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
【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 召开全市信访工作会议,全国“两会”期间驻京信访劝返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少数群众异常上访问题及部署“春节”和全国、全省“两会”期间信访稳定工作会议、各县(市)区信访联席会主要召集人会议、4次市委常委会议、4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和部署信访工作。佳木斯市党委政府传达省有关信访工作会议精神3次,上报贯彻意见4次。市级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信访工作, 6月27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郭晓华书记、李海涛市长对做好佳木斯市非正常上访集中整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郭晓华书记亲自批阅群众来信,组织研究处理公交公司职工上访、陇海大厦动迁户上访、天利商厦业户上访、出租车业主上访等疑难信访问题。市长李海涛对群众写给他本人的来信分批交由信访部门立案处理,限期报处理情况,亲自落实市级调处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副书记李承兰批示并把关处理的群众来信达 157件。秘书长孙博前亲自协调联席会各专项组领导包案,全国“两会”六中全会等敏感时期亲自部署、亲自检查、督促落实。副市长张书滨坐镇北京指挥非正常上访集中整治行动,包保天利商厦业户上访等疑难信访案件。其他市委常委和副市长带头落实领导包案制度,亲自办理疑难信访案件。年内,市级党政领导干部 17名,批信180余件;接访54次;接听电话 35次;包案106件。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强农村土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确保农村春耕生产的紧急通知》、《关于印发 (佳木斯市开展北京重点地区和敏感部位非正常上访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做好全国、“两会”期间信访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两节”“三会”期间信访工作的紧急通知》,对特殊敏感时期的信访工作及时进行部署。
【受理来信来访】 排查不稳定信访案件 106件,落实领导包保和稳控措施,做到责任落实,工作到位,隐患消除。按照职责分工,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全市乡镇以上党政机关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件27 249 (批)次,其中受理群众来信2 048件,接待群众来访15 992件(批)次,受理群众来电9 109件次;市本级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8 628件(批)次,其中受理群众来信590件,接待群众来访433件(批)次,其中集体访94批次,受理群众来电7 605件次。
【信访专项督办】 按照省信访办、省司法厅通知要求,为抓好佳木斯市“三级平台”、“五级网络”建设,推进市委、市政府为群众办18件实事工作的落实,成立两个督查工作小组,分别由市政府副市长张书滨和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办主任张向民带队,深入6县(市)4区,对全市县、乡两级社会调处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及越级上访调处和稳控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11月份,全市县、乡两级社会调处服务中心建成,投入运行;12月28日,成立市社会调处服务中心。调处服务中心成立后,各级信访部门的接待环境和办公条件得到历史性改善,市信访办的办公面积2 000平方米,其中候等室和接待室面积850平方米;富锦市、桦南县、郊区候等室和接待室面积达到150—250平方米不等。
【整治越级上访】 按照省信访联席会、省信访工作小组的要求,全市开展三次越级上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对上级交办越级进京去省上访案件;进京去省未完全处理到位、尚不稳定的历史积案和本级劝返进京上访案件;虽未进京去省,但极不稳定,有越级进京去省上访可能的信访案件进行分类排查,实行领导包案,组成推进组专项推进。6月 13日,佳木斯召开市信访联席会议,决定6月15日至9月15日,在全市范围开展一次到北京重点地区、敏感部位非正常上访的集中整治行动,制发《工作方案》;6月 16日,副市长张书滨带队,与佳木斯市全体工作人员全部到北京开展工作。在京参与劝返工作人员达 70多人,工作用车3台,月平均费用17万;加大排查力度,排查不稳定因素64件,涉及重点人员90人,全部建立台账,实行对重点人员的行踪每日一报告制度;1—11月份,中央和省联席会议交办144件非正常上访案件,按期办结 129件,未办结15件(未到期),省信访领导小组挂牌案件11件,现已全部办结。集中整治期间,佳木斯市发生越级进京上访47件次,比上半年下降35.6%,发生越级到省上访151件次,比上半年下降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