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工作目标】 2005年,实现信息产业增加值7.1亿元,同比增长 5%;培育并抓好10个企业信息化典型,企业上网户数由去年的30户增加到50户,增加20户。政府机关上网数由去年的21户增加到31户,新增10户。完成了《佳木斯市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十一五”规划编制】 佳木斯市信息产业局认真研究制定全市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方案。局领导带领相关科室深入到市经委、教育局、科技局和网通公司等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前期调研,对全市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近期工作目标和十一五期间发展思路。同时,对各相关部门上报的本行业、本领域的发展规划进行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了《佳木斯市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为确保全市信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农村信息化建设】 佳木斯市信息产业局多次深入到桦南县巨龙公司、鸿源米业等企业,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后,确定以桦南农业信息网为依托建立农业信息化试点,发挥龙头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3S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推广。同时,协调市农委等相关部门,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高质量技术服务;协调联通公司,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网络服务系统;召开全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桦南现场会,交流和推广了桦南县借助网络技术建立城乡之间的信息传递互动,提升农村发展速度,缩短城乡间差距,消除城乡之间信息战略和利用差别,加快促进农村市场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加快一公里建设等作法和经验。
  【企业信息化建设】 深入到佳木斯市煤机、桦川车桥、收获机械等20余家企业调查了解情况,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论证,为抓好企业信息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使更多更好高质量的项目得到省厅支持,多次深入桦南县和市电机、合成实业、煤机公司等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论证,指导企业信息化项目前期工作,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筛选、审核工作。经过努力,2005年又有桦南鸿源米业、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东方红牧业、桦川车桥、收获机械厂、金卓越、三丰公司、工商管理系统等 2个农业信息化项目、3个企业信息化项目、3个软件项目,通过审核上报省厅。并提出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振兴改造项目,使佳木斯市项目库项目总数达到30多个。协调用友和浪潮公司为桦川车轿、筑强水泥等8户企业无偿提供了价值6万多元的财务和管理软件。联系同江港务局电子口岸建设和对俄贸易信息化进行前期考察认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建设实施方案。利用佳木斯市和同江市对俄贸易优势,依托和帮助黑龙江越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同江市建立对俄高科技电子产品组装加工出口基地,使佳木斯市对俄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居全省第一名,全球第二名。
  【电子政务建设】 对政府网站进行第四次成功改版,进一步增强了政府网站的门户功能。使政府网站的访问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政府网站信息总量达到 2 000多万字,访问人数由去年底115万提高到172万,政府网站连续第三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政府网站,并被评为全省优秀政府门户网站。全年新建政府部门二级子网三十余个,到2005年,政府序列局全部建成二级子网。推出了“2005年市委市政府为市民办实事事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第十六届哈洽会佳木斯专题”、“第十四届三江国际旅游节专题”、“中国企业家论坛——佳木斯峰会专题”、“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深入各县(市)进行电子政务调研,下发了《电子政务建设市到县延伸建设工程建议书》和《佳木斯市县级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方案》。市属六县(市)全部按照省里的技术要求建成了县级电子政务平台,并与省、市电子政务网络实现了互联互通。同时,与省相关部门合作,对市属六县(市)政府办和科信局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各县市的电子政务技术人员具备了公文传输和办公室自动化方面的基本技能。结合电子政务外网网站改版工作,参照省政务外网重新设计了栏目,增加了网上办公功能。发挥网络技术人才优势,完成政府行政中心大楼网络综合布线、大楼智能管理综合布线设计等调研和招标工作,并负责现场质量监督,为电子政务建设奠定了基础。
  【从业人员培训和招商引资】 针对佳木斯市信息化人才短缺的现状,采取以会代培、座谈交流、集中辅导等各种方式对全市各行业现有计算机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培训,并成功举办了全市网络管理员培训班,提高了全市计算机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在社会上形成了浓厚的学习计算机等信息化专业知识的良好氛围。配合省政务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对省东部三个地市和十二县进行了电子政务的公文传输和OA培训。同时,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36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成功引进北京神州通信有限公司,该公司已决定投资1 200万元在佳木斯市建立分公司。积极主动与俄罗斯科技局进行联系对接,双方就电子产品经销渠道和基地建设项目进行协商,为对外电子产品经销和基地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监管】 对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按照国家信息产业部[2002]467号文件和省信息产业厅黑信科字 [2003]16号文件要求,对电子信息行业的部分从业人员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通信企业的协调职能,多次深人各通信企业,对通信市场存在的通信管线建设、互联互通、通信资费调整等问题进行了主动协调,化解了企业之间的矛盾,避免了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把好信息市场准入关,加强对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和软件企业的行业管理。积极做好企业资质审核、论证等工作,帮助原有获得临时资质的企业做好资质升级工作,对具备申报四级资质条件的金卓越和三丰电子公司组织了项目经理培训和资格申报。制定出台了《佳木斯市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管理办法》,规范了信息系统集成企业的经营行为,保证了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质量。联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各通信企业局用交换机和计时计费系统进行了检测,提高了企业诚信度,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