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
市委党校
【科研与培训】 年内完成科研成果共41项。其中专著8部;国家级论文3篇;省级论文17篇;市级论文8篇;有5项市级重点科研课题结项。完成全市年度干部调训、培训任务。主体班次共举办培训班 6期,培训干部总数705人次,其中包括县处级培训班2期,培训处级领导干部11O人;正科级培训班2期.培训科级领导干部107人;政法干部培训班2期,培训政法干部488人。举办1期民革市委新党员培训班,培训党外干部40人。举办公务员培训班 4期,培训公务员586人次。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结合党校实际制定一系列关于政务公开制度措施,在党校范围内初步形成依法行政、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对于提高党校对外办学声誉、内部管理水平、增强办事透明度产生一定积极意义。年内,实行政务公开事项20项。
【荣誉展示】 获得集体奖 4项:省党于校系统优秀科研工作组织奖,佳木斯市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奖,经管教研室获得市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党群支部获得市先进性教育优秀党支部称号。校教学人员获得省级个人单项奖2项、市级个人单项奖2项:王国平教授和方艳老师分获全省党校系统教学大奖赛二等奖、三等奖;殷雅平和姜春华教授分获市社科联论文、专著成果一等奖。
【教学改革】 一是优化教学内容,在坚持和完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教学布局基础上,本着“准确、实用、前沿”的原则,以提高学员素质能力为目标,拓展和丰寓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更加贴近佳木斯市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在贯彻基础性、前瞻性和适用性上,既保持三方面环节完整有机结合,又力求有所创新。把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省市政治、经济方面重点工作纳入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广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案例教学在培训中的应用率。进行研讨式教学的尝试,即在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专题研讨。教师学员针对这一单元所学内容,分别列出疑点、难点、热点问题。通过大家对问题的不同理解、不同观点、不同视角进行争鸣、商榷、交流、讨论,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推广菜单选课式教学方法。在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站上选择教学节目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班次级别,针对学员所需所求的知识领域和专题内容,选择课程播放,使学员从国家级高层次的授课教学中,学到更深刻更前沿的理论知识。通过推广应用案例式、研讨式及菜单选课式等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授课方式由单一化到多元化、由灌输式到互动式等诸多方面的转变。二是强化教学效果,聘请有关部门领导、企业家、专家学者及课座教授来党校讲学做报告;组织学员走出党校课堂,深人社会、深人基层、深人群众,广泛开展调研、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年内组织主体班学员到长江三角洲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进行考察学习,学员们形成多篇具有代表性的考察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很多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对全校党员干部的政治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及辅导6次。抓好组织发展工作,开展对人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全年发展预备党员1名,转正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从 4人增加到6人。为更好地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年以支部为单位开展政治活动12次。在开展“一帮一”扶贫献爱心活动中,广大党员积极捐款捐物,在职党员参与率达到100%。涌现出经济管理教学支部、轮训部支部、党群支部等先进典型和王国平、尹树德教授等先进党员典型。在党员民主评议活动中,12个基层党支部作用发挥达到100%,发挥作用好的党员达到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