者780人次。为了及时、准确地记录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征集市重点建设项目形成照片档案1 563张,录像带4盘;整理2004年度城建照片档案126张,录像带12盘;先后为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黑龙江日报、市委外宣办、市房产局等单位提供照片档案126张,录像带资料 12盘,并编辑制作了回顾佳木斯市近三年来城市建设史迹《以人为本谋发展,城市建设谱新篇》专题片。3、系统、详实地编撰出《佳木斯百年城市建设大事记》。《佳木斯百年城市建设大事记(1888年—2004年)》以历年城市建设信息、大事件为主线, 重点叙述了佳木斯市城市建设的发展演变历程,全年共整理归档历史档案33卷,收集2005年建设信息45条,收集城市建设大事记18件,现已完成初稿。4、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 完成了佳木斯市城建档案馆网站的建设工作,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提供了有效途径。对照片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共扫描照片1 055张,录入《历史照片档案管理系统》 311张。对市区地下各类管网逐步实行了电子动态管理,实现了地下设施信息资料的数字化管理。
  【规划审批】 始终坚持严把审批关,对规划区域内的建设项目实行集体例会,市、局两级审批制度,审批项目一律公开公示,实现了规划许可的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管理。全年共召开审批会议17次,批办各建设项目308件,其中,用地项目78件,总面积 45.8万平方米;工程项目149件,总面积80.2万平方米。市政设施81件,配套工程 2.1万平方米,综合管线1.3万延长米。 1、严把用地审批关。严格执行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用地性质和标准,不断加强乡镇用地规划审批,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统筹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宏观调控城市建设用地的市场化运营,保证了全市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2、严格审查建筑造型。树立精品观、人文观、生态观理念,以建设实用性、审美性为重点,注重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积极打造现代化、个性化的建筑精品,凡是平、立、剖图纸与规划图、造型图不相符的,过不了初审关,上不了审批会,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城市整体品位和档次。 3、严格市政项目的审批管理。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审批、同步管理、同步验收”的原测,对无规划及手续资料不全的严格审查,不予批办,将随意埋设地下管线的违规行为控制在最低点。积极协调推进林海路综合管廊建设,并成功协助市政府举办了全国性的市政管廊现场研讨会。 4、进一步加强了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积极推行“一个窗口对外,内部服务一条龙”式的工作程序,通过开展阳光规划、阳光审批活动,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受到了建设用户的赞誉。2005年,市规划局行政中心服务窗口被第一批评为“红旗窗口”称号。
  【规划执法】 以维护法律法规、打击违法建设、维护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全年共查处违章建设23项,按标准严格放验线34项,面积39.7万平方米,下达督办通知单69件。妥善处理群众越级上访 11次。在全市划分四个宣传区域,积极向市民宣传 《城市规划法》、《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增强了开发建设单位及广大市民的规划法制观念和遵法、守法意识。加强了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的处理、规划管理、测绘管理、行政处罚行为的监督,以及行政处罚听证会和听证案件的调查,提高了城市规划依法行政效能。为了有效控制市区内和城乡结合部违法、乱建项目的发生,做到 “三个到位”(巡视监察到位、跟踪管理到位、惩治力度到位)。按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标准,严查、严打、严防, 有力地保证了城市建设有序健康地发展。加大监管力度,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重点复查、逐片排查的方式,定期对全市在建项目进行全方位大检查,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违规现象的蔓延。积极稳妥做好信访工作,全年共接待群众上访68人次,电话信访37次,受理信访23次,妥善处理集体及个人越级上访11次,信访答复率100%,满意率 95%以上,为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维护全市稳定大局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