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学校坚持素质第一、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多年探索形成了鲜明的德育教育特色。上世纪70年代的有针对性分层次教育模式、80年代的“三全”管理德育模式、90年代初提出的“五心”教育模式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上世纪90年代初期,学校开展“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编写《“五心”教育读本》德育校本教材,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融入其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各大媒体均作报道,中宣部对“五心”教育给予肯定高度评价。佳木斯的专业艺术团体以“五心”教育为素材创作的话剧《托起明天的太阳》,在全国上演 3 000场,荣获文化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宣部“文华奖”。学校不断挖掘德育资源,深化德育工作,坚持“让一中人教育一中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育人理念,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1999年 5月,新华社记者、校友邵云环牺牲后,学校抓住教育契机,命名了“云环班”,建立了云环校史档案,竖立了云环纪念塑像,编写了《云环教育读本》,并以此开设了德育校本课,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999年7月3日,得到朱镕基总理的复信勉励:“希望邵云环同志的母校,佳木斯一中,培养更多邵云环式的跨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