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设银行
市建设银行
【经营指标】 2005年,建设银行佳木斯分行年末本外币全口径存款时点余额37.8亿元,其中:公司类存款余额12.45亿元、个人类存款余额25.3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7.3亿元,其中:公司类贷款余额5亿元、个人类贷款余额为2.3亿元。全行实现帐面利润-2 053万元,经济增加值-2 223万元。
【存款业务】 调整和优化存款结构,努力提高低成本存款占比。在营销公司存款方面,重点营销和维护政府部门、学校、财政、部队等机构类客户。在个人存款方面,采取一系列增存措施,利用节日营销旺季,组织开展营销活动;大力倡导“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细化了窗口服务,推行了差别化营销策略;加强了营业网点建设,优化了服务环境,改造了市行本部营业厅和2个支行(处),搬迁了2个城区分理处;全年在吉祥存单——“金榜题名”定活两便储蓄存单、龙卡借记卡、龙卡生肖卡、代发工资、代收学费及保管箱租赁业务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提升了个人金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
【信贷营销】 强化市场营销,改善金融服务,积极培植新的效益增长点,调整优化信贷结构,贷款投放有进有退策略,减少信贷资产无效占用,扩大金融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一方面加强优质贷款的营销和重点客户关系的维护,新增贷款主要投向电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的优质客户。全年累计投放公司类贷款 3.5亿多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5年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同时,积极储备优质项目,为佳木斯发电厂六期扩建工程、富锦风力发电公司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为增强分行的价值创造力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备资源;另一方面根据贷款客户的综合贡献度、信用程度和行业的发展前景,积极制定信贷退出计划,确定了从制药行业和部分中小学稳步退出的方向,全年退出贷款5 000万元,完成年度退出计划的70%。另外,通过开展“比服务、比效率、比质量”竞赛、参与“佳木斯市2005金秋房产交易会”、举办“佳木斯分行与房地产开发企业2005金秋银企恳谈会”等活动,促进了住房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全市100%的优质楼盘与该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全年发放贷款8 230万元,新增额4 301万元,均占全市同业第一,住房贷款余额已达到 2.3亿元,在全省系统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排名第四位,新增额排名第三位。全年共处置各类不良资产4 955万元,累计回收现金本息418万元,累计实现超值现金回收168万元。
【中间业务】 加大中间业务产品市场营销力度,分别与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人寿4 家保险公司续签了保险兼业代理协议,稳定了柜面代理保险业务,在全辖范围开展了代理保险业务营销竞赛活动;银证通业务及银证转帐业务顺利上线运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67万元;实现国际结算量220万美元。全年新增贷记卡1 727张,完成计划新增的108%;新增借记卡47 234张,完成计划新增的217.3%;新增总行级 VIP客户39户,完成新增计划的21%;新增省行级VIP客户29户,完成全年新增计划的 10%,新增理财卡135张。电子银行新增客户5 100户,新增交易额41.1亿元,新增交易量11万笔。新增交易额完成省行计划的100.1%。
【企业改革】 组织实施了市分行本部内设部门的整合,由15个精简到10个;撤并了桦南、汤原、开发区3个支行和建兴、金上、建卫3个分理处;完成了建三江支行的接收工作;全年分流人员41人,自愿解除劳动合同36人。进一步优化了业务组合,理顺了各部门的工作关系,提升了全行的集约化经营水平。先后组织实施了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聘任制改革,推行了会计主管委派制,实行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多渠道的选人用人机制;规范了全行的用工制度,调整了短期合同制员工的养老、医疗等保险的标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重视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选拔,建立了各层级的后备人才库;继续深化薪酬制度改革,修订完善了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启动了培训体制改革,推行了培训积分管理,初步建立起了符合业务发展需要的培训管理体制。
【基础建设】 市行与各支行(处)、城区分理处、储蓄所及本部各部室负责人签订了强化内部管理责任状,加强了经营目标管理;进行了“风险管理平台工程”的建设,完成了佳木斯分行场所文件的编写,初步建立了标准化、系统化、透明化的制度平台;建立了替岗稽查制度,成立了检查指导组和替岗稽核组,采取不定期对基层营业网点在岗员工进行全部或部分替换的形式,现场稽查营业网点业务操作情况,进一步强化了对基层网点的监管能力;建立了市行领导班子成员双休日深入网点检查制度;对高管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实行了“轮岗制度”、“干部交流制度”、“强制休假制度”和“亲属回避制度”;大力推进员工轻微违规积分管理办法,有效纠正和减少了日常工作中的轻微违规行为,提高了规范化管理水平;推进了会计业务的集中管理,较好地适应了 DCC上线后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积极做好反洗钱、关联交易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了效能监察;为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压缩不良资产和处理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继续完善安全保卫检查、激励和预警三项机制,增加技防设施的投入,开展了安全保卫风险管理规范化达标活动,保证了全行的安全运转;加强了财务管理监督,建立完善了授权办法和财务收支控制机制,强化了成本管理,实行了费用定额管理,完善了集中采购流程,进一步扩大集中采购覆盖面,有效控制了费用支出;加强信息技术的管理,为全行业务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完善系统管理,按时实现了 DCC系统、账户管理、集中对账、网银4.0、OA2.0等系统的上线及优化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