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
劳动和社会保障
【“创业行动年”活动】 2005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典型引导等工作,举办SYB培训班98期,培训创业人员2 625人;发放小额贷款1 612万元;有1 050名创业者进入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创业孵化实践;全市新涌现成功创业 “小老板”2 154名,激活民间资本 3.6亿元,拉动就业2.88万人。在全省首届创业与创业培训成果展示会上,佳木斯市10个创业明星、45个创业项目,以及 16家企业、126种产品成为展会亮点,实现创业项目签约 2.4亿元。蓬勃开展的创业行动年活动,引发和带动了就业的倍增效应。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46万人,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2 237个,安置“4050”人员1 663人。全市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4.7%,同比降低了0.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劳务输出5.8万人,其中境外输出了450人。
【社会保险】 继续以推进并轨为重点,坚持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与国有企业改革捆在一起,同步推进,圆满完成了试点的各项任务。全市共有798户国有企业与159 894名职工顺利实现并轨,人均经济补偿金达 9 151元。有78 380名退休人员顺利纳入省级养老保险统筹;有 5 272名符合退休条件的参保职工按新办法办理了退休手续;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规模由11%调整为8%,做实比例达到6%。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摸底测算工作在全国 11个试点城市中率先完成;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参保人员医药费平均报销比例由 50%提高到65%;在全市30个街道、64个乡镇、217个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和低保救助工作站;推进“金保工程”,就业、养老、失业等项业务信息已实现上联省下联各县(市)的资源共享;养老保险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继续巩固“三个确保”,全市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7.5万人、18.3万人和30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平稳,全市共筹措各类社会保险基金7.54亿元,其中当期征缴4.1亿元,清收陈欠8 700万元,向上争取资金2.57亿元,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和医保参保人员医疗保险待遇支出的正常结算。
【重点项目建设】 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劳动保障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全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市劳动保障大厦暨劳动力市场和市创业培训中心,于2005年 7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和全方位培训。招商引资取得突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从绥化平顺种猪繁育养殖场引进资金和技术,合作兴建的佳木斯市星河种猪养殖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已到位资金 400万元,新建猪舍、饲料加工车间、仓库等1.1万平方米,引进种猪1 000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 36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6人。
【市场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全市劳动力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各级劳动力市场的服务功能。针对全市灵活就业人员不断增多,共筹措资金 465万元,在四个城区兴建了区级劳动力市场,于2005年10月竣工使用,在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市中心劳动力市场为主导,以区级劳动力市场为基础,以各类职介机构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为补充,上下联动、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网络。
【劳动保障法制建设】 不断强化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维权工作得到加强。针对维权任务日益繁重的形势,组建了劳动保障监察局和劳动仲裁院,进一步强化了行政执法劳动争议仲裁职能。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主动巡视监察用人单位3 704户,补签劳动合同1.8万份,查处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案件139起,返还劳动者工资212万元,追讨拖欠农民工工资 118万元;全市劳动仲裁机构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05件,涉及劳动者336人,按时结案率达 92%。从而有力维护了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