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国土资源管理

国土资源管理



  【市场化配置】2005年,市国土资源局全方位推动市场化配置向纵深发展,在市局的推动和直接指导下,各县(市)全力推进市场化配置工作,陆续建立土地交易有形市场和收购储备中心。市场建设配套措施也得到强化,市、县局多次组织了二级市场专项清查行动,规范了二级市场行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工作进展迅速, 在中国土地市场网发布招拍挂等信息就达到700余条。多次见报和受到上级表扬。2005年,佳木斯市区招拍挂出让面积65.2公顷,纯收益1.12亿元,为光华小区等一批高质量的建设项目提供了良好供地保障;全市招拍挂总面积达到77.6公顷,纯收益1.41亿元。佳木斯市区土地出让金从组建新局前不足千万, 2005年突破亿元(包括企业改制),达到1.44亿,创历史最高纪录;全市达到 2.06亿元,土地收益总数环比呈几何上升趋势。
  【项目建设】 完成了桦南驼腰子镇砂金过采区复垦、桦川申家店泥炭治理、郊区废弃地复垦整理、四丰乡黏土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汤原香兰镇灾害毁地复垦、富锦大榆树废弃砖厂土地复垦等一批复垦整理项目。同江青秀土地整理项目,整理规模 1 505公顷,新增耕地232公顷,成效突出。 2005年申报了一批新项目。协调地勘六院和省煤田地质局,对江北褐煤进行调查研究、评价资源远景。汤原县宝山村和桦南县西街煤炭探矿权申请已上报省厅。汤原县笔架山和桦南县二伐区岩金、佳木斯市地热已圈定了进一步勘探和开发利用的地段。三是努力引进外埠投资者。引进天然气项目,每日供气量达 8万方。另一引资项目——佳木斯交电总公司鑫池水会馆,已正式建成营业。2005年完成市定计划数的172%。
  【耕地保护】 促进均衡发展,通过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带动全市共同发展。汤原县基础工作扎实,是省、市耕地保护“标杆”县,通过广泛宣传其典型经验,其它县(市)都提升了耕地保护的水平。坚持执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市、县、乡、村、农户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把基本农田保护纳入到目标管理,采取推进措施,基本农田保有量达到657 120公顷,保护率达84%,超过国家规定4个百分点。
  【矿产资源管理】 全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通过省厅专家组评审验收,即将上报国家批准,成为佳木斯市历史上的第一个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成功运作陶粒矿探矿权挂牌出让,成为全国地市第一,受到国土资源部和省厅领导表扬。采矿权价款征收初见成效。砂石土矿有偿使用全面推开。桦南县对煤炭回采率问题作了专题调研,对孟铁违法案件进行了查处,顺利通过省检查组验收。提前完成全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对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地段进行了重点排查,实行24小时值班上报制度。对全市17处矿泉水水源地,坚持加强行业管理,严格执行注册登记制度,保证群众安全饮用。特别是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地下水监测,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行政执法监察】 不断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累计向国土资源报、省国土资源杂志、市两报两台、市两办信息室等相关媒体上报稿件800余份,发表600余份,国土资源舆论环境得到有力改善。汤原和抚远两县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土地执法模范县”。协调公安、检察、法院、纪检机关联合办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累计制止违法行为278件,立案查处83件违法案件,直接和间接追缴出让金3 800多万元。
  【地籍管理】 桦川局地籍工作规范化程度高,数字化应用力度大,多次受到省、市表彰,为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争得了荣誉。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土地登记多功能大厅,配备了大型电子显示屏、P4微机等先进设备,设置了高标准密集架地籍档案室,选派精干人员到大厅工作,成为国土资源部门对外形象和两风建设的“亮点”。全市集体所有证已确认发证988宗,达到85%,土地利用现状建库工作全面完成。市本级楼房发证进展迅速,覆盖面达到 50%以上,市地籍所办证收费首次突破百万元“关口,图件更新已上报省厅和国家验收。
  【基础建设】构建局域网,市局P4品牌电脑达 80余台,平均每科室2台,投入开发的市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已进入测试阶段,门户网站建设和电子政务不断上台阶。桦南县局新建了办公楼,抚远县局在新建办公楼的同时构建了局域网和设施先进的会议厅,走在各县(市)前列。开展信访工作,全市共接待来信来访248件,370多批(人)次。共立案104件,办结率99%。其中市本级处理信访案件43件,含国家和省联席会议交办的信访案件都已全部办结。
  【服务地方】 把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做为重中之重,服务地方中心工作,做了许多务实的工作:抓实规划修编工作,保留和扩展市开发区;抓实项目扶持工作,为政府西迁、江北水源征地、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大学城、发电厂六期、儿童公园、沃尔德电缆厂、乌苏里药业建设、市区棚户区改造提供服务,帮助新时代公司贷款入库14亿元;支持企业改制,仅2005年用于企业改制的土地资产就突破1个亿;抓实两风建设,坚持开展“正行风、促发展”和“品牌”建设活动,制定服务举措,对16户重点企业提供特殊保护,解决群众特别是农民关心的征地补偿等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全力支持行政服务中心工作,被评为“红旗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