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管理
住房公积金管理
【各项指标】 2005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全年归集 1.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30%,与去年同比增长28%,创历史最好水平;发放贷款4 274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42%,与去年同比增长185%;增值收益实现308万元,超年计划48万元,较上年增长了18%;贷款清收追回逾期资金97.2万元,逾期人数由原来的713人下降到现在的180人。当年个贷回收率100%。
【政策创新】 一是实施“双向延伸”,创新缴存政策。以《条例》规定的最低起缴点5%为中间比率,在参建和缴存比例标准实行双向延伸。一方面,降低参建比例。确定了缴存比例可实行小额起步,逐年提高的政策,建议管委会参建以1%起征点做为下限,县(市)、区可从2%起步;困难企业职工月工资在500元以上的,可月缴存 10元。另一方面适度提升缴存比例。根据2004年出台的政府2号文件,应中、省直等有条件单位的要求,最高缴存比例可提高到30%。全市新建住房公积金制度单位161个,新增参缴人数7 826人,年增加归集额 426万元;提高缴存比例单位12个,提缴人数726人;其中市区归集率达78%,覆盖面达到80%,比上年提高 16个百分点。二是实施“缩年放额”,创新贷款政策。对准贷缴存年限和贷款额度作了相应调整:1、缩短准贷年限,把准予贷款的缴存年限从 3年缩至3个月,通过降低准入门槛,为教育系统59名职工发放贷款411万元。2、放宽贷款限额,把贷款额度上限从 5—10万元提高至20—30万元。3、发放启动贷款,对有些集资建房的机关单位开工前发放部分贷款资金, 以保证顺利开工,全年发放1 000万元;对有困难的职工,允许提取公积金存款提前还贷。全年贷款4 724万元、购房提取 1 210万元,两项资金共5 934万元投入建筑市场。累计为3 100户家庭提供购房贷款 1.6亿元,为拉动房地产消费市场和活跃全市建筑业经济作出了贡献。三是服务改革大局,创新提取政策。为适应企业改制的需要,对职工与原单位解除工作关系须经劳动部门审批后给予提取的政策进行调整,及时为1 963名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支取1 775万元,占全年提取额近60%。
【“一站式”服务】 努力塑造窗口形象,坚持和完善“一站式”服务,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新建制度单位的登记、立户,并派专人出专车“一条龙”办理放贷、提取业务,对资料和手续完备的业务件,做到当场办结,阳光操作,不收取任何费用。使职工感到缴得放心,用得方便。管理中心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富锦电厂等基层单位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管理中心还实行联保贷款和提取还贷政策,为职工在贷款和还贷上提供了方便条件。
【逾贷清收】 加大催缴清收力度,抽调专职干部、指派一台专车不分节假日地催收逾期贷款。根据逾贷户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户户突破,月月推进,全力压缩逾期额。对不能正确树立借贷双方关系,诚信和守法意识较差的 9名长期逾贷职工,诉诸法律程序,尽量减少损失,维护参建职工的整体利益。
【催收催缴】 一是向参建单位征求意见。5月份向市区参建单位邮寄500余份《征求意见函》,先后两次深入六县(市)征求意见、协调工作。二是送政策上门。在印刷宣传单 1万份的基础上,又印制了500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3 000份公积金政策宣传手册,到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上门分发,公积金制度更加深入人心。三是催收催缴带宣传。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精力对老大难户攻坚,在催缴中宣传《条例》,在纳缴中推进工作。5至6月集中30天时间,对3个月以上未按时缴存的单位,进行电话催缴或现场办公,收到较好效果;10月中旬至 12月中旬利用60天时间,深入到40多个重点单位走访,做到应收尽收,应缴尽缴。还对市直教育系统所属院校和区级公安机关上划后住房公积金如何缴存问题进行了调研,摸清了底数、制定了清册,在财政部门的配合下,教育系统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问题目前已基本解决,区级公安机关上划后的住房公积金缴存问题也在近期确定。
【沙棘种植】 按照市委、市政府大搞招商引资、开展项目建设的要求,从年初确定搞沙棘种植及加工项目,购买中国沙棘苗19万株,已栽植300亩,育苗 100万株;新开垦荒地1 300多亩,落实明年复垦黄金过采区3 000亩;2006年有望栽植到5 000亩;力争在2008年栽植沙棘面积达到1万亩,年产1万吨,建沙棘加工厂一处,年产果汁 1.5万吨及沙棘油等产品,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 000万元,利润600万元,税金150万元,增加农民和林场职工收入750万元。此项目市改委已批复,是填补省东部地区空白项目,有望成为市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