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市委
民建市委
【思想建设】 2006年,民建佳木斯市委制定并下发《关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和《关于深入开展学习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各级组织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为重点、以学习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为纽带,各区委和支部开展读书、读报、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机关学习日制度,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人员累计学习笔记达20万字。30多名同志参加全市统战成员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培训班。通过学习,提升会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民建市委连续五年被评为民建省委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在民建省委“新闻宣传工作优秀作品”评比中,有3篇稿件被评为优秀作品;在“信息工作优秀信息”评比中,有5件信息获优秀信息奖,市委会被评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参政议政】 民建佳木斯市委各级组织围绕中共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做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工作,充分发挥参政党的职能作用。参加中共市委召开的双月座谈会、季度协商会、恳谈会、情况通报会和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组织的有关会议,就佳木斯市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安排和三个文明建设等问题进行协商,发表意见和建议。在市党代会、市人大、市政协会召开之前,市委会均提前准备,对中共市委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重大人事安排,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并提出意见。对佳木斯市的交通秩序、医疗卫生、农民增收问题、振兴老工业基地、环保绿化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受到中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会还向市委统战部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提出5点建议。提出意见和建议28件,其中集体提案 6件,委员提案22件,全部提案答复率90%以上。《关于加强站前运输秩序管理的建议》、《关于加强佳木斯市公厕管理的建议》、《关于建立佳木斯市低保医院、社区医院的建议》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办理,《关于原工商业者医疗费用问题亟待解决的建议》、《关于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资金筹集的建议》、《关于统一黑龙江省供热费收缴按实际使用面积缴费的建议》、《关于加大佳木斯市民间投资力度的建议》等提案获得由中共市委、市政府、市政协联合评比的优秀提案奖,市委会被评为优秀提案团体。有8件提案被民建省委转发刊登在《探索与建议》上,有5件提案获参政议政优秀成果奖,市委会连续五年被民建省委评为参政议政工作先进单位。
【组织建设】 2006年,发展会员23人,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学历22人,中级以上职称12人,本界会员18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11人,有各级政协委员4人。全年自然减员3人,调出1人,年发展速度6.8%,净增率5.8%。其中,有3人被推荐为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新会员的加人,对改善民建市委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层次结构起到推动作用。全市 334名会员,平均年龄51.3岁;大专以上学历占 62.2%;中级以上职称占52.3%;经济界人士占82.9%。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67人。会员的整体素质逐年提高。选送 1名同志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同时对市委委员和常委进行界中调整和超职数配备,为换届做铺垫。通过举办新会员学习班,使新会员了解掌握了多党合作方针、政治基础与参政的基本点,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根据实际情况,整和支部构成,成立机关直属支部,调整了东风区委主要领导成员。基层支部活动逐渐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提高会的整体功能起到推动作用。15个支部全年都能坚持每季度活动一次,有的支部达12次;有 5个支部会员出席率达到60%以上,有2个支部覆盖率达到 90%,成为全会开展工作的有力支撑。郊区区委代表市基层支部参加民建省委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座谈会并做大会发言。东风区委在会员企业建立活动室,成为会员之家。成立法制委员会,调整与充实了各专委会成员。
【社会服务】 民建市委组织企业会员向郊区平安乡佳新小学捐助了50套桌椅,各区委开展捐资助学、扶贫解困活动。 民建郊区企业会员为中兴村修路捐助10吨水泥,资助贫困学生1500元, 为市儿童福利院送水果衣物价值1 000元。向阳区企业会员资助贫困生1 000元。机关直属支部会员资助贫困生1O 000余元。会员企业安置下岗职345人,军队家属5人,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组织部分企业家参加民建中央、国家发改委及福建省委、省政府主办的2006年中国非国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在大会上发表两篇文章并被当作典型材料编人论坛文集,扩大了民建市委的知名度,展示了企业家的风采。
【机关建设】 在民建市委组织的大型活动中,各部门积极配合,成功举办迎新春佳节、三八妇女节、迎七一等庆祝活动,高水平完成换届工作。完成民建省委关于中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的调研和市委统战部的调研课题;成功举办“九九重阳”老年节联谊会和新会员培训班,走访部分会员企业和部分老会员,积极协调解决会员的工作和会员家属的工作问题,向市委统战部上报组织建设工作总结;在市府信息中心建立民建市委公务员电子邮箱,召开参政议政会议,向媒体宣传会务活动投稿 4件;组织企业家参加非公有制经济论坛和思源工程以及统战系统机关扶贫解困活动。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提高机关服务参政议政、服务社会工作和服务广大会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