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
市妇联
【妇女创业】 全力打造“劳务兴家”、“畜牧兴家”、“绿色兴家”、“巧手兴家”、“企业兴家”五个品牌,引导农村妇女创业和发展,涌现出各类典型50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巧手编织技能、劳动力转移、养殖业防疫等培训895期,培训妇女19.6万人,送科技下乡501次,科技咨询服务1 000余次,赠送科技书籍近万册。建立 2个省级家政服务基地,为3 700名下岗失业妇女提供中介服务。利用从世界发展银行争取到的项目资金,确立了10个手工编织培训基地,帮助600余名妇女实现不出家门就能就业的愿望,人均增收千元以上,有7大类产品被全国妇联推荐为奥运会纪念品。 2月份,市妇联如期回收首期“妇女创业与再就业循环金”,并对20名妇女发放第二期循环金30万元。协助全国妇联在佳木斯召开东北三省妇女创业循环金项目执行情况座谈会,佳木斯市循环金工作得到全国妇联的高度评价。举办“妇女创业直通车——送岗位、送项目、送资金”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召开妇女人才专场交流洽谈会,组织企业30个,提供岗位369个,提供妇女创业项目 52个。举办“创业培训班”,培训学员60名,为SYB、IYB创业培训班组织学员114名。市妇联通过创业行动共储备创业项目109个,实现成功创业78人,激活民间资本600万元,创业带动就业1 262人。市妇联同中国民间促进会开发“基层妇联组织发展战略”课程,推广市妇联项目工作。与国际奥比斯新途培训合作,在佳木斯建立国际奥比斯新途培训基地。与市政协联合举办以“倡导节约、关注环保、珍爱健康”为内容的“三进工程”项目。参加世界银行与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创新项目评选活动,市妇联开发的三江女“无围墙”手工纺织坊项日获创新项目奖,获赠12万元项目款。
【精神文明】 一是深入开展妇女宣传思想工作。举办以温情2006“关爱女性生活,关注女性发展”为主题的“三八”节大型联欢晚会,表彰10名“三八”红旗手标兵,72名“三八”红旗手、51个“三八”红旗集体。开展“家庭助廉”教育活动,推荐家庭助廉教育读本近2 000册,组织答卷3 000份。郊区举办“廉洁行动在我家”承诺签名仪式。与市文化局联合举办“相聚社区大舞台,魅力家庭总动员”家庭读书启动仪式,为 10个社区送书2 000余册。与《三江晚报》联合开展佳木斯市首届“魅力女性”评选活动,有18名女性被评为魅力女性,54名获得提名奖。以社区为中心,以家庭为阵地,开展“家庭才艺”展示活动,参与活动家庭达到4000余户,群众2万余人。开展“七巧之星”妇女手工作品展示活动,展示作品20余类、3 000余件,充分展示了佳木斯市巧手妇女的聪明智慧。二是着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加大家庭教育工作和先典型的宣传,郊区孙士华、前进区宋志岩分别被评为省第二届“十大杰出母亲”和“十大优秀母亲”。针对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组织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社区行巡回讲座活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佳木斯日报》上发表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展现佳城儿童少年良好形象》倡议书。在小学生中开展“喜迎奥运、放飞梦想”彩绘长卷现场签字仪式。举办第三届“金色童年”主题系列活动,有两千余名小朋友分别参加了舞蹈、书法、绘画、征文比赛活动。在“同享阳光、春蕾助学”活动中,前进、向阳、东风、郊区(永红)妇联积极配合市妇联举办四个专场演出,有100名贫困女童进行了现场结对子。全市有1 153名贫困女童得到资助,资助金额274 686元。三是组织动员妇女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 以“建设新农村、巾帼创佳绩”为主题,以帮助农村妇女提高素质,增收致富为内容,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明确示范村的“四个一”标准,市妇联和六个县(市)、郊区(永红)确定自己帮扶的示范村。为示范村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提供法律法规资料、提供致富信息。 市妇联为示范村修路出资4 000元,并为他们订阅了《黑龙江日报》。开展互助结对子活动,组织动员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手与“巾帼示范村”结对子,帮助示范村解决实际困难。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召开市妇儿工委第九次工作会议。完成《佳木斯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佳木斯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期评估工作,大部分量化指标已提前达标,完成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两个《规划》中期督导评估工作组的督导评估。开展妇女病普查和弱视儿童义诊活动,中国弱视儿童少年基金会派专家来佳木斯市义珍、筛查,有 70余名儿童接受检查, 7名儿童到北京光彩明天眼科医院接受免费治疗。 各级妇联加大对《信访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组织讲座、座谈和竞赛 21次,印发宣传资料6 600多份,在报刊、电视台、电台、网络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来电599件次,妥善处理了 65人集体上访事件。各级妇女陪审员共参与陪审49起。在全市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订购知识手册 1万份,发放竞赛答卷24 000份。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宣传月”活动,发放宣传单2 000份,接待群众咨询20余人。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征文活动,征集文章 197篇,评出优秀征文29篇,部分作品在《佳木斯日报》上刊登。桦川县妇联采取与家庭签订平安创建责任状、办培训班、知识竞赛、巡回演出等形式,“平安从我做起、共建平安家庭”等内容宣传到千家万户。
【妇联组织自身建设】 一是健全基层组织。在妇联组织中开展“五好”基层妇联组织创建活动,确定规范化妇代会的标准,提出“四簿四册”的要求。有9个集体和8名个人被评为省级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先进。并不断延伸触角,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两新”组织中建立妇委会力度,全年新建妇委会5个。全市有县(市)区、乡镇(街道)妇联、社区妇联342个,村妇代会954个,有科教文卫机关事业妇委会、各类新经济组织妇委会256个,巾帼创业培训基地41个,各类家长学校 819个,各类妇女协会、女性俱乐部、活动基地80余个,各级妇女法律服务中心11个。二是妇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加强。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实施“双百”工程,目前市妇联优秀妇女人才库储备优秀女科级干部 156人,优秀女处级干部100余名,人大女代表53人,政协女委员 71人。富锦市、同江市、向阳区妇联举办妇女干部岗位知识培训班和女科级干部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交流联谊日益广泛。加强与妇联常委、执委、人大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的联系,定期发送贺卡、慰问信,“三八”节向人大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发出倡议书,号召他们关注妇女儿童问题,为妇女儿童发展献计献策。2006年,市妇联荣获全国先进3项,省级先进10项,市级先进8项。